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海自直升機驅逐艦發展史

海自直升機驅逐艦發展史

震驚!殲20吧大吧居然是海軍黨

JMSDF四型DDH的橫向對比

戰後,曾經被USN吊打的JIN在被遭到毀滅性打擊後解散。1946年憲法頒布,JP宣布自廢武功,海軍自然也不被允許。然而,對JP這樣一個靠海吃飯,國民經濟相當依賴海洋的國家來說,一支最低程度的海上武裝力量仍是必要的。另一方面,朝鮮戰爭的爆發也使得US無暇顧及JP的海上防務。於是到50年代初,兩國相繼簽訂了《舊金山合約》和《日美安全保障條約》,海上自衛隊在US的扶持下建立了起來,在誕生之初就可以說是「第七艦隊反潛大隊」。

為了配合USN應對紅海軍的潛艇威脅,JMSDF開始了海上反潛作戰體系的建設。一開始,JP希望能夠購買USN二戰時期建造的護航航空母艦CVE,改造成直升機航母CVH,搭載數量可觀的直升機進行反潛作戰。然而JP根本沒有足夠的資金和輔助艦艇維持直升機航母的運作,另一方面美國也不會允許JP擁有航空母艦這種極富侵略性的裝備,這個設想找到了雙方政府的反對,於是不了了之。

為了曲線救國,一種利用驅逐艦平台擴大直升機機庫和起降甲板來獲得更好的航空操作能力的方案油然而生。1965年防衛省通過「第三期防衛整備計劃」,兩艘直升機驅逐艦的建造計劃被提上了日程。首艦在1968年(昭和43年)通過撥款預算,因此被命名為43DDH,次艦45DDH同理。兩艦「榛明」號和「比叡」號分別在1973和1974年服役,到2011年已經全部退役。

「榛名」號線圖

如果熟悉二戰史的話,「榛名」和「比叡」這倆艦名一定會非常耳熟,這正是IJN「金剛」級高速戰列艦(購買之初為戰列巡洋艦)的二、三號艦名。實際上,海上自衛隊艦艇的命名規則基本上沿襲IJN的傳統。43DDH和後來的宙斯盾艦都是和往日的巡洋艦一樣,以山巒來命名。

「榛名」級直升機驅逐艦基準排水量為五千噸。艦體設計基本圍繞航空操作進行,全艦153米有超過一半長度為機庫和直升機起降甲板,與前蘇聯同時期的1123級載機巡洋艦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機庫內部空間充足,可以呈「L」字形停放三架HSS-2B「海王」反潛直升機,由於出動強度高、海上電化學侵蝕嚴重,這要求在「榛名」級在艦上維修直升機,所以機庫左邊靠前的位置用於儲存直升機的維護、保養設備。直升機飛行甲板佔全艦三分之一長度,雖然只有一個起降點,但是由於安裝了兩套進口自加拿大的「熊陷阱Bear Trap"輔助降落系統,所以「榛名」級的航空操作能力在當時來講還是相當優秀的。

「榛名」級前半部分和傳統驅逐艦類似,不過仍是相當緊湊,A、B炮位各布置了一門美製MK-42 127毫米炮。處於任務趨向沒有裝備反艦導彈,而是在艦橋前方C炮位上安裝了一套八聯裝「阿斯洛克」反潛導彈傾斜發射器,在發射完所有備發彈後,可以傾斜到特定角度進行再裝填工作。此外反潛武器還包括兩具三聯裝魚雷發射器,配備MK-46反潛魚雷。「榛名」級的防空能力非常弱,直到1986年JP啟動艦隊重整及現代化機會(FRAM),才在中期延壽改進項目中,才加裝了兩座MK-15「密集陣」近防炮和1座八聯裝「海麻雀」點防空導彈發射裝置,此外還換裝了性能更好的美製SH-60J反潛直升機和一些電子設備,整合Link-11/14數據鏈等。

SH-60J基於SH-60B衍生而來,由西科斯基公司授權三菱重工生產。處於保密,美分拒絕提供一些重要設備,包括HQS-103主/被動吊放式聲納、機腹的HPS-104對海搜索雷達、與母艦共享聲納資料的ORQ-1數據鏈甚至是能在關鍵時刻救命的導彈告警裝置,因此許多電子設備和數據鏈系統都是防衛省迫於無奈自主研發的。

