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018手機江湖展望:5G、AI、屏下指紋混戰,海外開啟新一輪廝殺

2018手機江湖展望:5G、AI、屏下指紋混戰,海外開啟新一輪廝殺

「凡是過往,皆為序章。」

在不知不覺間,2018年已經過去了1/12。上個月鳳凰科技總結了已逝的2017年手機江湖,(關注鳳凰科技可查看文章)在文末提到了在當今寡頭格局之下,今年有可能存在的變數。今天這篇文章,則更多的是展望。

中國5G加速跑

「要想知道你的菜做的好不好,只要看看有多少人來參加你的晚宴。」史蒂夫·莫倫科夫說這句話的時候,內心應該是比較得意的,因為台下坐著的是佔據中國手機市場半壁江山的企業大佬們。

Qualcomm中國技術與合作峰會

如果組局的不是高通,你很難想像OPPO CEO 陳明永、vivo CEO 沈煒、小米總裁林斌、中興終端CEO 程立新、聯想 CEO 楊元慶、中芯國際董事長周子學、聞泰科技CEO張學政等科技行業大佬能夠出現在同一個會場中。

1月25日上午,高通在北京召開「Qualcomm中國技術與合作峰會」,前來站台的嘉賓陣容之豪華,堪稱是中國無線通訊產業2018年開年規模最大的一次盛會。

雖然有美國另一家通信半導體巨頭公司博通惡意收購的焦慮,但這次會議高通其實是把重點放在了5G上。高通當時向外界宣布了「5G領航計劃」,期待在2019年實現5G商用。基於已經發布的首款5G晶元組——驍龍X50,高通將支持5G智能手機最早在2019年上半年上市。

2018年是5G標準確定和商用產品研發的關鍵一年。5G除了有著比4G更快的網路連接速度,還具備低時延、高帶寬等特點,將帶來的是一個萬物互聯的全新時代。在前幾天的2017年工業通信業發展情況發布會上,工信部總工程師張峰已經明確表示,當前5G正處於標準確定的關鍵階段,國際標準組織3GPP將於今年的6月份完成5G第一版本國際標準。

從3G到4G,再從4G到5G,每一代新的移動通信技術誕生,都會給手機市場帶來新的變革。在去年年底,各大國產手機廠商已經給出了推出5G智能手機的時間表。華為、小米、OPPO、vivo、金立、努比亞等均表態將成為第一批推出5G智能手機的廠商。這些廠商的5G終端節奏大都是在今年啟動5G終端試驗樣機的研發,2019年推出5G預商用終端。

這些廠商當中,有的曾經在3G轉4G時吃過虧,因此誰都不想再在同一個坑裡栽一次跟頭。在5G商用到來前夕,會加快產品研發進度,選擇合適的合作夥伴站隊。5G正式商用之前,誰都想要快人一步。

AI將會改變智能手機行業?

「攝像頭大戰、全面屏大戰都是很低端的提法,現在,AI將會改變智能手機行業,智能手機將進入智慧手機時代。」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曾表示。

2017年被稱之為人工智慧元年

過去的2017年,被業內稱為人工智慧元年。蘋果公司在去年9月發布iPhone 8系列與iPhone X時,已經宣布把移動設備視為未來人工智慧的一個主要平台,這與高通的想法不謀而合。

高通副總裁兼高通創投董事總經理沈勁在去年11月份曾公開表示,智能手機將成為人工智慧最大的平台,高通更關注的是終端側的人工智慧。

以往手機中的人工智慧類應用,如語音助手,採集到的數據需要通過網路傳輸到雲端,由雲端進行計算後,再將決策發回前端設備執行。端側智能,則指的是數據的採集、計算、決策都在前端設備進行。和雲智能相比,終端側人工智慧的優勢在於穩定、時延小,同時能夠保護用戶隱私等,缺點就是存儲計算力沒有雲智能強大。

在新的2018年,人工智慧在手機端的發展也會更加激進。繼蘋果、華為之後,全球市場份額排名第一的智能手機廠商三星,在去年11月份的人工智慧助手Bixby中文版發布會上,首次對外公布了未來在人工智慧領域的布局,並宣布將在今年2月份推出Galaxy AIUX人工智慧操作系統。

在Gfk通訊事業部研究總監金瑞兆看來,三星Bixby將是未來手機廠商努力的方向。在去年12月份高通在美國夏威夷發布年度旗艦晶元驍龍845的時候,小米公司董事長雷軍也曾對鳳凰網科技透露,小米也將會推出新一代的智慧語音助手。

全新發布的驍龍845是高通的第三代人工智慧移動平台,這一通用平台將幫助其合作的手機廠商在人工智慧應用方面帶來更多新的可能。搭載這一平台的手機產品,預計將從今年3月份開始逐漸上市。

去年的時候,華為、小米、魅族、努比亞等手機廠商已經宣稱在操作系統層面開發了人工智慧引擎,通過學慣用戶使用習慣,來智能優化手機性能,甚至還有不少廠商將AI應用到了拍照上。

另一家來自中國台灣的半導體晶元供應商聯發科技,在今年1月份的時候,也正式推出NeuroPilot人工智慧平台,將終端人工智慧(Edge AI)帶入各種跨平台設備——從智能手機、智慧家庭到自動駕駛汽車等。

聯發科技的NeuroPilot人工智慧平台可通過CPU、GPU、APU進行異構運行,提供了從入門到高級的完整API支持和開發者工具包,具備性能以及功耗優化、可移植性和客制化等特點。適合安卓、Linux和其他操作系統的自主研發通用架構,是聯發科技這一人工智慧平台最大的優勢。

