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反覆無常的陰謀家陳平為何受到劉邦重用?

反覆無常的陰謀家陳平為何受到劉邦重用?

上回說到,項羽安排好的天下秩序,沒消停兩三個月,就被齊國的田榮、趙國的陳餘等人攪鬧得雞飛狗跳。劉邦趁這個機會收復了關中。但是項羽決定先不去管遠在陝西的劉邦,而是親自率軍征討齊國。那麼接下來,故事將會怎樣進行下去呢?請聽少史公繼續講述……

文少史公

諸神歸位

公元前206年夏,趁著黃河下游一帶被齊國田榮鬧得雞飛狗跳,項羽無暇西顧之機,蝸居漢中的漢王劉邦,採納韓信的計謀,從陳倉道成功反攻關中。此時的劉邦,坐擁關中、漢中、巴蜀三地,一掃鴻門宴上低三下四的窘困、困守西南時鬱鬱寡歡的頹態,從此虎視中原,意氣風發!

漢王劉邦坐擁中國西部半壁江山。製圖少史公

更讓劉邦感到高興的是,這年秋天,兩位老朋友先後與他久別重逢,一位是他最信賴的謀臣張良,另一位是他年輕時的帶頭大哥張耳。

原來,項羽分封諸侯後,張良本打算跟隨他的本主韓王韓成,到韓國故地重建社稷。誰知道項羽卻不讓韓成去韓國,而是把他一路挾持到彭城,最後加以殺害,張良也只得跟隨韓成到了彭城,並且暗中為劉邦活動。韓成死後,張良秘密逃出彭城,到達關中,又回到了劉邦身邊,身懷奇謀的智囊與雄才大略的帝王再次聯手。

說起張耳,他與劉邦的淵源則更加久遠,劉邦年輕的時候,曾經仰慕魏國公子信陵君,想要投入他的門下,但沒過多久信陵君去世,劉邦就跟著信陵君的門客、魏國名流張耳一起闖蕩江湖,經常在張耳那裡一住就是幾個月。秦滅魏以後,張耳和他的好朋友陳餘改名換姓,逃亡陳地,從此就和劉邦一別十數年。巨鹿大戰後,張耳與陳餘反目為仇。後來,張耳跟隨項羽入關中,駐紮在新豐鴻門,在此期間他和劉邦可能見過面。再後來,張耳被項羽封為常山王,但沒過多久就被陳餘和田榮聯手趕走。張耳原打算去投靠項羽,但是他手下有位善於看星象的甘公,預言將來得天下的必定是劉邦,於是張耳就來投奔他昔日的小弟。

多年不見,原先不著四六的後生小輩,如今混得人模狗樣;當年意氣風發的帶頭大哥,如今卻十分潦倒。然而,劉邦還是很看重他與張耳貧賤之交的情誼,答應把他的長女魯元公主下嫁給張耳的兒子張敖。

洛陽地區與河內地區地形圖。製圖少史公

劉邦收復關中後,下一步就是按照秦國當年吞併六國的路線向東擴張。在函谷關以東、黃河以南,是佔據今天洛陽地區的河南王申陽。河南國以東,是佔據今天河南省中南部的韓王鄭昌。項羽殺掉韓成以後,考慮再三,決定復立韓國,派他的親信鄭昌去當韓王,以防備劉邦。

在黃河以北、與關中隔河相望的是魏王魏豹,他佔據了今天山西省的西南部。魏國以東,是佔據河內地區的殷王司馬卬。古代所謂的河內地區,是指王屋山以南、太行山東南、黃河以北,與洛陽隔河相望的地帶,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焦作、新鄉一帶。

劉邦要與項羽爭天下,必須先解決掉這四個王。

公元前206年夏,函谷關以東的諸侯形勢圖。製圖少史公

河南王申陽原先是趙國將領,而張耳是趙國起義軍主帥,是申陽的老領導。在軍事壓力和外交勸降之下,申陽很快就歸服了劉邦,劉邦就吞併了洛陽地區。洛陽地區是一片小盆地,向來是關中進出中原的跳板,坐擁關中又據有洛陽,就幾乎可以在爭奪天下的過程中立於不敗之地。

為了對付韓王鄭昌,張良推薦了一位將領——原韓襄王的孫子韓信,此人與漢軍大將韓信同名同姓。劉邦任用這位韓信為將,以復辟韓國舊王室的名義進軍韓國故地,戰事十分順利,鄭昌被迫投降,劉邦就任命韓信為韓王。為了區別於大將韓信,我們在後文稱他為韓王信。

到第二年(前205)春,魏王魏豹加入了劉邦的陣營,不久,殷王司馬卬也被成功策反。劉邦的東擴行動步步為營,終於可以把矛頭直接伸向楚國了。

正在此時,一個叫陳平的人從項羽陣營叛逃,前來投奔劉邦。至此,劉邦身邊的核心團隊終於湊齊了最後一塊重要拼圖。

陳平其人

陳平原先是魏國人,老家在陽武縣戶牖鄉(今河南蘭考縣),在秦朝隸屬於碭郡。雖然陳平父母早亡,家境貧困,但是人卻長得高大英俊、一表人材,這是因為陳平不從事勞動生產,遊手好閒,家裡的農活都由兄長打理,他兄長憑藉30畝田地,供養陳平讀書、遊歷。

