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錯位的災難:那些本不應成為《神奇女俠》對手的若干一戰老飛機

錯位的災難:那些本不應成為《神奇女俠》對手的若干一戰老飛機

原標題:錯位的災難:那些本不應成為《神奇女俠》對手的若干一戰老飛機



文/夏塔君


2017年,DC超級英雄電影《神奇女俠》終於一雪系列前恥,在歐美取得了票房口碑的雙豐收。這部影片整體設定類似於漫威的《美國隊長1》,不過將背景獨闢蹊徑地選在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對於軍迷而言,更值得關注也許是片中那些一戰時期的老式航空器。


片子開頭便出現了著名的德國福克E戰鬥機,這種戰機使用了機槍協調器而倍增戰力,因在戰鬥中憑藉優異性能「屠殺」協約國飛行員而名聲大噪。


片中出現的福克E


在此之前,飛機上安裝的武器均具有極大的局限性。前射機槍發射時很難保證不打爛機頭飛轉的螺旋槳,因而大多數飛機的機槍只能安排給后座射手,射角只限於機尾方向,實戰價值大打折扣;或者將機槍裝設在機頭,轉而把螺旋槳布置在機尾,構成所謂的推進式飛機,由於重心、操作等多方面影響因素,這種飛機的飛行性能同樣無法令人滿意。法國的莫拉那索爾尼埃研製了偏導片覆蓋螺旋槳起到保護作用,因此機槍可以從機頭直接開火。然而如果換用威力更大射速更快的機槍,螺旋槳還是會被打個稀巴爛。



法國王牌加洛斯的莫拉那索爾尼埃戰鬥機,螺旋槳部位安裝了偏導板以彈開誤中的子彈


德國人福克解決了這個問題,通過分析法國人的偏導片,福克研製了更先進的,一勞永逸解決問題的機槍協調器,安裝在了新型的福克E戰鬥機上。福克E裝備部隊後很快便威風八面,將英法軍的飛機打得人仰馬翻,大批協約國空勤人員命喪其口。短時間內對手缺乏足以與之匹敵的戰機,因此福克E一度稱霸天空。甚至英國議會為此通過法案,譴責德國飛行員對英國同行的「野蠻屠殺」。



德國的福克E一時間稱雄天空


不過到了影片中,福克E的外觀還原還不錯,使用年代卻出現了不大不小的「BUG」。


這可是1918年,福克E早應該退役了


福克E戰鬥機在1915年夏季至1916年夏季猖獗一時,被稱為「福克式災難」。當以紐波特11為代表的協約國新型戰鬥機大批入役,福克E迅速失去性能優勢,黃金時代一去不復返。福克E設計存在缺陷,操控性極差,油泵使用不便,很快淡出戰場,讓位給性能更先進也更成熟的「信天翁」戰鬥機。


影片中出現福克E時筆者以為時代大概是1915-1916年,卻沒想到旋即影片提示時間背景已經是德意志第二帝國末日臨頭的1918年了。在這個時代,別說是德軍,就算是奧斯曼帝國、奧匈帝國這種二線盟友也早已棄用福克E這種落後玩意。因此在奧斯曼帝國的德軍基地驚現這種嚴重落後於時代的戰鬥機,還是標準德軍塗裝,著實有點不可思議。


相比於這個,更令人吃驚的是德軍機場上還出現了英國製造的阿芙羅504輕型轟炸機,同樣是鐵十字的德軍徽標,更是令人詫異。



一排福克E中混進一架英制阿芙羅504,遠處還有一架



阿芙羅504輕型轟炸機,注意最大的外形特徵——機腹下方的滑橇


阿芙羅504誕生於一戰之前,是戰爭初期英軍轟炸機部隊的主力。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最早向德軍發起攻擊的英軍飛機,就是阿芙羅504。這種外形另類的飛機開戰時曾執行過技驚四座的行動,1914年11月21日,英軍從法國貝爾福特起飛一隊阿芙羅504,每架掛載4枚9公斤炸彈,經過200公里遠程奔襲,轟炸了弗雷德李希沙芬的德國齊柏林飛艇工廠,一時名揚天下。之後不斷轟炸掃射德軍陣地,還空襲過德軍潛艇基地。然而隨著G.100,FK.8,「一又二分之一支柱」等多種新型轟炸機陸續入役,阿芙羅504也退居二線充當起了教練機、夜間戰鬥機。


