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只要動一動就會覺得很快樂?
春節很快就要到了
撩友們也準備要回家歡聚人倫了
如何避開親戚朋友和熊孩子的「親切打擾」
優雅地宅在家裡補番打機看漫畫過低碳生活
成了很多人的頭等大事
但是各位阿宅待在家的同時可別忘了一句話
每逢佳節胖三斤,仔細一看三公斤
最重要的是,宅得太多了
還會讓人年後加倍地不想工作
幹啥事都提不起精神
但只要我們能夠稍微運動一下
就會變的很開心
腰不疼了,腿不酸了
吃嘛嘛香,吃雞再也不是第一個領便當的了
對的沒錯!
動一動的好處可不止是減肥那麼簡單
它還能讓我們由不開心變得開心起來
情緒不好的人會說
我鬱悶、焦慮或是煩躁著呢
等我心情好了,再去運動
實際上
這時候卻是運動最能發揮功效的時候
到底為什麼運動會讓我們高興起來呢?
除了開撩經常介紹的:
運動時會產生
血清素、多巴胺和去甲腎上腺素
這三種與情緒和學習能力息息相關的神經遞質外
今天開撩生物小課堂迎來了一位新客人
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
簡稱BDNF(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這傢伙來頭不小
它是我們體內自帶的一種神奇的「忘憂葯」
這種「忘憂葯」清除的並不是記憶本身
而是記憶所帶來的痛苦感受
神經學家們認為
我們的情緒異常
很多時候都是由於神經網路
對外界環境變化的不適導致的
這時就需要我們的忘憂葯——BDNF出場了
這傢伙就像咱們電腦里的修復軟體
可以促進神經細胞生長和神經細胞之間的連接
當神經元放電的時候
BDNF就會從細胞中釋放出來
調節神經細胞功能
同時,BDNF就像是大腦神經元的肥料
它們能建立和保養神經細胞之間的迴路
與人的學習效率有密切關係
當人運動的時候
肌肉會產生BDNF
通過血液被輸運到腦中
所以運動除了能提高學習效率外
也能減慢和逆轉大腦的一些老化現象
科學研究表明,運動的時候
這種忘憂葯的分泌是最快的
但快樂感不是動得越多
就獲得越多,而是在於運動的時間
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研究有一個這樣的實驗
將人分為三組
第一組人有長久的運動習慣
但是測試當天並未運動
第二組從來沒有運動的習慣
第三組是在當天早晨剛運動完
結果出來
運動的人在記憶力測試中表現最差
而第一組和第三組人相比
第三組測試結果最好
也就是說,想要健康,想要快樂
就不要像運動員那樣體力透支
而只要20分鐘的運動
就可以讓你收穫良多
總的來說
如果你之前是個阿宅,基本不運動
一旦你開始運動,BDNF給你的快樂
就是最大的
教主曰:現實生活中,很少有人會堅持鍛煉身體。學生會說功課很重,忙著念書,等考完試再鍛煉吧;上班族會說工作量壓力好大,根本就沒有多餘的時間鍛煉;情緒不好的人會說,我鬱悶、焦慮或是煩躁著呢,等我心情好了,再去鍛煉。實際上,這些時刻卻是運動最能發揮功效的時候。
「 開撩 」 原創圖文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歡迎轉發到朋友圈~)
往期精彩文章
有一種病,男人比女人更容易中招……
零下30℃,戶外尿尿會結冰嗎?
「艷照門」之後,遇到真愛的機率是多少?


※超級藍血月到底是藍色還是紅色?
※佛系養蛙這麼火,知道你家的蛙住哪裡嗎?
TAG:開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