陳平家擁有30畝地,在後世看來似乎家境不錯,甚至可稱為地主,但當時農業技術很不發達,種植作物又以小米為主,收成不能與今天相比。更何況要供養陳平遊學,在當時耗資不菲,家境艱難也就可想而知了。

紅框內為戶牖鄉的地理位置,位於今天河南蘭考縣北部。

有人打趣陳平道:「你家裡那麼窮,吃了什麼長得這麼肥美滋潤?」陳平的嫂嫂厭惡他不顧家、不勞動,就回答說:「也不過吃糠咽菜罷了,這樣的小叔子,還不如沒有呢。」陳平的哥哥知道這事以後,就把他嫂嫂休棄了。但是後來有人傳言陳平和他嫂嫂之間有染,如果屬實的話,那麼這件事就存在著另一種隱情。

陳平長大成人以後,遲遲沒有娶妻結婚,這是因為富家女不肯嫁給他,貧家女他又不願意娶,眼看大帥哥就這樣變成了大齡剩男。在當地,有個叫做張負的富豪,他的孫女命中克夫,已經接連剋死過五任丈夫,沒有人再敢娶她,但是陳平看重她家境殷實,很想求娶。

在一次喪禮中,張負偶遇幫人料理白事的陳平,心裡相中了這位高大英俊的帥哥,就暗中尾隨他來到了陳家,見陳家雖然住得很偏僻,甚至拿一領破草席來當門,但是門外卻有很多貴人留下的車轍印跡。張負認為,陳平雖然貧困,但是交往的圈子卻是高端人士,而且相貌堂堂,這樣的人豈能久居人下?因此他判斷,陳平是一支不可多得的潛力股,於是回家告訴兒子,決定把孫女嫁給陳平。但是他兒子還不理解,說:「陳平窮困而又遊手好閒,全縣人都恥笑他,為什麼偏把女兒嫁給這種人?」

然而,張負卻下定決心嫁孫女,不僅借錢給陳平下聘禮,辦酒席也由張家來負擔。他還告誡孫女:「不要因為陳家窮,侍奉人家就不恭謹。侍奉兄嫂要像侍奉父母一樣。」陳平娶了張家的女子之後,不僅沒有被剋死,而且資財日益寬裕,交遊的範圍也越來越廣。

有一次,陳平所居住的庫上里舉行社祭,也就是秋天祭祀土地神,祭祀活動結束後,祭肉的分割發放需要公平合理,才能不引發矛盾爭執,那麼這個割肉的人就必須很精明才行。這一回,陳平被推舉為主持割肉的人,他把祭肉分配得很均勻。父老鄉親們都說:「好啊,陳家的孩子真會做分割祭肉的人!」陳平感嘆道:「唉,假使有一天讓我陳平主宰分封天下,也會像分肉一樣公平。」

陳平故里戶牖鄉

陳勝、吳廣起義後,迅速光復了魏國故地,原先的魏國王族魏咎就被擁立為魏王。陳平辭別了他的哥哥,跟隨同鄉的一些年輕人前去輔佐魏咎。陳平多次向魏咎進言,魏咎不聽,有人又在背後說他的壞話,陳平只好逃離而去。陳平走後不久,魏咎就被章邯圍困,最後自焚而死。

沒過多久,項羽進軍到了黃河沿岸,陳平就前往投奔項羽,跟隨項羽西入函谷關,項羽賜給他「卿」一級的爵位。

項羽東歸後,劉邦收復了關中,並且步步東擴,殷王司馬卬也被策反,投靠了劉邦陣營。此時,項羽正在北征齊國,無法抽身,就在范增的提議下,任命陳平為信武君,讓他率領留在楚國的舊魏軍部隊,全權處理殷王叛變事件。

由於陳平和他的部下都是魏國人,而殷國屬於魏國故地。不久,陳平就擊敗並降服了司馬卬,凱旋迴楚。項羽十分高興,就任命陳平為尉,並且賞給他黃金二十鎰(一鎰相當於二十兩)。

然而沒過多久,劉邦再次攻佔了河內,俘虜了司馬卬。項羽大怒,準備殺掉上次平定殷國的將領。陳平害怕被殺,便封好項羽賞給他的黃金和官印,派人送還項羽,自己孤身一人拿著寶劍抄小路逃走了。

陳平準備去投奔劉邦,他北渡黃河時,船夫見他一個美男子單身獨行,懷疑他是逃亡的將領,腰中必定藏有金玉珠寶,就盯著陳平,打算殺掉他。陳平很害怕,就解開衣服赤身露體地幫助船夫撐船。船夫知道他身上一無所有,才沒有下毒手。

陰謀家為何得到重用?