作為主力反潛艦,「榛名」級在球鼻艏布安裝了一套OQS-3主/被動艦殼聲吶,艦艉飛行甲板下還安裝了一部美製SQR-18被動拖曳陣聲吶。這樣完善的聲吶設備、各型反潛武器和艦載反潛直升機,使得該艦擁有遠、中、近三層反潛網。

「榛名」級的建造使得JP海自獲得了相當可觀的反潛作戰能力。然而,蘇聯已經在六七十年代裝備部署了第一代核潛艇,單是671型(北約「維克托」V級)到七十年代末就建造服役了23艘,另外還有675型和659型(「回聲」E-1、E-2級)巡航導彈核潛艇,對海自水面/水下艦艇甚至是JP本島都產生了實質性的危險。就連從零開始發展的中國海軍也陸續建造了5艘堪用的091型攻擊核潛艇。顯然海自需要更加強有力的反潛主力艦。

同時,JP防衛省時任長官中曾根康弘提出了「航路帶」的構想(也就是後來的「海上生命線」),為了更好地執行海上自衛隊的國家使命,防衛省啟動了《第四期防衛力整備計劃》(1972~1976),其中包括建造兩艘直升機驅逐艦領艦DLH,滿載排水量可達一萬噸,可以搭載六架反潛直升機。不過由於囊中羞澀,這一宏大設想很快就被國會砍掉,取而代之的是兩艘「榛名」級的改進型。首艦DDH50被命名為「白根」號(沒有沿襲IJN的艦名),1980年服役,第二年次艦DDH51也相繼服役,而在第三年恰好趕上中曾根康弘上任JP第三任首相。能在連續兩年獲得撥款,也能看出「白根」級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2009年10月27日,「鞍馬」號在JP西南海域和一艘韓國民船碰撞

「白根」級在艦體、艦載武器和艦載直升機上都大致延續了榛名級的設計,不同的是在於一些細節尤其是電子設備的改進,例如OPS-12三坐標對空搜索雷達,這是JMSDF裝備的第一款三坐標雷達。不過整體上看,「白根」級在技術水平、作戰效能、戰術運用上和「榛名」級都沒有本質上的提升。「白根」級服役更大的意義,是JMSDF得以組建四支「八八艦隊」的重要基礎。

「八八艦隊」是JP反潛作戰的絕對主力,由一艘直升機驅逐艦DDH(攜帶三架直升機)、兩艘導彈驅逐艦DDG(不設機庫,飛行甲板通常只供直升機滯留)和五艘通用驅逐艦DD(各攜帶一架直升機),這樣八艘驅逐艦、八架直升機,「八八艦隊」因此得名。在執行反潛任務時,以四架直升機為一組,三架展開隊形搜潛,一架隨時對敵潛艇發起攻擊當出現可疑目標時,機艦通過數據鏈來首發,經過OYQ-3艦載作戰系統處理並實施反潛行動。不過在一個機群進行打擊時,另一個進行補給、維護準備工作,倘若此時再出現新的目標,八架直升機的運作也難以變得捉襟見肘。不過可以確定的是,「白根」級是還是自衛隊體系建設社的重要節點。

蘇聯解體後,JMSDF失去了最大的威脅,開始了迅速發展、走出去的時期。90年代JP陸續裝備了四艘居於世界頂尖水平的金剛級宙斯盾艦(要知道阿利伯克Fight 1服役了也沒幾年)一批「村雨」、「高波」級第三代通用驅逐艦,甚至為每支「八八艦隊」都配備了一艘大型綜合補給艦,可以說當時的JMSDF對中國海軍仍是有相當優勢的。隨著艦艇數量的增長,防衛省將「八八艦隊」整編成海上護衛艦群,下屬各兩支護衛艦隊,各負責防空和反艦,這要求反潛主力艦能夠攜帶更多直升機,具備更強的航空操作能力。同時,先前服役的「榛名」級也已接近壽命終期。JMSDF繼續進入新一輪裝備換裝期。

JMSDF反潛作戰體系構成

沒完就一半,剩三千字

第一護衛艦群的編製構成

為了應對崛起的中國海軍尤其是上世紀末開工的093型攻擊核潛艇的威脅,千禧年JP防衛省發布了《中期防衛力整備計劃2001-2005》,提出建造新一代直升機驅逐艦,要求可攜帶最多達十架直升機。

