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田徑運動員如何轉型鋼架雪車?「大師姐」林回央這麼說

田徑運動員如何轉型鋼架雪車?「大師姐」林回央這麼說

為了祖國體育事業,快關注我們吧

近日,前中國百米飛人張培萌宣布正式轉項鋼架雪車的消息讓人為之振奮,自去年天津全運會謝幕以來,張培萌就在清華大學擔任起了短跑隊教練一職,從運動員到教練員,再到冰雪運動員,張培萌對競技賽場的執著可見一斑。

然而,在敬佩老將追逐競技夢想之餘,不少人開始擔心,雖然是曾經的短跑飛人,但要真正實現跨項目的華麗轉身,談何容易。隔行如隔山,張培萌在成為我國第一個奧運會兩棲選手之前,將要克服怎樣的困難?

帶著問題,記者找到了國家鋼架雪車隊隊員林回央,這位20歲的寧波姑娘2015年進入國家隊,作為首批鋼架雪車國家隊隊員,她是隊中的「大師姐」。和張培萌一樣,林回央也是由田徑跨界至鋼架雪車,對此她深有體會。

克服「肉包鐵」的恐懼是前提

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張培萌表示,實際上自己起初想要選擇的項目是雙人雪車,理由很簡單——有舵有剎車,安全很多。

自轉項消息發布以來,張培萌在多次表達了對新項目的恐懼,他最終選擇的鋼架雪車比雙人雪車來得更加危險,運動員必須在沒有舵和剎車的情況下,依靠衝刺、伏貼在鋼架上完成比賽,要知道,從田徑賽道上的36公里每小時到了如今在冰道上的140公里每小時,差得可不是一點點。

「從事冰雪運動第一步都得克服恐懼。」林回央告訴記者,17歲第一次在國家隊接觸到鋼架雪車時,她也有過恐懼期。然而,在她看來,與恐懼同行的還有刺激。

「記得第一次上賽道是練習了一個月之後,在賽道上滑了1分鐘,完了之後就一個感覺,爽!」自那以後,林回央就徹底克服了恐懼,「那感覺太過癮了,根本沒有機會讓你再覺得害怕了。」

除了短跑,張培萌還酷愛賽車、摩托和高山滑雪,本就喜歡追逐刺激的他克服起鋼架雪車的恐懼應該不是難事。

增加體重跑得快是訓練宗旨

為什麼張培萌最終沒有選擇雙人雪車?答案是他的體重。張培萌體重只有80公斤,而雙人雪車對助推者的力量要求極高,就張培萌的身高必須增重到100到110公斤,這也直接讓張培萌選擇了放棄。

提及增重,林回央坦言這是讓田徑運動員最不適應的,「鋼架雪車依靠的是運動員助跑帶來的推力,以及之後產生的慣性,這就要求運動員的體重要達到一定程度,太重跑不快,太輕滑不快,兩者之間尋求平衡相當關鍵。」

回想練田徑時,體重與身材的控制是保證速度的一大因素,如今轉項了,速度同樣有要求,而體重還必須適度增加,這就對力量素質有了更高要求。林回央告訴記者,平時訓練時一般以增加肌肉圍度為主,增長肌肉的重量,這樣不但增加了體重,同時也確保了爆發力。

「張培萌大哥的優勢是擁有助跑時的短距離衝刺能力,他有著短跑飛人的基礎,這對雪車的初速度很有幫助,但他目前的還偏瘦,後程上比較不利。」

身體的控制力田徑隊員得天獨厚

克服了恐懼,增加了體重,剩下的就是技巧了。鋼架雪車看似簡單,實際上並不容易。「第一年,我是乘客,是車子帶著我走;第二年開始我就變成了司機,由我來控制雪車。」這樣的比喻來自林回央對鋼架雪車的直觀描述。

林回央介紹,鋼架雪車行駛時,依靠的是運動員用膝蓋、肩膀對雪車施力,以及運動員自身重心的控制,在這點上,田徑運動員有著先天優勢。田徑作為各類體育項目的基礎,對運動員的身體要求更為純粹,這也是為什麼國際上不少鋼架雪車運動員很多來自田徑運動員跨界的原因。

因為積分不夠,林回央沒能參加此次的冬奧會,這幾天,她正隨國家隊在加拿大進行訓練和比賽。雖然張培萌還沒有正式入隊,但大家對這位大齡新人的到來都十分期待,「張培萌大哥的轉項會讓更多人關注冰雪運動,這也讓我們更有訓練動力,期待與他的合練。」林回央說。

編輯:崔義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T教授點名 的精彩文章:

這個華裔少年用一隻手打出了一片天
跨界歌王不稀奇,「跨界運動王」才是大神!

TAG:T教授點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