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個人生必殺技,38年親測有效
舉一反三
把經驗變成能力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
羅輯思維
(ID:
luojisw
)
我是脫不花,羅輯思維聯合創始人。
今年我38歲了,我給自己「人到中年」的第一個任務,是在「得到」App上學習梁寧老師的
《產品思維30講》
。一共學了三遍,一遍聽,一遍對著文稿做筆記,一遍輸出自己的想法。
這門課程很神奇地不斷喚
起我對至今走過的人生歷程的回顧和反思,特別是對於那些屢試不爽的定律的總結。從她的課程中,我感到一種打通任督二脈的快感,我知道:我得到了。
以下,是我從梁寧的課程中收穫的,一一對應到我人生實踐中的11個必殺技,38年親測有效,在此與大家分享。
1. 他人定律。
你的價值高低不取決於你,取決於他人的需求。也就是說,你的價值不在於你有多好,而在於他人的痛點與你所提供的價值是否匹配。所以要想變成一個重要的人,必須學會研究和理解他人的痛點,哪兒疼戳哪兒。
難點在於世界上並不存在作為一個集體的「他人」,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因此要在與人建立關係的過程中,不斷訓練自己理解需求的能力,直至變成本能。
2. 魯莽定律。
人生總有很多左右為難的事,如果你在做與不做之間糾結,那麼,不要反覆分析推演,立即去做。莽撞人反而更容易贏。
因為如果不做,這件事就永遠是停在腦中的「假想」,由於沒有真實的反饋,誘惑會越來越大,最終肯定讓你後悔。而去做,就進入了一個嘗試、反饋、修正、推進的循環,最終至少有一半概率能做成、不後悔。
3. 通道定律。
時時檢查自己是不是處在一個上升通道里。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規則。如果一個行業、一家公司處於下行通道中,那麼,考慮到機會成本,你越能幹,損失就越慘重。
檢查上升通道最簡單的方式,是看這個環境是不是聚合了越來越多高於平均水平的牛人。要注意,不存在「平衡通道」,不上行,就是下行。
4. 樸素定律。
如果一個事、一個人讓你覺得眼花繚亂,那麼它大概率是錯的或者假的。最了不起的人和事,都簡潔而優雅,樸素到一劍封喉。
5. 好命定律。
人生總有些時刻,你會覺得「哇,我怎麼這麼好命,想什麼來什麼!」別猶豫,立即All in,這不是命運的安排,這是成功的信號。
如果你在努力過程中,不斷有需要的資源意外地匯聚,說明這件事做對了。反之,如果一件事你推動得特別困難,而且沒有任何外部力量來幫助你,這也不是命運不公,而是這件事不對,他人只是給了你一個真實的負面反饋,與其「與天斗」,不如快放棄。
6. 沒良心定律。
一個人的價值,是他身邊最常來往的六個人的均值。這雖然不太準確,但是在邏輯上絕對是個真理。所以,一個人是不是在進步、進步得快不快,風向標就是看他身邊老朋友的多少。
面對過去,你必須成為一個「沒良心」的人。一個飛速成長和發展的人,身邊是沒什麼老朋友的。這很殘酷,也很酷。
7. 靠譜定律。
一個讓人離不開的產品要能夠提供確定性。一個人也是這樣。你可以非常有個性,但是你要靠譜。靠譜就是輸出確定性。如果他人能預判你的反應,他就知道如何與你低成本地建立協作。
確定性是他人信任你的前提,信任是向你輸送資源的前提。對個人而言,確定性就是在任何情況下,言行一致、說到做到。
8. 不設防定律。
心理學上有個專業術語叫「阻抗」:即使在催眠狀態下,人也會對抗催眠師試圖進入和引導自己的潛意識。所以,人與人之間的防範心理是非常強的,人很不容易了解另外一個人。這是普遍現象。
但是,如果你不去「進攻」別人,又對別人的「進攻」採取「不設防」戰略,主動把自己打開給別人看到,坦誠到超出常人的程度。那麼,相當於你把對方引進了自己的主場,勝算反而更大。
9. 一驚一乍定律。
這個世界很枯燥,即使你做得非常好,但如果只是正常的好,那麼其他人的情緒曲線就是平緩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和自然的厭倦,這條曲線一定會進入下滑通道。
所以,需要你主動提供「峰值體驗」,要有種「一驚一乍」的氣質,尤其是對於好消息、新機會,要表現出超出常人的興奮度,來感染、刺激他人。讓情緒曲線不定期地上揚、波動,這個東西,叫作「魅力」。
10. 八卦定律。
你要有意識地管理你的個人形象符號。不妨想像一下,一個人會怎麼向其他人介紹你和八卦你。
面對面其實不是一個真實場景,而是一個被你強烈干預的場景。當你不在場、別人在八卦你時說的話,才是你真實的形象,才是被傳播的。所以你要基於這個場景來設計和管理自己的個人品牌,如果你很重視品牌形象,那麼你要「設計」好別人八卦你時的關鍵詞。
11. 增量定律。
不跟任何人討論存量問題,存量會綁架你,也是創新和變革的敵人。提醒自己,永遠保持增量思維。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刊立場
值班編輯:俞楊
▼
推薦閱讀
醫院院長跳樓冤死:從西門慶到楊老四,為什麼惡霸這麼橫?
8天8個跌停,賈躍亭終於失去了樂視
別再問90後為什麼不生孩子


※中國有一億年輕人在假裝看透生活
※流感年年有,為何今冬這麼兇猛?
TAG:中國新聞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