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給女兒說過的那些話

給女兒說過的那些話

一、

曾經把女兒上學前班的經歷,寫成小小說《妞妞入學記》,並發表在《中國教育報》上。轉眼間,十幾年過去了,女兒已經讀大學了。今後,她自己的故事,要由她自己書寫了。

——《與女兒有個約定》

二、

一個女兒是「生活照」,另一個女兒就是「自拍照」;一個女兒是「小棉襖」,另一個女兒就是「小皮鞭」;一個女兒是故鄉的孩子,另一個女兒就是外鄉的大人。

——《兩個女兒》

三、

女兒就像我們放飛的風箏,這些文字是那根無形的線。她不可能複製父母的生活,但至少可以在親情的文字里讀到牽掛,在父母的故事裡學會成長。

——《因為愛》

四、

生活也許並不完美,糾結、心事、痛點,牽掛、紛爭、焦慮,種種的小鬱悶總是有的,但對我來說這樣的生活已經足夠好了。這樣之後,對自己擁有的一切便充滿了感激。人有感恩之心,才可以擁有足夠好的生活。

——《足夠好的生活》

五、

不經意間,我們和女兒似乎已經轉換了角色。女兒小時候淘氣,吃飯總要追著喂。現如今,卻成了我們家的「美食達人」。整個暑假,她無師自通,變戲法似的把親手烹制的各色大菜、小炒、甜點端上餐桌,還真是色、香、味俱佳,頗有大廚風範,讓我們大開眼界,大飽口福。

——《家有90後》

六、

「我不能陪你一輩子,但是在能陪你的時候,我不想缺席。」

——《陪考》

七、

我固執地要了三本樣書。再過幾日,便是老母親的生日了,我終於可以送她一份「特殊的禮物」了。另外兩本,一本送給相濡以沫的妻子,以見證我們快樂不快樂的時光;一本送給即將大學畢業的女兒,讓女兒在前行的路上,帶上一份父愛的囑託!

——《出書也艱辛》

八、

女兒考上大學,我便開始給她記賬。學費、生活費、交通費,以及假期消費,一項不落地記錄在冊。一開始,女兒有點小抵觸,常和媽媽搞點小動作,規避管理。我「義正辭嚴」地告訴女兒,好記性趕不上爛筆頭,記賬不是限制消費,只是希望她能夠健康成長,理性消費,合理的安排自己的生活。

——《心裡有本清楚賬》

九、

女兒十五、六歲的時候格外叛逆,我已無計可施,便開始給女兒寫信,內容上大致分為心懷目標、共同成長、在外求學等。這些信當然無需寄出,每月女兒回家過大禮拜時,我便拿一封信給她看。

我告訴女兒,繼承爸媽優點的孩子才是好孩子。由於忙於工作、進修,對女兒疏於管理,但是爸媽愛她勝過愛自己。每當看到她眼神中的浮躁、迷茫、敏感、脆弱,我的心都要碎了,我希望在她眼中看到的是單純、快樂、友善、堅強和對知識的渴望。

在人生的緊要處,不要為物質所累,不要為瑣事所累,把生活成本降下來,把學習成績提上去。在生活中學會「正面思維」;在處世上學會「換位思考」;在個人修養上要做到「日三省吾身」;在學習上要明白「天道酬勤」的道理。

如今,女兒即將大學畢業,重新翻看這些信件,心中不免感慨萬千。這些文字既記錄我的育兒心路,也見證了女兒成長的歷程。

——《多久沒寫信?》

十、

讀大四的女兒像個「女漢子」,千里迢迢從內蒙帶來幾十斤牛羊肉,這個年過得前所未有的豐厚。女兒長大成人,對我們的關愛可謂無處不在。從洗衣拖地、拆洗窗帘,到買菜做飯、快遞網購;從本命年套裝、保暖毛衣,到防霾口罩、護膚套餐;從紅燒肘子、羊肉燒麥,到部隊火鍋、芒果沙拉,「新新人類」正在不知不覺地改變著我們的生活!

——《我的本命年》

十一、

在這一日千里的時代,人生就是一場穿越劇。從農耕時代走出來的我們,面對亦真亦幻的虛擬世界,成了笨手笨腳的「外星人」,而作為「數字原居民」的新新人類們,則顯得得心應手、遊刃有餘。

——《虛擬的世界》

十二、

言談之中,我隱約感覺出大家對女兒的擔憂。筆試沒優勢,面試沒經驗,才藝底子薄,而我看重的,則是女兒無與倫比的抗挫能力,不可救藥的樂觀精神,捨我其誰的壯志豪情,從不言敗的自我超越。

看著陽光、自信、充滿活力的女兒,我心中暗想,是夢想的力量,激發了女兒的潛力,使她遇見了更好的自己。人有的時候,就是要滿不在乎,而又全力以赴!

