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眼中最適合當首都的城市?不是北京、南京,而是它!
對於國家的首都的如何制定,這是人們討論最多的問題。不管是古代還是近代,一個國家首都的位置,都是需要經過嚴密的討論才能夠決定的。在中國歷史當中很多地方都有幸成為中國的首都,比如說西安、南京、洛陽等地。當時清朝尚在人間的時候,北京城便是中國的首都。只不過因為清政府的軟弱無能,這就使得民間哀聲怨道,各種革命事件層出不窮。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以後,成功的將腐朽的清政府給推翻,孫中山開始擔任國家的總統。中華民國的成立,那麼首都的位置也需要儘快確立下來。當時對於民國的首都也是經過一番激烈的爭吵,並且當時著名的國學大師章太炎便提議孫中山將武昌作為民國的首都。因為在當時的社會環境當中,武昌是當時做適合做國家首都的省份,它不僅是中國當時十八個城市的中心,更是長江流域的核心城市之一。
如果武昌成為國家首都,不僅能夠鼓舞人們的革命信念,更重要的是日後推動新政所受到的阻力會小很多、要知道當時的武昌是中國醉在接受新思想的城市,人們對於革命思想的接受程度也比較高,在加上武昌的工業基礎等都是不錯的。這就使得當時很多人都推薦將武昌選為民國的首都,畢竟辛亥革命便是在武昌所爆發的。
當時的章太炎還對當時的各大城市進行分析。北京是清朝清朝政府的首都,那裡的封建思想可謂是根深蒂固,想要剷除的話需要很長的時間。並且北京城裡面派系眾多,可以說是局勢非常的複雜,如果將首都定為此地的話,那麼政府的工作效率可能大大折扣。至於南京的話,從歷史當中看在這裡的定都的國家,它們存在的時間並不是太長,這也使得章太炎便將南京也給排除。
其實孫中山作為民國的大總統,當然對於民國首都,他也是有著自己的考慮。孫中山眼中最適合成為首都的城市便是新疆伊犁,只有這樣才能夠實現亞洲共主。孫中山認為中國歷史當中大部分的國家都將首都定為北方,這就使得對於新疆、西藏等地的控制力不足,這就使得當地的邊境時常會跟別國有摩擦。
如果能夠定都此地的話,那麼這些問題都將全部解決,由此可見孫中山的理想,不僅是實現民族獨立,更重要的是實現「亞洲共主!」


※西方一世界強國,二戰老是拖中國後腿,中國為它損失數萬人!
※被稱歐洲戰神的他,為何對毛主席敬佩不已?晚年說:不要招惹中國
TAG:黑哥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