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1892年高密張魯楊氏家譜掃描照片

1892年高密張魯楊氏家譜掃描照片

一、1789年(清朝乾隆54年)家譜草稿,編者楊清林

二、1855年(清朝咸豐5年)首創家譜,創始人楊鉽,參編人楊雲龍(許家莊)、楊雲洲

三、1892年(清朝光緒18年)增修家譜,參編人:楊肇凝、楊肇棟、楊立坦、楊立春,楊崇賢、楊崇善

序一

余楊氏原籍系沂州府之南鄉也,自明季遷居高密東鄉。由泊子庄以及匡家莊,所歷之處不一至,高祖父移居黃家莊,產業始隆,支派頗繁,但世勤耕織未親詩書。是以自高祖而上名次盡失,其傳幸自高祖而下立有影軸一幅,於今七世,支分派別,若不能縷晰條分,詳其考核,恐亦如從前湮沒而無傳也。愚不自揣,爰增輯成帙,以篤親宗睦族之誼。倘後之起者,若能深明本源之理,自當篤矢親愛之心。或有志增修,庶不至茫然而無所考已矣!

乾隆歲次己酉(1789年,乾隆54年)仲冬五世孫清林謹識

于山東省萊州府高密縣龍德鄉黃家莊

(此為清林公初編楊氏家譜序言,此家譜一世為楊君祿,高祖父就是楊君祿)

序二

余祖貫本沂州府南鄉庄馬頭人也,始祖遷居高密東鄉泊子,又自泊子遷匡家莊,由此分門別戶。長支復遷本城,次支遷張魯集,三支遷黃家莊,迄今十有一世矣!地相隔,則遐葉易生,世相遠,則行輩恐紊。於此而欲尊宗睦族,誠有賴於族譜哉!憶昔乾隆己酉歲(1789年,乾隆54年),府君諱清林有志敬修族譜,略為草記,未及參定而逝。男鉽明發有懷能不念先志而思纘(zuan)成哉!但余屬三支,宗派可詳。長次二支,世遠年湮,舊章無存,欲使其溯源本而井然有條也,此誠難矣!幸族人云龍、雲洲等聞聲踴躍,襄成厥事。皆不惜延訪之勞,沿門登記,將長次二支之有可考者,筆之於冊,與餘三支裒(pou)為一譜。庶八世以下為子若孫者,皆得序昭穆。以上承祖考,不至數典而忘祖矣。至後之起者相繼增修是尤余之厚望也!

八世孫鉽謹誌

咸豐五年(1855年)歲次乙卯,冬十一月吉日修

于山東省萊州府高密縣龍德鄉黃家莊

序三

余楊氏原籍本沂州府南鄉庄馬頭人也,自始祖遷高密東鄉泊子,又自泊子遷匡家莊,由此分門別戶。長支復遷本城,次支遷張魯集,三支遷黃家莊,迄今十有三世矣!地相隔,則遐葉易生,世相遠,則行輩恐紊。於此而欲序昭序穆,不至數典而忘祖者,誠有賴於族譜哉!憶昔乾隆己酉歲(1789年,乾隆54年),七世祖諱清林有志敬修,略為草記,未及參定而逝。八世祖諱鉽明發有懷念先志而思纘(zuan)成。曰余屬三支,宗派可詳。長次二支,世遠年湮,舊章無存,欲使其溯源本而井然有條也,此誠難矣!幸九世祖諱雲龍、雲洲等聞聲踴躍,襄成厥事。不惜延訪之勞,沿門登記,將長次二支之有可考者,筆之於冊,與餘三支裒(pou)為一譜,而族譜於是呼成就。不繼世增修雖秩於前,恐至紊於後,故十世孫肇凝、肇棟,十一世孫立坦、立春,十二世孫崇賢、崇善念族譜而殷憂,而必為之增修乎,至後之起者相繼增修,是尤均所厚望也夫!

(咸豐五年(1855年)歲次乙卯,冬十一月吉日修)

光緒十八年(1892年)歲次壬辰,小七月吉日增修

于山東省萊州府高密縣龍德鄉黃家莊

1892年家譜原件至今可能有兩本保存,一本在仁和一村楊傑家,一本在平安庄楊德成家。2016年,張魯楊氏家譜增修是以1993年楊德厚增修家譜為藍本,主要參考了仁和一村楊傑家的家譜以及黃家莊楊崇秀家保存的1855年家譜楊雲岱增補版。2018年2月4日,楊傑使用手機掃描王將自己家保存的家譜掃描下來。經整理後發布出來與宗親共享。

1、祖墓誌

2、序言

序言、始祖子孝,楊家三支(手強、手全、手會)

4、春化支

5、雲江

雲河、雲海、福先

8、春茂支

9、雲彤(後裔還沒有找到)

10、雲山(遷居斜冽北庄,今仁和一村)

11、春盛

12、春和、春雷

13、春樂

14、

15、春育

16、春顯(長子文學)

文魁

19、文元

20、文青

21、雲岩、雲龍

22、雲瑞、雲翮、雲素

23、雲白、雲升、雲清

24、雲鵬

25、雲齡

26、雲岐,遷居膠西鎮毛家溝

27、雲秀、雲鴻

28、雲岱、雲鶴

29、雲洲

30、雲湘(肇慶)、雲嵩(肇忠、肇恕)

31、雲從,德高、德大、德潤、德新

32、行輩——肇立崇德士

1892年手抄本家譜能夠完整保存至今,實在不易。感謝楊傑的奶奶陳振香。這個家譜執筆人可能是黃家莊楊崇善。從手抄本家譜上可以領略到先人的書法風采。如今的家譜已經有了電子版,家族人數已經非常龐大、家譜的內容也十分豐富了。以後再採取手抄的方式編寫家譜幾乎不可能啦!將既有的手抄本家譜電子化保存,保存這一份珍貴的家族資料,十分有必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