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戰怪異,美軍連續三十天每天損失一個旅,最後卻贏了

此戰怪異,美軍連續三十天每天損失一個旅,最後卻贏了

有人說,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協約國和同盟國好比玩蹺蹺板的兩個小朋友,重量差不多不分上下,牛高馬大的美國人把大屁股往協約國那邊兒一坐,然後就game over了。

這種說法對不對?

既對,又不對。

在一個廢棄教堂中彈鋼琴的士兵

說對,是因為從戰略上看,美國作為生力軍加入,確實改變了協約國與同盟國的力量對比,幫助協約國取得了最後勝利。說不對,是因為美國宣布參戰後,對改變戰局的作用並非立竿見影,相反被德軍在戰場上狠狠上課。

1918年發生在法國的馬茲-阿爾岡(Meuse-Argonne)戰役中,美軍與德軍打了整整一個月,損兵12萬人,平均下來每天損失4000人,擱今天差不多天天消失一個旅!美國人諷刺別人是「人海戰術」,美軍自己又如何?

1918年3月21日,德軍發起「皇帝會戰」,協約國被打得面臨崩潰,一個勁兒催促美軍趕緊上。饒是如此,美軍還是拖了半年才上陣。9月26日開始的馬茲-阿爾岡戰役,美軍平均每天損失4000人,用鮮血交了昂貴的學費。

美軍之所以這麼慘,一定程度上是由於編製落後—— 「四方師」,以與「三角師」相區別。這裡容易造成誤會,以為「三角師」是三三制,「四方師」就是四四制。非也!「四方師」是二二制,一個師轄2個旅,每個旅轄2個團。上戰場時,「四方師」的2個旅一前一後按縱隊前進,每個旅的2個團則橫向展開,明顯有以前「線列戰爭」的味道。

美軍一個「四方師」達2.8萬人,已經顯得臃腫,而且師與團之間多出一個「旅」級指揮機構,落後於主流的「三角師」編製。

既如此,美軍為什麼不與時俱進?

毒氣戰中帶防毒面具的士兵

美國遠征軍司令潘興認為,「四方師」的好處是一個軍官可以指揮更多部隊,這樣可以減少對軍官的需求(美軍訓練有素的軍官嚴重不足),而且兵力多可以自己顧自己,獨立作戰。

不過,馬茲-阿爾岡把「四方師」一個致命弱點暴露出來——靈活性太差,很多美軍士兵成為德軍大炮和重機槍的活靶子。

都說美國國力強大,在一戰中並非如此,不少厲害甚至普通的武器裝備,美國都搞不出來。下面的數據可能會讓你大吃一驚:

美軍第一次進攻作戰「聖米歇爾戰役」(1918年9月12-16日)中,動用3010門大炮進行轟擊,沒有一門是美國自己生產,都是友軍提供。進一步說,美軍的不少現代化大炮是法國生產的,而法國軍工廠採用的原料又來自美國,造成大炮再賣給美國人。也就是說,美國缺乏製造能力,只能提供原料。

連現代化大炮都搞不出來,更不要說高大上的坦克了。下面這個數據更讓人大跌眼鏡:

美軍一共有6個坦克營部、45個坦克連(包括美國遠征軍有2個重型坦克營部、3個重型坦克連、2個輕型坦克營部、6個輕型坦克連,本土則有1個重型坦克營部、12個重型坦克連、1個輕型坦克營營部、24個輕型坦克連),但直到1918年8月,這些部隊連一連坦克都沒有!

戰鬥中損壞的坦克

馬茲—阿爾岡戰役中,美軍總算有坦克部隊投入戰鬥,不過是借人家英國人和法國人的坦克用,而且打完一戰後,美全沒有全部歸還,把其中245輛帶回美國,成為美國裝甲力量發展的「原始股」。

其實,美國對一戰的貢獻主要是兩個方面:一是兵力,畢竟是200萬人;二是士氣,不斷有美國援軍加入,對穩定協約國的軍心和激勵士氣還是很管用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這才是美軍 的精彩文章:

珍珠港事變後,美國人很快報復日本人,把11萬鬼子關進「集中營」

TAG:這才是美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