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Day577 《康道爐戰役計劃》:決定紅四方面軍生死存亡的重要轉折

Day577 《康道爐戰役計劃》:決定紅四方面軍生死存亡的重要轉折

890天《長征日記》1934-7-7至1936-12-12

1936年2月3日 農曆正月十一 星期一

長征日記(正文1521字,附件942字)

天(1936年2月3日),中共中央局作出《關於目前兵運工作的形勢及策略問題的決議》。決議認為:在目前困難當頭的形勢下,兵運工作的任務是使白軍逐漸走上民族覺醒的道路,沒有白軍的參加和響應,民族戰爭不可能取得徹底勝利,兵運工作應成為各級黨組織的中心工作之一。兵運工作不是瓦解白軍,而是爭取白軍,訂立抗日討蔣的聯盟,但不放棄瓦解與紅軍敵對的自軍。兵運工作應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同時進行,秘密工作與公開工作同時並進。

當天,毛澤東同張聞天、彭德懷致電周恩來、秦邦憲、鄧發:「河冰全解,我軍決從主游過河,主要作戰方向仍應在東邊」。『請周速布置清潤封鎖,免走漏消息。」

當天,毛澤東同彭德懷電告林彪、聶榮臻、左權、徐海東、程了華並報周恩來:我們率電台出發偵察,左即率偵察人員取黃河以西,延長、延川城以東之中間道路,隱蔽向老娃關以北之馬灰坪跟進偵察。

同日,毛澤東同彭德懷致電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參謀部第三局局長曾希聖:所得山西隊的番號、兵力、官長姓名及駐地情形來電詳告。

今天凌晨,紅六師發起攻擊黔西縣城。守城的只有六七百人的保安隊,一觸即潰,紅軍順利佔領縣城。自此,紅二、紅六軍團打開了進入黔西、大定、畢節地區的大門,開始創建新根據地。

中國工農紅軍第二方面軍由紅二軍團、紅六軍團和紅三十二軍組成。它們分別創建於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的湘鄂西、湘贛、湘鄂贛和中央革命根據地。紅二軍團是湘鄂西革命根據地的主力紅軍。其基礎系一九二七年秋收起義開始後,在湘鄂西地區武裝鬥爭中成長起來的各支革命武裝。紅六軍團是湘贛革命根據地的主力紅軍。它主要是由一九二九年一月毛澤東率領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紅軍主力挺進贛南、閩西時,留在湘贛地區堅持鬥爭的游擊隊、赤衛隊和湘鄂贛地區的部分地方武裝發展起來的。下圖為紅二、六軍團部分幹部在長征途中於貴州省大定縣城(現在的大方縣)合影。

圖片來源於網路

當天,聶榮臻同林彪由延長返回紅一軍團。

2月上旬, 這是朱德、劉伯承、徐向前等堅持和推動下制定的主張重新北上的《康道爐(康定、道孚、爐霍)戰役計劃》計劃。歷經苦難征程的磨礪和戰火硝煙的洗禮,這份誕生於80多年前的珍貴戰役計劃作為歷史的見證被完整地保存下來,珍藏於解放軍檔案館。這次戰役是長征途中決定紅四方面軍生死存亡的重要轉折,宣告了張國燾南下方針的徹底破產。

當天,林育英按照中共中央的決定,致電張國燾,明確指出:「陝南有大塊蘇區,四方面軍第一步以向川陝、陝甘之交及陝南行動為宜。」

當天,前敵總指揮徐向前、政治委員陳昌浩以十萬火急的電報致電駐守在這一帶的第五軍軍長董振堂、政治委員黃超、副軍長羅南輝及南下紅軍政治部主任周純全、金川省蘇維埃政府主席邵式平。電報的第一句話就是:「擬將你方部隊重新部署。」

當天的國民黨《中央日報》稱:「蕭(克)、賀(龍)殘匪大部仍在修文,一小部向黔西流竄。」

而國民黨「追剿」軍第二路軍前線總指揮薛岳可沒有這樣認為,他在當天晚上以特急電給郭思演等發出《關於紅二、六軍團進入黔西後的部署的命令》,他在電報中第一句話說的是:「蕭(克)、賀(龍)股匪江日(即3日)已由鴨池河六廠間竄入黔西境。」

當天,薛岳還發出《關於天全 、蘆山戰役前形勢及情況的判斷》,由於原件未署報告時間,現時間系根據內容所加。

而對於四川的戰事,國民黨《中央日報》則以「川軍佔領金雞關,名山雅安間交通可恢復」為題報道稱:「川省剿匪軍自名山、百丈諸役予匪重創,匪已退據高地,憑險相持,頃據軍息,孫(震)軍某部30日午已確實佔領金雞關,該關為名山、雅安間高峻狹隘之地,現經克複,此後名(山)、雅(安)交通恢復可無問題。」

