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先生》,一部動人肺腑的紀錄片,一番漸行漸遠的春秋,一種鞠躬盡瘁的精神!

《先生》,一部動人肺腑的紀錄片,一番漸行漸遠的春秋,一種鞠躬盡瘁的精神!

原標題:《先生》,一部動人肺腑的紀錄片,一番漸行漸遠的春秋,一種鞠躬盡瘁的精神!


歷史上的今天:1974年2月7日,竺可楨逝世。


【大學教育之目的】


1936年2月,蔣介石與竺可楨單獨談話,希望他能「允任」浙大校長一職,竺表示「尚須考慮」。經過慎重考慮,特別是與蔡元培等人一再商量,竺才答應出任浙大校長,但有三個條件:「財政須源源接濟;用人校長有全權,不受政黨之干涉;而時間以半年為限。」得到允諾後,竺走馬上任,沒想到一干就是13年。


竺可楨在《常識之重要》中說:「大學教育之目的,在於養成一國之領導人材,一方提倡人格教育,一方研討專門智識,而尤重於鍛煉人之思想,使之正大精確,獨立不阿,遇事不為習俗所囿,不崇拜偶像,不盲從潮流,惟其能運用一己之思想,此所以曾受真正大學教育之富於常識也。

「先生」,一個稱謂,一種修為,一部紀錄片。



如果說民國是最近的春秋,先生猶如華夏的背影,漸行漸遠。


"莫放春秋佳日去,最難風雨故人來",初看是喜語,再看是痛語,再再看,或看出曠達。


民國的學者、政要、作家、名士,縱有諸多稱呼,終不及「先生」二字來的親近且大氣,可以俯身可以仰望。這在當下雖是個加上姓氏就被常呼的字眼,卻又是個能遙想到鞠躬的場景。先生,幾千年的敬語,也被冬烘過,也被秋殺過。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中,我們這代人上學時,私塾和學堂已遠,戒尺和鞠躬已遠,破四舊里,先生落魄;三十年後的市場化中,先生貶值或被作價。教育大景,江河日下入大壩,藍天白雲走黃沙。百年國史已有鏡鑒:教育盛,雖戰亂紛爭仍人才輩出、民力豐沛、國體向上;教育衰,縱四海平定歌舞昇平也社會浮躁、未來迷茫、振興乏力。


一部回溯民國先生的十集紀錄片,共鳴了隔代不相逢的後生們,《先生》聚焦民國國家講壇上的大家身影,揭示中國教育的宏觀走向和個性榜樣,梳理中國教育百年間的重大事件、觀念嬗變,旨在溯源問脈,固本圖新。



十集選定的十位人物是:蔡元培、胡適、馬相伯、張伯苓、梅貽琦、竺可楨、晏陽初、陶行知、梁漱溟、陳寅恪。他們也曾身為學生,唯理想至老不滅,或者說破滅一次,再理想一次。在波瀾壯闊的文化民國、烽火連天的戰亂守拙、大江大海的南渡北歸里,他們宛如燈塔,各自照亮一方山河,但為今日中國教育立鏡一面,呼喊十聲,餘音裊裊里是千年前范仲淹先生的長嘆:「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


先生,一個稱謂,一種修為,一部紀錄片。


-1-

蔡元培:


只要培養一大批學者,國家就有希望



蔡元培(1868.1.11-1940.3.5),字鶴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乳名阿培,並曾化名蔡振、周子余,漢族,浙江紹興山陰縣(今浙江紹興)人,原籍浙江諸暨。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民主進步人士,國民政府委員兼監察院院長。中華民國首任教育總長,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學校長,革新北大開「學術」與「自由」之風;1920年至1930年,蔡元培同時兼任中法大學校長。


他早年參加反清朝帝制的鬥爭,民國初年主持制定了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的第一個法令——《大學令》 。北伐時期,國民政府奠都南京後,他主持教育行政委員會、籌設中華民國大學院,主導教育及學術體制改革。1927年3月28日組織、發起「護國救黨運動」,揭開4.12屠殺序幕。


