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不求邀眾賞,瀟洒做頑仙

不求邀眾賞,瀟洒做頑仙

古人題石,常寫『煙雲供養』。我覺得供石除了供、除了賞,還得把玩。把石頭拿在手裡、摩挲並引申想像,此之謂『目游』。

舊日師友結伴遊覽、深山寫生,皆逃不開畫石。如今我年屆不惑,開始搜羅奇峰異石,置諸案頭,焚香供養,朝夕相對。

曾購得一塊舊年月里養花用的老坑英德石,拳頭大小,沒有山峰,猶如趙孟頫《鵲華秋色圖》里那圓平頂的鵲山,白里泛青,中有丘壑,更有白色粗石筋一道,在我眼中,那簡直是高山流水,一道綺麗的瀑布啊。一些帶孔的石頭,比如太湖石,看久了讓我聯想到阮籍嵇康,賞石或許就是具象了的隱逸文化。還有那雲頭雨腳的供石,很耐看,每當此時,我就彷彿置身《紅樓夢》里的大觀園。如果邊上再配以青松盆景,樹邊有陶人兩個,就是我嚮往的未來生活。

有朋友笑我牽強,說我把自己的性格,強加到了石頭上,可這正是我的賞石觀。

閑聊《紅樓夢》,猶記一句『一部紅樓夢,只幾塊石頭摸過』。曹雪芹在一首《自題畫石詩》中說:『愛此一拳石,玲瓏出自然。溯源應太古,墮世又何年?有志歸完璞,無才去補天。不求邀眾賞,瀟洒做頑仙。』這正是曹公賞石愛石、詠石言志、訴諸筆墨文字的心跡。蘇東坡也曾寫下石語:『石樂人樂,以石作樂;石身人身,以石修身;石性人性,以石養性;石道人道,以石養道。』

可見,不光是我的『煙雲』,供養了這塊塊精靈;這塊塊精靈,本身就是供養物,陶冶心靈,治人俗病。

作者:顧大可,版權歸作者所有

來源:止觀元年

編輯:菖蒲壽石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菖蒲壽石齋 的精彩文章:

用來虛度的才是美好時光
一水一石即庭園

TAG:菖蒲壽石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