此時南下紅軍確實也是「退據高地,憑險相持」。而南下紅軍前敵總指揮部已把注意力從東線、南線轉移到後方的綏靖、崇化、丹巴、懋功一線。

附件

《康道爐戰役計劃》紅四方面軍的生死轉折

1936年2月初,國民黨軍集中薛岳等部六七個師和川軍主力向天全、蘆山地區大舉進犯,讓長征途中執行張國燾南下方針的紅四方面軍全面陷入前有強敵,後無根據地、無補充的艱難境地。就在前途渺茫的生死關頭,一份戰役計劃給紅四方面軍帶來了命運的轉機。

《康道爐戰役計劃》(部分)資料照片(圖片來源於網路)

這就是在朱德、劉伯承、徐向前等領導人堅持和推動下制定的、主張重新北上的《康道爐(康定、道孚、爐霍)戰役計劃》。歷經苦難征程的磨礪和戰火硝煙的洗禮,這份誕生於80多年前的珍貴戰役計劃作為歷史的見證被完整地保存下來,珍藏於解放軍檔案館。

該戰役計劃由正文和附件兩部分組成,其中,僅600餘字的正文簡明扼要,主要包括「敵情估計」和「戰役綱領」,其內容開門見山,直述不曲,分析敵情言之有物、言之有據,行動部署明確到師、團一級,周密細緻,簡明具體。

值得一提的是,在敵情極為嚴峻的情況下,紅四方面軍臨危不亂,通過戰略預判,科學擬定了2月13日至26日整整14天的軍事行動,並精確而巧妙地繪製成一目了然的表格。其中,第一張表格規定了部隊的編製、聯絡方式、電台名稱、密碼本,還特別標註:「先遣司令員劉伯承隨三十軍先頭出動」。第二張表格詳細規定了11支部隊每一天的具體行動,使廣大指戰員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全盤掌握指令要領。

以30軍下轄的89師為例,作為先頭部隊,從2月13日到23日,除一天休整外,每天都要行軍,「13日青龍場,14日靈官,15日兩河口,16日圤井坪,17日頭道橋、大磽磧,18日雜谷腦、新砦予,19日達維,20日懋功,21日三義溝、太平橋,22日休息,23日丹巴……」戰役計划下達後,紅四方面軍分三路縱隊,「277R(團)、廿七師為一個縱隊,分往圤井坪、大磽磧、鄧生、達維、撫慰以一部向牛頭山佯動,鉗制東南兩方敵;卅軍、四軍、廿五師、五軍經丹巴以大部分出太寧、毛牛,消滅毛牛李抱水殘部兩團後,部分經大砲山、東谷峨、日白、康定進出,以首先消滅李抱水匪部,取得康定並迎擊薛岳匪部為目的;同時以一部北進取得道孚,向爐霍地區進展……」

此後,紅四方面軍成功撤離天全、蘆山、寶興地區,經達維、懋功、丹巴向康北地區的道孚、爐霍、甘孜進軍。三個月後與紅二、紅六軍團會師甘孜,共同北上,勝利結束長征。這次戰役是長征途中決定紅四方面軍生死存亡的重要轉折,也宣告了張國燾南下方針的徹底破產。

參考文獻

1.孫瑾,周恆好:從《康道爐戰役計劃》看紅四方面軍的生死轉折,解放軍報,2017-06-19

2.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毛澤東年譜,第553頁。

3.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周恩來年譜,第2300頁。

4.國防大學《徐向前年譜》年委會:徐向前年譜,2016年版,第262頁。

5.周均倫:聶榮臻年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67頁。

6.陳虎:長征長征——紅二、紅四方面軍長征紀實,北京出版社,2016年版,第143頁。

7.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史料叢書編審委員會: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史料叢書-文獻4,解放軍出版社,2016年版,第150頁

8.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史料叢書編審委員會: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史料叢書-參考資料3,解放軍出版社,2016年版53,134頁

9.王新生:《穿越歷史時空看長征》中共黨史出版社,2016年版,第443頁。

10.江南:大會師,解放軍出版社,2006年,第329頁。

11.徐占權,徐婧:決策存亡,長征中重要的會議的解讀,解放軍出版社,2016年版,第341頁。

本文僅朋友圈發布。未經允許,不得在網站、其他微信公眾號或第三方微信公眾號推廣平台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長征伴我行 的精彩文章:

Day571 張國燾聯名朱德的兩份電文

TAG:長征伴我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