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全球癌症患者存活率提升但國別差異明顯

全球癌症患者存活率提升但國別差異明顯

英國研究人員1月31日發布的一項新研究報告說,全球癌症患者存活率總體來看持續提升,但不同國家間還存在較大差別。

倫敦大學衛生和熱帶醫學院學者領銜的國際團隊在新一期英國醫學期刊《柳葉刀》上發表報告說,他們基於在71個國家和地區收集的大量癌症數據,分析了2000年至2014年間超過3750萬名成年人和兒童癌症患者的5年存活率。這是指經過治療後,癌症患者能繼續生存5年以上的比率。

結果顯示,總體來看全球癌症患者的存活率在持續提升。比如在英國,乳腺癌患者5年存活率在上述期間從80%上升到86%。報告說,在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芬蘭、挪威、冰島、瑞典等國,對大多數類型的癌症來說,患者存活率在過去15年里都保持在一個比較高的水平。

但是,國家間的差異仍然比較明顯。2010年至2014年間,美國、澳大利亞的女性乳腺癌患者5年存活率為90%,而印度僅為66%。在一些兒童癌症類型上,國別差異更明顯,例如2010年至2014年間,丹麥和瑞典的兒童腦腫瘤患者5年存活率約為80%,但墨西哥和巴西則低於40%。

此外,一些類型癌症的存活率仍不樂觀。即便到了2014年,在所有受調查國家中,胰腺癌仍然是非常致命的疾病,患者的5年存活率通常不到15%。

報告作者之一、倫敦大學衛生和熱帶醫學院教授米歇爾·科爾曼說,國際醫學界還需更多合作才能更深入理解這類致命癌症的風險因素,從而更好地預防、早期診斷及治療。

相關報道


科學家開發出光誘導的納米顆粒有效治療轉移性癌症!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開發出了一種光誘發的納米顆粒或能有效治療轉移性癌症;研究者表示,發射光作為傳統癌症成像技術的一部分,其能夠有效定位轉移性腫瘤,並且誘發光敏性藥物發揮作用,當這樣的藥物被包裹到納米顆粒中時其就能「點燃」癌細胞,同時光敏藥物就會產生毒性自由基來殺滅腫瘤細胞,這種新型技術或能有效治療患多發性骨髓瘤及惡性轉移性乳腺癌的小鼠。

圖片來源:Washington University

研究者Samuel Achilefu博士表示,癌症發生擴散是引發癌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本文研究表明,這種光療技術尤其適用於攻擊擴散到機體其它部位的小型腫瘤組織,包括骨髓深入等;同時該技術還能利用名為環戊二烯鈦等化療藥物,作為單一的化療製劑,環戊二烯鈦無法在臨床上有效發揮作用,甚至在相對較高劑量下也無法發揮有效作用,但當將其暴露於可見光下時該藥物就能夠產生對細胞有毒害作用的活性顆粒(甚至在極低劑量下也可以實現)。

研究者Achilefu及其同事將低劑量的環戊二烯鈦包裹入能靶向作用癌細胞表面特殊蛋白的納米顆粒中,結果發現,當納米顆粒同癌細胞接觸時,細胞膜就會「融化」,隨後納米顆粒釋放出藥物殺滅細胞。隨後研究人員應用了一種名為氟脫氧葡萄糖(FDG)的常見癌症成像製劑,高耗能的癌細胞能以高比率攝入FGD,從而就能促使腫瘤在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中發光,隨後就能誘發環戊二烯鈦釋放自由基並殺滅癌細胞。

由於環戊二烯鈦和發光的FDG能夠同時僅在腫瘤的相同部位發揮作用,因此研究人員認為該技術要比常規的放療或化療毒性作用更低一些,此外研究者還指出,機體能夠通過肝臟來清除環戊二烯鈦,而且FDG也能被從腎臟中清除出去,這樣其對機體的副作用就會被降到最低。當研究人員利用這種策略治療患多發性骨髓瘤的小鼠時(每周一次,持續四周),他們發現,相比對照小鼠而言,被治療的小鼠機體中腫瘤尺寸會明顯下降,而且會存活較長時間,50%被治療的小鼠都能存活至少90天,而對照小鼠僅能存活62天。而乳腺癌小鼠則能夠表現出明顯的抗腫瘤效應。

研究者Achilefu說道,這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因為這與患者機體所出現的情況非常相似,目前我們正在深入研究來闡明是否癌症得到緩解的患者能夠每年進行一次預防性的治療,當然了這種新型技術的毒性比較低,因此我們可以想像得到,簡單的門診程序就能有效消滅癌細胞,從而使得癌症成為一種可控的慢性疾病。

原始出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癌症 的精彩文章:

這幾種菜堅持每天輪流吃,能夠活活的餓死癌細胞,讓你輕鬆遠離癌症
雞翅尖是聚集毒素的地方?雞還有這幾個部位要少吃,大多數的人都吃錯了!少吃遠離癌症

TAG:癌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