陳平和劉邦原先是見過面的,鴻門宴上,劉邦藉機尿遁,項羽派陳平出去召劉邦回來。但是陳平卻見機行事,磨磨蹭蹭,故意放走了劉邦,最後只和張良一起回到軍帳,讓張良給項羽道了個歉,敷衍了事。

今天河南原陽縣的陳平祠。

當陳平去投奔劉邦時,劉邦人在河內,駐軍修武(今河南獲嘉縣),正在廣招天下人才,共同反楚。陳平經人介紹,和另外六個人一起覲見漢王,大概是見面的時間比較晚,劉邦賜了這七個人一頓飯,然後說:「吃完後,就到客舍里休息吧。」但是陳平開口回答道:「臣有要事前來,所要呈述的話不能拖過今日。」於是劉邦就與陳平單獨談話,對他大為讚賞,並問陳平:「你在楚國時擔任什麼官職?」陳平回答說:「做都尉。」於是劉邦當天就封他做都尉,並且讓他主管護軍工作,就是負責監督軍中的將士。

消息傳出,漢軍中一片嘩然,將領們紛紛議論說:「大王日前剛得到楚國的一個逃兵,還不知道他本領的高低,就跟他同乘一輛車,並且反讓他監督我們這些老將!」劉邦聽到這些議論,更加重用親近陳平了。

陝西咸陽楊家灣出土的西漢兵馬俑,反映了西漢前期的漢軍風貌。

漢軍將領中對陳平的不滿由來已久,後來,周勃、灌嬰等人在劉邦面前詆毀陳平說:「陳平這個人雖然長得很帥,但是卻中看不中用,在家的時候私通嫂嫂,工作過程中再三跳槽,如今大王如此器重他,他卻暗中受賄,錢給得多的人就得到好差事,給錢少的就給個爛差事,可見這個人是個反覆無常的奸臣。」

劉邦被他們一說,心中也犯嘀咕,就把陳平召來責問,陳平解釋道:「臣侍奉魏王,魏王不採用臣的建議,所以臣離開他到項王那裡做事。項羽不信任外人,只信任項氏宗族和外戚,所以臣這才離開項羽。聽說漢王能夠用人,所以來歸附大王。臣不名一文孤身來此,不接受錢財便沒有活動經費,無法施展。」

陳平接著說:「如果臣的計謀值得採納,希望大王採納;假若不值得採納,那麼我接受的錢財還沒花掉,請允許我封存並交還府庫,並請辭回家。」劉邦於是向陳平道歉,重金厚賞他,任命他為護軍中尉,監督全體將領。於是將領們再也不說什麼了。

今天陝西戶縣的陳平墓,墓碑為清代學者畢沅所立。

張良和陳平都是劉邦最信任的謀臣,這兩位論奇謀智略不相伯仲,但是個人風格卻迥然不同。張良出身高貴,性情清心寡欲,處世超塵脫俗,並不熱衷於追求金錢、權力、美色等物質利益,參與亂世博弈是為了施展胸中抱負、實現人生理想。

張良無論是對韓成還是劉邦,都始終忠於所事。當初離開韓成,輔佐劉邦進軍關中,是得到了韓成認可的,屬於借調,後來又回到韓成身邊,直到他被殺害,才重歸劉邦。所以張良雖然侍奉二主,當中卻並不存在背叛。

張良的長處,是具有能夠判斷全局的宏闊眼界,他為劉邦策劃的計謀,也多是從宏觀角度決策全局的陽謀。

馬王堆帛畫中的西漢貴族男子。

然而陳平卻不一樣,他出身寒微,對於物質利益有著旺盛的需求,為了獲取金錢,寧願求娶剋死過五個丈夫的富家女,寧願收受賄賂,賣官鬻爵;為了獲得權力和地位,他反覆無常,再三叛逃,不惜背負罵名。

陳平在劉邦陣營的日常工作,是監視軍中將領的一舉一動,相當於後世的特務工作。他後來為劉邦所出的主意,也都是陰謀詭計、損招詐術,乃至極盡缺德、卑鄙之能事。因此,陳平可謂是楚漢時期第一陰謀家。

但是,陰謀畢竟有陰謀的用處,在陽謀束手無策的情況下,使用陰謀詭計常常能收到出奇的效果。日後,劉邦多次使用陳平的陰謀,一次次化險為夷、克敵制勝,這也就是陳平雖然品行不端、劣跡斑斑,卻一直受到重用的原因。

劉邦身邊的兩位謀臣可謂是和而不同,一位是戰略家、一位是戰術家,一君子、一小人,一明一暗、一陰一陽,然而劉邦卻能夠兼而用之,這才是帝王之術的最高境界。

本周四請看下集:

56萬被3萬擊潰:劉邦一生中最慘痛的失敗

本文歡迎分享,如需轉載請聯繫作者,並註明古今英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嘿嘿,據說IOS11.3會讓Iphone有新變化
家庭教育:養成好的學習習慣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