——《逆襲》

十三、

隨著女兒就業,大家開始討論在市裡買房子的問題。我倒是覺得,房子不在大小,留有空間才最為重要。必要的斷舍離,或者相對簡約的生活方式,都會使我們處於更好的狀態。這好比吃飯,吃到八分飽就放下筷子,為肚子留下一些空間,微餓狀態更有利於健康。

——《大房子小房子》

十四、

2017,最欣慰的,莫過於女兒在市直招聘中逆襲成功。在外人看來,筆試、面試順利通過,其他環節便是水到渠成的。而在於我們,則是步步驚心,考察、體檢、公示諸環節,每一步都不敢掉以輕心,等待的過程漫長而又令人煎熬,我們無奈又無助地度日如年,對未來充滿了擔心、焦慮與惆悵。工作的事情剛剛搞定,光速般增長的房價又添新憂。我們慌不迭地再度上演買房記,因為,我們根深蒂固地認為,只有安居才能樂業。

——《我的2017》

十五、

生活很美妙,關鍵看你用什麼心態去看。有些人常常因為一點家務瑣事與家人爭吵,白白破壞了心情。其實,家務做起來並沒有想像的麻煩。何如遠離慵懶、不急不躁,分分鐘就可以整理出一片好心情,更何況我們是在為至親至愛的人分擔生活的繁瑣。

——《洗碗》

十六、

生活也是這樣。常常需要80%的現實,再加上20%的浪漫。我們都是凡夫俗子,過著煙熏火燎的日子。然而,房子、車子、票子,一定不是生活的全部。或許,我們可以靜下心來讀一本書,放鬆一下去打打球,也或者背起行囊,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這些看似無用的東西,卻給平淡的生活增添了一抹靚麗。

——《20%的浪漫》

十七、

人在年輕的時候,是一隻鳥。年齡愈長,就愈像一棵樹。小城是我家,有家的地方才是天堂。

——《小城是我家》

十八、

有人喜歡我的文章,說接地氣兒,語言樸素,像拉家常,讀起來卻能讓人感動。正所謂「吾友之美我者,私我也。」不過,優勢也還是有的,自幼語言中樞比較發達,愛說自己的話,不人云亦云。生活未必如意,卻有著無可救藥的樂觀,張賢亮說「傷痕處生出哲思」,我換言之,「在塵埃里開出花來」。

——《寫作那點事》

十九、

女兒在讀小學三年級。自從女兒上幼兒園、學前班至今已整整五年。這五年來,接送孩子成了雷打不動的「硬任務」。這可真是一個苦差,站在小學門口等啊等,一等就是半個小時,甚至一個小時,不就是老師隨意拖堂,就是孩子在打掃衛生或是學校在開展什麼活動。很多時候急得我直掉眼淚。生活本來就很緊張,而時間卻無端的在等待中消耗掉了。

——《孩子,摔疼了沒有?》

二十、

女兒小的時候,我是標準的奶爸。從幼時的看護,到讀小學時的按點接送,女兒就像跟屁蟲,無論走到哪裡,總是和我形影不離。讀高中時,女兒成績不太理想,於是我親自披掛上陣,當了她三年的英語老師。女兒步入大學後,我開始把自己的QQ空間、朋友圈打造成了原創性很強的「自媒體」,通過網路世界,與女兒保持著親密的聯繫、互動。

——《愛的計算題》

二十一、

2013年暑假,女兒給申請了一個QQ號。當時我正在省城參加骨幹教師培訓,有了這麼個即時工具,使我邊培訓邊完成了單位要求上報的資料。不忙的時候,還可以上網看新聞、刷微博,與家人、朋友聊天、視頻,給培訓生活帶來了諸多便利和樂趣,頓時感覺生活在這樣的時代真好!

——《一網情深》

二十二、致女兒

沒有意外,

也不算驚喜,

付出與回報總是成正比;

經歷了高考的洗禮,

已是成人的年紀。

孩子,咱不遠千里,

是要為你的明天奠基……

珍愛美好的青春吧,孩子!

帶上奶奶的叮嚀,

還有爸媽的希冀。

前方的路要自己走,

天道酬勤,

自強不息!

——於2013年高考後

二十三、祝福女兒

興雲飛才出眾,

清玉潔品自高。

逢其時勤努力,

有所學樂逍遙。

意人生永相伴,

祝天使度良宵!

——於2014年女兒生日之際

二十四、誡子書

1、剛剛畢業,干好工作,珍惜崗位,提升自己才是正道;

2、發展點愛好(比如健身、讀書),培養點特長(比如彈琴、跳舞),提高生活品味;

3、學習一項技能(比如廚藝、養花),掌握一門技術(比如開車),把生活過得有滋有味,活色生香;

4、不亂花錢,好鋼用到刀刃上(比如買車、旅遊、理財、置業);

5、三年內不結婚(26歲以前),珍惜單身時光;廣交朋友,開闊人生眼界;

6、在婚戀上,感情至上沒問題,但是不能唯感情,生活需要起碼的經濟基礎、物質保障;

7、為了婚姻,有所犧牲沒問題,但是不能沒底線,放棄一切,無異于飛蛾撲火,自毀前程。

8、有事主動跟父母商量、溝通,不能頭腦發熱,擅作主張,作出不理智的選擇,並和父母死磕到底;

9、人生不易,要懂得感恩、惜福、責任、擔當。

——於2018年女兒參加工作後

放歌人生路,圓夢冀南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冀南風 的精彩文章:

TAG:冀南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