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春節遷徙算什麼?中國歷史上這個王朝一年舉國遷徙4次!

春節遷徙算什麼?中國歷史上這個王朝一年舉國遷徙4次!

回家

春節,春運,一場具有中國特色的周期性遷徙。

然而,你知道嗎?

中國歷史上有一個王朝,一年遷徙四次,且是「舉國」遷徙!

帝王攜著家眷、中央政府重要官員和軍隊百千人,「轉徙隨時,車馬為家」。

而這個神秘草原王國的興衰氣數,就在皇帝的四時「遷徙」中,上演、落定。

遼疆域圖

遼朝五京

春時,帝王一行正月上旬從遼上京出發,

沿今烏爾吉木倫河,東行到阿魯科爾沁旗和烏力吉木仁,再北上到突泉雙城,

然後沿洮兒河到程四家子古城,六十日後,來到查干湖西南「魚兒濼」。

建氈帳於冰上,鑿冰取牛魚,捕天鵝,接受女真「千里之內」諸酋長的朝賀。

而後,君臣共襄盛大莊嚴的「頭魚宴」、「頭鵝宴」,

相當於中原皇帝的親耕大典。

春水

史書記載,捕天鵝前,皇帝的侍從們都要穿墨綠色衣服,每人準備連錘和刺鵝椎,站在水泊周圍。

如果發現了天鵝,侍從們就高高舉起旗幟,天鵝受驚飛起後,侍從們敲起扁鼓,搖動旗幟。

此時,專門飼養海東青的侍官將海東青呈給皇帝,皇帝放飛海東青。

海東青飛上天空,與天鵝搏鬥。等天鵝落地後,侍從立刻上前,拿起刺鵝錐將天鵝殺死,

取天鵝腦給海東青吃。皇帝拿到「頭鵝」後,先祭祀祖廟,然後群臣們各獻酒果,開始飲酒作歡。

刺鵝錐

混同江,今吉林松花江鴨子河一段,鴛鴦濼,今內蒙古自治區集寧市東南黃旗海,

也會時而出現遼政府駐紮捕魚、設宴的壯景。

春盡時,只見駐紮穹廬和氈帳的500個土墩台,他們已經收拾行囊,又踏上了新的遷徙之路。

玉春水飾

玉海東青

夏時,四月中旬,皇帝一行浩浩蕩蕩,於六月上旬來到永安山,今內蒙古巴林右旗境內,避暑納涼。

這也是集中商討國政的日子,營地不再以氈廬為帝王居所,而是設有固定的宮殿式建築,號為「涼殿」。

撰寫《夢溪筆談》的宋人沈括曾出使至此,

稱其「地寒多雨,盛夏重裘,七月隕霜,三月釋凍」。

今永安山,當地人稱「王墳溝」

遼帝王和南北臣僚在此居住五旬,避暑議政兩相宜,遼代也進入了收放自如的怡情狀態。

秋起,鹿肥兔壯,虎嘯山林,皇帝一行千人離開永安山,來到慶州伏虎林,今天西遼河與老哈河匯流處,圍獵練兵。

林內草木豐盛,金蓮花、凌霄花、菊花、海棠美艷如霞,並分布有大片的柞樹林,繁茂如蓋,此地有虎、鹿、熊出沒。

史書記載,遼景帝時期,永州西北五十里林中有虎,十分猖獗,傷害居民和牲畜,遼景宗上山率數騎獵殺,

降服了老虎。景帝憐憫老虎,視林為「伏虎嶺」。

秋山

遼皇族每至此處,便將兵士分布在山澗湖泊四周,等到半夜群鹿出林飲水之際,

遼帝令獵人仿鹿鳴吹角,將鹿群集中射殺,稱為「呼鹿」。這種弋獵活動要到秋天過後才會結束。

中國宋代天文學家蘇頌在北疆目睹過一場小型獵事,並在《觀北人圍獵》中感慨其氣勢奪人:

「莽莽寒郊晝起塵,翩翩戎騎小圍分。引弓上下人鳴鏑,羅草縱橫獸軼群。

畫馬今無胡待詔,射鵰猶懼李將軍。山川自是縱禽地,一眼平蕪接暮雲。」

清代一年一度的秋狄大典便傳承於此,頗具政治軍事色彩。

玉秋山佩

冬時,遼帝千餘人來到永州廣平淀,今西拉木倫河與老哈河合流處,「取暖坐冬」。

坐冬的另一項重要職能,就是遼帝每年在此召開臣僚會議,兼受宋人及諸國的貢禮。

所以該處行宮規模宏大,護衛森嚴,於牙帳周圍,設有槍帳、拒馬等防禦工事。

由於此處地近南疆,交通方便,逐漸演變為遼代後期重要的行政中心,

大事決議,多出於此。

坐冬

遼帝也在四時遷徙中,完成對遼的治理。

遼帝遷徙,你以為是「有錢任性」、「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嗎?其實,遼帝遷徙,是遼國的一項重要制度,名為「四時捺缽」。

《遼史·營衛志》記載:「四時各有行在之所,謂之捺缽。」

「秋冬違寒,春夏避暑,隨水草就畋漁,歲以為常。」

因此被稱為「四時捺缽」,也稱為「春水、秋山、清暑、坐冬。」

《遼史·營衛志》開宗明義地說明了捺缽制度的重要性:

「有事則以攻戰為務,閑暇則以畋漁為生。無日不營,無在不衛;立國規模,莫重於此。」

也有人說,捺缽制度源於契丹人的尚武精神。

《遼史·食貨志》序論中寫到:「契丹舊俗,其富以馬,其強以兵。縱馬於野,馳兵於民;

有事而戰,聵騎介夫,卯命辰集。馬逐水草,人仰湮酪,挽強射生,以給日用。

糗糧搗菱,道在是矣。以是制勝,所向無前。」

遼奉國寺

可以說,遼王朝不在捺缽,就在去「捺缽」的路上。

比起遼代五京,流動的捺缽,才是真正的政治中心。

遼捺缽,是遼王朝一種獨特莊嚴的儀式,後被元、金、清代在不同程度上予以傳承。

今天,吸引著越來越多人的屐履、目光和思考。

中國人的春節遷徙,是一條回家的路;

1000年前,遼帝王的四時捺缽,是一條「在路上」的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