蔡元培數度赴德國和法國留學、考察,研究哲學、文學、美學、心理學和文化史,為他致力於改革封建教育奠定思想理論基礎 。1940年3月5日在香港病逝。葬香港仔山巔華人公墓。



-2-


胡適:


內無武器,請勿疑慮


胡適(1891.12.17 - 1962.2.24),原名嗣穈,學名洪騂,字希疆,筆名胡適,字適之。著名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徽州績溪人,以倡導「白話文」、領導新文化運動聞名於世。


幼年就讀於家鄉私塾,19歲考取庚子賠款官費生,留學美國,師從哲學家約翰·杜威,1917年夏回國,受聘為北京大學教授。1918年加入《新青年》編輯部,大力提倡白話文,宣揚個性解放、思想自由,與陳獨秀同為新文化運動的領袖。他的文章從創作理論的角度闡述新舊文學的區別,提倡新文學創作,翻譯法國都德、莫泊桑、挪威易卜生的部分作品,又率先從事白話文學的創作。他於1917年發表的白話詩是現代文學史上的第一批新詩。


胡適信奉實驗主義哲學。「五四運動」後,同李大釗、陳獨秀等接受馬克思主義的知識分子分道揚鑣,由「問題與主義之爭」開其端,倡導改良,從此改變了他「20年不談政治;20年不幹政治」的態度。他於1920年代辦《努力周報》,1930年代辦《獨立評論》,1940年代辦「獨立時論社」。1938~1942年出任國民政府駐美大使。1939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提名。1946~1948年任北京大學校長。1949年去美國。1952年返台灣任中央研究院院長。1962年在台北病逝。


胡適一生的學術活動主要在文學、哲學、史學、考據學、教育學、紅學幾個方面,主要著作有《中國哲學史大綱》(上)、《嘗試集》、《白話文學史》(上)和《胡適文存》(四集)等。他在學術上影響最大的是提倡「大膽的假設、小心的求證」的治學方法。



-3-馬相伯:


叫了一百年,還沒有把中國叫醒



馬相伯(1840.4.17—1939.11.4)原名馬志德,聖名若瑟,又名欽善、建常、紹良,字斯藏,又字相伯、湘伯、薌伯,以字行,別署求在我者,晚號華封老人。

祖籍江蘇丹陽,生於丹徒(今鎮江市丹徒區),中國著名教育家、復旦大學創始人、震旦大學首任校長、愛國人士、耶穌會神學博士。傑出教育家蔡元培、民國高官于右任、邵力子為其弟子。


著作等身。後人輯有《馬相伯先生文集》。其故居有江蘇丹陽、丹徒,上海徐家匯、松江泗涇等地。墓園在上海宋慶齡陵園內。



-4-


張伯苓:


最可悲是教書匠



張伯苓(1876.4.5-1951.2.23),原名壽春,字伯苓,後以其字行世,天津人,中國現代職業教育家,私立南開系列學校創辦者。西方戲劇以及奧運會的最早倡導者,被譽為「中國奧運第一人」。張伯苓早年畢業於天津北洋水師學堂,後獲得上海聖約翰大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名譽博士,曾受教於美國教育家、哲學家杜威、桑代克等人。 1948年6月,曾出任中華民國的南京國民政府考試院院長,不久辭去,避居重慶。1949年11月底,重慶解放前夕,張伯苓婉拒蔣介石赴台要求而留守大陸。


張伯苓把教育救國作為畢生信念,先後創辦南開中學、南開大學、南開女中、南開小學和重慶南開中學,接辦四川自貢蜀光中學,形成了著名的南開教育體系,為國家培養了包括周恩來在內的大批人才,被尊為「中國現代教育的一位創造者」。


-5-

陶行知:


當時行知號行知



陶行知(1891.10.18-1946.7.25),安徽省歙縣人,中國人民教育家、思想家,偉大的民主主義戰士,愛國者,中國人民救國會和中國民主同盟的主要領導人之一。


1908年十七歲時他考入了杭州廣濟醫學堂。1917年秋回國,先後任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國立東南大學教授、教務主任等職。1926年起發表了《中華教育改進社改造全國鄉村教育宣言》。1929年聖約翰大學授予他榮譽科學博士學位,表彰他為中國教育改造事業作出的貢獻。 1931年主編《兒童科學叢書》。1935年,在中國共產黨「八一宣言」的感召下積極投身抗日救亡運動。1945年當選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兼教育委員會主任委員,兼教育委員會主任委員。