然而到了影片中的1918年,德軍機場上擺放著幾架整備完好的敵國阿芙羅504,實在令人費解。即使說成德軍在利用戰利品也不盡合理:一方面這種戰機性能老化不再適合作戰,其實用價值不大,另一方面德軍到戰爭末期並未遇到「機荒」,到戰敗仍保有大量完好戰機,犯不著使用一種零備件獲取困難維修保養不易的敵國飛機。如果說這些戰機是為了偽裝成敵軍進行滲透作戰——那麼機身上為什麼已經滿是德軍的機徽。


福克E之中夾雜著兩架帶滑橇的阿芙羅504,十分突兀,就好比機場上一群野馬戰鬥機里夾著幾架零戰


阿芙羅504是雙翼機,又有滑橇,與周圍的單翼福克E外形幾乎是格格不入的。最大的可能就是劇組找不到更多更合適的一戰飛機道具,利用觀眾不了解一戰飛機型號這一點,拿來英國一戰飛機混在機群裡頭充數,以增加視覺效果


除此以外,在德軍主要機場上還意外發現了英國的索普維斯三翼機,這種飛機同樣不應該出現在德軍陣營之中。



德軍機場上的索普維斯三翼機


索普維斯三翼機,堪稱一戰設計最有創意的戰機之一,設計大膽前衛充滿了想像力。這種生產總數只有150架上下且只裝備英國海航的戰鬥機性能優越,深受英國海航飛行員的好評。在精品輩出的索普威思公司飛機設計方案中也算得上佼佼者,沒有按照索普威設計思慣慣例以動物命名,而是直接稱之為「三翼機」這一點也可看出索普威思公司對作品的驕傲。


索普維斯三翼機設計先進,具備卓越的爬升性能,且操作感友好易於上手,於空戰中表現出色,甚至於一度引領對手的戰鬥機設計風潮。在空戰中,德國飛行員時常在發現棘手的英國三翼機後主動離開,不願輕啟戰端,英軍先後有多名王牌飛行員誕生在在索普維斯三翼機上。



索普維斯三翼機曾擊落眾多敵機

最高的褒獎來自於對手,索普威思三翼機引領了德軍的新型戰鬥機設計風潮。德國航空部隊司令霍普納將軍接受記者採訪時曾談到「索普維斯三翼機是西線最好的戰鬥機」,著名的紅男爵里希特霍芬也指出索普維斯三翼機是協約國的最佳戰機。1917年6月當德軍繳獲了一架索普維斯三翼機後,便迫不及待地展開研究,並以此為藍本對國內飛機製造廠商發出三翼機設計招標,後來各個廠商提供的三翼機設計方案多達34種,可見索普維斯三翼機對於對手的巨大影響。而最終拔得頭籌的作品想必在航空愛好者中如雷貫耳,就是福克Dr.1三翼機,這種飛機幾乎成為一戰德軍戰鬥機的代表,也是紅男爵最知名的座機。



德軍根據索普維斯三翼機設計來的三翼戰鬥機福克Dr.1


影片背景是1918年,而索普維斯三翼機在1917年底就全部退出戰場。因航空技術的不斷發展進步,索普維斯三翼機已難當大任,被新型的SE5a,駱駝等新型戰鬥機替代。而影片里德軍機場上不止一架的索普維斯三翼機也不盡合理,這種飛機本身數量稀少,德軍可以繳獲的數量也就相當有限。此外索普維斯三翼機維護保養是出奇的困難,被認為是這款戰機的主要缺陷,對於難以獲得零備件的德軍而言,繳獲的索普維斯三翼機飛過幾次基本就該進博物館了,很難想像德軍會將一批繳獲的索普維斯三翼機到1918年還用於作戰,或者哪怕是測試。如果不打算用于飛行,飛機也不會擺在機庫門口。



從擺放位置來看,這架索普維斯三翼機與上一張截圖中探照燈下的不是同一架


根據影片里索普維斯三翼機的結構特點與設計淵源推斷,也許片方設想的是在片場擺放外形相似的福克Dr.1三翼機,因搞不到道具而找來它的祖師索普維斯三翼機濫竽充數。不過《空戰英豪》與《紅男爵》中都出現了大量福克Dr.1戰鬥機,搞到道具的難度並不大,此外一戰飛機結構簡單,道具組根據圖紙打造出來也並非難事。反倒是索普維斯三翼機難得一見,世界上只有2架存世,也未曾出現在其他空戰影片中,照理說該型號的道具飛機遠比福克Dr.1更難搞到。實在想不明白為什麼影片中會出現索普威思三翼機。

(本文全文將發表於近期《航空世界》,此處為節選,敬請廣大讀者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航空世界 的精彩文章:

這裡有世界上最密集的飛機,卻沒有小便池:走進美國航母福特號

TAG:航空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