在艦艇設計上,JP防衛省照例與JMSDF產生了分歧。當時共有三個基本計劃,各個計劃的指導思想不同,導致了艦艇的定位和設計都有很大不同。

1方案基本上沒有脫離前型的設計思想,設計上跟接近前蘇聯1123型,只是在飛行甲板下方設置機庫,配備升降機。這個方案最為保守,也最快遭到否決。

2方案則是1方案的改進,前後飛行甲板被中間上層建築分隔開來,各自配備升降機。相對應地艦載武器大大減少,僅具備基本的自衛能力,這種高不成低不就的方案也遭到了JMSDF的反對

3方案則是最後定型的方案,擁有激進也最具航母圖騰化特徵的全通式甲板,航空操作能力最強,排水量高達1.7萬噸。

按照計劃,新艦將於平成16年(2004年)和平成17年各獲得預算撥款。因為工期拖延,16DDH推遲了數月,加之預算緊張,17DDH則拖到了平成18年度才開工,被稱為18DDH。

16DDH被命名為「日向」號,2009年服役接替「榛名」號成為第一護衛艦群的旗艦。二號艦「伊勢」號2011年交付第四護衛艦群接替「比叡」號。兩艦命名的前身乃是當年被迫改造成航空戰列艦的「伊勢」級超無畏戰列艦,這也是JMSDF首次用古國來命名作戰艦艇。

「日向」級的作戰效能較前型有了質的提高,龐大的機庫內可以容納11架直升機,如果算上飛行甲板系留,載機量可以達到15架。飛行甲板上布置了兩台全封閉升降機和四個起降機位,直升機運作、出動效率大大提升。寬大的飛行甲板也拓寬了艦載機種類,包括SH-60J、MCH-101運輸/掃雷直升機、MH-53E重型直升機和MV-22旋轉翼飛機,這賦予了「日向」級更寬的任務範圍。

為應對日趨嚴峻的作戰形勢,「日向」級在設計時就充分考慮到了防空能力,是JP海自首個裝備FCS-3火控系統的作戰艦艇。系統包括C波段的FCS-3改型AESA有源相控陣雷達、OQS-21艦殼低頻聲吶、為ESSM「改進海麻雀」防空導彈提供射控的X波段AESA和OYQ-10分散式戰鬥指揮系統等。其中四大四小八面相陣控雷達陣面分別布置在艦島四面。主要武備為布置在飛行甲板後方的兩組八聯裝MK-41垂直發射系統,裝填ESSM導彈和「阿斯洛克」反潛導彈,此外還有兩座「密集陣」、兩座三聯裝反潛魚雷發射器等。

「日向」級的服役雖然遭到了周邊國家的強烈抗議,但還是很成功的,這給了防衛省繼續發展這個平台的決心。2010年,JP防衛省發布了《平成22年度預算概要》,提出了建造「日向」級後續艦的計劃,替代「白根」級。

首艦「出雲」號2012年開工,2015年3月交付第一護衛艦群,原旗艦「日向」號調往第三護衛艦群取代「白根」號。二號艦「加賀」號2013年開工,今年年初服役。「出雲」、「加賀」同樣命名之古國,但在二戰時期,「加賀」號是舊JP帝國海軍最強大的航空母艦之一(由戰列艦改造而成。「出雲」號裝甲巡洋艦參加了日俄戰爭和第一次世界大戰,隨後在侵華戰爭中擔任中國方面第三艦隊的旗艦。從「出雲」號的複合來看,防衛省對中國微妙的態度轉變實在是難以掩蓋。

「出雲」級在「日向」級的基礎上,排水量放大了八千多噸,滿載排水量達兩萬七千噸,是JMSDF迄今最大的作戰艦艇。飛行甲板也相對應放大,起降機位增加到5個,最多可以搭載15架直升機。還在艦艉布置了縱向燃料補給裝置,在編隊中能更好地發揮旗艦的作用。

艦載武器方面,「出雲」級取消了MK-41垂髮,除了兩門「密集陣」還首次裝備了兩套11聯裝「海拉姆」近程防空導彈系統。「海拉姆」是美軍新一代末端防空系統,整合了「密集陣」的射頻感測器和紅外感測器,無需依賴其它雷達,導彈自身的導引頭就可以完成對目標的搜索和跟蹤工作,對先進超音速反艦導彈的攔截幾率更高。