1946年7月25日上午,因長期勞累過度,不幸逝世於上海,享年55歲。


-6-


陳寅恪:


書讀完了,但書是教不完的


陳寅恪(1890.7.3—1969.10.7),字鶴壽,江西修水人。中國現代最負盛名的集歷史學家、古典文學研究家、語言學家、詩人於一身的百年難見的人物,與葉企孫、潘光旦、梅貽琦一起被列為清華大學百年歷史上四大哲人,與呂思勉、陳垣、錢穆並稱為「前輩史學四大家」。先後任職任教於清華大學、西南聯大、廣西大學、燕京大學、中山大學等。


陳寅恪之父陳三立是「清末四公子」之一、著名詩人。祖父陳寶箴,曾任湖南巡撫。夫人唐篔,是台灣巡撫唐景崧的孫女。因其身出名門,而又學識過人,在清華任教時被稱作「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


-7-


梁漱溟:


國性不存,我生何用



梁漱溟(1893.10.18-1988.6.23),蒙古族,原名煥鼎,字壽銘。曾用筆名壽名、瘦民、漱溟,後以漱溟行世。原籍廣西桂林,生於北京。因系出元室梁王,故入籍河南開封。中國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國學大師、愛國民主人士,主要研究人生問題和社會問題,現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國最後一位大儒家」之稱。


梁漱溟受泰州學派的影響,在中國發起過鄉村建設運動,並取得可以借鑒的經驗。一生著述頗豐,存有《中國文化要義》。



-8-

晏陽初:


到民間去



晏陽初(1890.10.26 - 1990.1.17),四川巴中人,中國平民教育家和鄉村建設家。


晏陽初早期開展平民教育運動時,認為中國的大患是民眾的貧、愚、弱、私「四大病」,主張通過辦平民學校對民眾首先是農民,先教識字,再實施生計、文藝、衛生和公民「四大教育」,培養知識力、生產力、強健力和團結力,以造就「新民」,並主張在農村實現政治、教育、經濟、自衛、衛生和禮俗「六大整體建設」,從而達到強國救國的目的。



-9-


竺可楨:


人皆可以得善


竺可楨(1890.3.7-1974.2.7),字藕舫,浙江省紹興縣東關鎮人(現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近代氣象學家、地理學家、教育家。中國近代地理學和氣象學的奠基者


1909年,竺可楨考入唐山路礦學堂(今西南交通大學)學習土木工程,1910年,竺可楨公費留美學習,1918年獲得哈佛大學博士學位。1920年秋應聘南京高等師範學校。1934年竺可楨與翁文灝、張其昀共同成立中國地理學會。1936年4月,他擔任浙江大學校長,歷時13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曾先後擔任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中國氣象學會理事長、名譽理事長,中國地理學會理事長等職。他對中國氣候的形成、特點、區劃及變遷等,對地理學和自然科學史都有深刻的研究。竺可楨是中國物候學的創始人。


-10-


梅貽琦:


大概或者也許是 恐怕彷彿不見得



梅貽琦(1889.12.29-1962.5.19),字月涵,祖籍江蘇武進,祖先於明成祖時由江南遷居北京,後於天津落籍,為梅曾臣長子。第一批庚款留美學生,1914年,由美國伍斯特理工學院學成歸國。歷任清華學校教員、物理系教授、教務長等職,1931-1948年,任清華大學校長。1955年,在台灣新竹創建清華大學並任校長。

梅貽琦出任清華校長期間,奠定了清華的校格,為清華大學做出了不可泯滅的貢獻。期間,對師資人才進行嚴格遴選和延聘,推行一種集體領導的制度。 他與葉企孫、潘光旦、陳寅恪一起被列為清華百年歷史上四大哲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史館 的精彩文章:

違章操作!蘇聯戰略火箭軍總司令及160名科學家當場身亡
米格23迎面撞上圖154,後果慘不忍睹,背後卻是蘇聯航空血淚史

TAG:國史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