高通和聯發科技兩大晶元廠商的人工智慧平台悉數到場,均將從今年3月份開始,會陸續有搭載相應平台的手機產品面市。可以預見的是,在2018年接下來的日子,「人工智慧」依舊會成為各大手機廠商新品發布會上重點提到的一個詞,並且有關AI的應用,也將愈加豐富多彩。

屏幕指紋與人臉識別競速

談論了近兩年之後,vivo在上個月底推出了全球首款支持屏下指紋識別功能的智能手機。

眾所周知,目前市面上支持指紋識別的手機分三種:一種是集成在正面底部的電源鍵上,另一種是設計在背部機身上,第三種則是設計在邊框上。智能手機進入全面屏時代後,業內普遍認為屏下指紋才是全面屏手機該有的樣子。

vivo X20 Plus屏下指紋版

vivo的屏下指紋比業內預計的今年下半年商用成熟來的更快。但儘管如此,vivo也並沒有大量鋪貨,僅僅只是準備了約20萬台vivo X20 Plus屏下指紋版上市銷售。而蘋果在去年9月份推出的iPhone X押注的是Face ID人臉識別。人臉識別或者虹膜識別並不稀奇,三星早在夭折的Note 7上就已經有搭載。

OLED屏被譽為是目前屏下指紋識別最好的載體,三星一方面在跟進開發,另一方面也沒有放棄結構光人臉識別。從目前網路上的曝光消息來看,三星在3月份推出的下一代旗艦產品S9,很有可能將搭載虹膜+面部識別混合的全新人臉識別方案,據傳這也將是三星完成生物識別方案升級的過渡版本。

為了使iPhone X具備人臉識別,蘋果布局7年,收購了6家公司,對想要跟進這一技術的中國手機廠商,豎起了一道長長的技術護城河。

目前的智能手機市場已經進入存量市場的競爭,行業迫切需要創新來刺激消費者換機。去年下半年興起的全面屏已被證明無法拉起新一輪的換機潮,iPhone X上市之後也被用戶詬病人臉識別不好用,近期甚至被外媒頻繁報道削減供應鏈訂單。

在屏下指紋與人臉識別上,安卓手機廠商們並沒有輕易站隊二選一,供應鏈上游也似乎在彼此較勁。至少在今年上半年,業內還拿不出可以量產的成熟解決方案。

海外市場成為新的角斗場

前面說了這麼多產品,2018年的手機行業又會有什麼樣的變化呢?除了加速洗牌,中國手機廠商們也會加速走出去。

2017年12月27日,趙明發了條微博:「對於榮耀,2018年已經提前來了,爭分奪秒快速布局全球市場。」未及開年,榮耀就已經開始了緊密地全球戰略行動。

在今年1月初的美國CES展會期間,華為被AT&T放鴿子,未能通過運營商渠道進入美國市場。做小弟的榮耀並沒有因此受挫,在美國發布紅色限量版榮耀7X和榮耀V10,通過亞馬遜等公開渠道在美國銷售,打響了2018全球戰略第一槍!

按照榮耀的規劃,2018年將加速海外業務拓展,目標是三年內成為全球前五的手機品牌,海外市場佔比要從15%提升到50%。美國互聯網和科技論壇非常發達,這裡將成為榮耀品牌傳播的主戰場,除了銷量之外,榮耀在美國最核心的任務是建立全球品牌。

OPPO宣布正式進軍日本市場

另一家在全球穩定排名前五的手機廠商OPPO,前幾天也正式宣布進軍日本市場,並發布全面屏拍照手機OPPO R11s。作為一款全網通(SIM Free)智能手機,OPPO R11s支持日本各大運營商的主要頻段,將於2月9日起在大型綜合購物中心Bic Camera和友都八喜電器店開售。

日本手機市場匯聚了全球眾多知名品牌商家,競爭非常激烈。在這個市場上,價格不是主要因素,消費者對於產品品質和品牌都非常挑剔。從去年IDC Japan給出的數據來看,蘋果在這個市場佔據超過50%的份額,其次是日本本土品牌夏普、索尼等,另外華為在這個市場也具有一定的市場地位。

其實早在2017年11月,OPPO就已在日本設立分公司(OPPO 日本株式會社),組建本地化團隊,深入日本當地市場。同時,OPPO也在日本設立了研發中心,專註於手機影像技術的研發與探索。另外5大研發中心則分別位於美國矽谷、北京、上海、深圳和東莞。

在更早的2009年,OPPO就開啟全球布局,同年4月進入泰國市場,踏上國際化之路。如今,OPPO已經覆蓋了中國、東南亞、南亞、中東、非洲和大洋洲各個區域共計30個國家和地區市場。

另一家國產手機廠商小米去年的國際化進展也頗為喜人。雖然和三星誰是真正的第一還有所爭議,但最新數據顯示,2017年第四季度小米已經成為印度市場屈指可數的手機巨頭。小米公司總裁林斌在上個月高通的技術合作夥伴峰會上表示,最早明年小米海外市場的銷量將超越國內。

每一個國產手機廠商加速海外擴張步伐的原因都是驚人的一致,一個是源於海外市場龐大的增量市場,另一個是中國手機市場的增長放緩,甚至下滑。

市場調查機構Canalys前幾日剛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首次迎來全面下滑,出貨量僅為4.59億部,比2016年下降了4%。2017年第四季度的表現最為糟糕,出貨量同比下滑超過14%,僅有1.13億部。

國內市場增長見頂,甚至開始下滑,海外成為下一個目標市場,就顯得順理成章了。因為這是他們尋求增長的一個途徑,也是中國手機市場寒冬中不得不做的選擇。

剩者為王的時代,2018年,海外將會成為中國手機廠商新一輪廝殺的角斗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TeX 的精彩文章:

CES沒等到Galaxy X?別急 再等等S9就要來了
聯想手機回歸 三款千元新機曝光

TAG:Te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