「出雲」級主雷達為1部OPS-50有源相控陣雷達和1部OPS-28對海搜索雷達。前者是在FCS-3改的基礎上省去了目標火控照射能力和射擊指揮控制裝置(已經無需射控ESSM),一般用於航空管制和對空警戒。

需要注意的是,「出雲」級雖然看起來和兩棲攻擊艦非常類似,但在艦體設計上仍是有本質上的區別。一般兩棲攻擊艦在艦體內部布置了儘可能大的船塢和車輛艙室,所以艦體整體上呈箱型。加之兩棲攻擊艦對航速要求不高,一般以中速柴油機為動力。而「出雲」級的高航速在反潛作戰中極為重要,因此採用高速艦型,外飄結構明顯。但是「出雲」級在兩棲作戰方面還是很有潛力的。

一方面,「出雲」號本身就可以攜帶數量可觀的直升機進行垂直登陸作戰,甚至可以攜帶武裝直升機進行對地火力支援。另一方面,「出雲」號右弦布置了一個滾裝運輸艙門,而舷側升降機在必要時也可以作為物質人員進出通道。這樣,「出雲」級可以和「大偶」級組成兩棲作戰編隊,在離島作戰中也能發揮重要作用。當然前提是可以在對方強大的海空打擊中生存下來,不過在艦艇數量有限的情況下,這種「一艦多用」的思想還是很符合JP國情的。

防衛省文件中對兩棲作戰的設想,出現了MV-22B和出雲號

基於「出雲」艦體的多功能兩棲艦的設想圖

「出雲」級在國內被提及時總是脫不了「准航母」的名號,一些相信、希望JMSDF比中國海軍強的人經常放出「出雲隨時能上F-35B的言論。最後我們來探討一下「出雲」級運作F-35B的可能性。

F-35B的部分訂單,除了兩棲攻擊艦,美海軍陸戰隊還會在航母上部署一定艦載機聯隊

「出雲」級改造成航母最重要的條件是F-35B戰鬥機。US海軍陸戰隊計劃採購350架F-35B,英國、義大利各90架,即使洛馬全力生產,這些訂單最快也要到2027年才能完成。JP的優先交付順序只會排在US軍隊和北約盟友之後,所以JP就算現在就相US提出購買要求,那麼至少在2025年之前,JMSDF都接收不了F-35B。

第二個問題,F35B裝備的F-135-PW-600發動機渦輪前溫度高達1800K~1850K,噴口溫度在900~1000攝氏度之間,對「出雲」級的甲板來說,這個溫度雖然不能直接將甲板燒熔,但是隨著起飛架次的增加,甲板會逐漸產生變形甚至是熔穿。

在「黃蜂」號兩棲攻擊艦進行起降的時候,技術人員也要甲板上臨時鋪設壽命有限的防熱墊以及水冷管,這對JP財政來說顯然是無法接受的

「出雲」級起飛F-35B構想圖,從機庫到起飛要佔據甲板大部分空間,跟別說在放飛的同時回收戰機,可見這樣的出動效率非常低。

拋開出動效率的先天性不足,單單依靠F-35B顯然不能建設起艦載機聯隊,至少還需要艦載預警機的支持。JP在這個領域仍是空白,唯一有可能裝備的EV-22B也因為美軍需求不足而遭到下馬。

所以「出雲」級想改造成航母,存在著無法逾越的鴻溝。且不說US會不會允許JP擁有這種進攻型武器,JP國內的阻力也是不可忽視的。JP在引進MV-22B和F-35A的時候,無不引起了JP民眾的強烈反對。

事實上,無論是JP人還是周邊國家的民眾,只要稍有歷史常識,都會對JP侵略戰爭帶來的可怕後果有著深刻的認知。筆者相信,不僅周邊國家絕不可能允許災難再次降臨到國民頭上,就是JP老一輩國民,尤其是有著遭受過原子彈打擊的沉痛記憶的戰爭親歷者,都不會允許JP再次走向侵略拓張的不歸路。對於「出雲」級的服役,我們不應該過度放大它的威脅,更應銘記歷史,為和平繁榮的未來共同努力。

完,這篇五千五百字左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殲20 的精彩文章:

印度為什麼要忍痛接受從美購買史上最貴無人機:比殲20都要貴一點
國家利器-殲20疑似批量換裝

TAG:殲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