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心源性猝死偏愛年輕人?

為什麼心源性猝死偏愛年輕人?

年輕人注意了!

1. 什麼是猝死

猝死指的是突然發生的意想不到的非人為死亡,和心內科相關的猝死,叫做心源性猝死,名字聽起來很嚇人,但歸根到底,都逃不出心肌供血異常、心律異常、心臟結構異常這三個心源性可能。

我們要明確的是,猝死,特別是心源性猝死,絕大多數都不是偶發現象,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同樣也沒有無緣無故的猝死。

2. 心肌細胞

心肌細胞,是一種無法再生的細胞,也就是說,心肌細胞一旦壞死,就會喪失功能無法恢復。心肌細胞是一種很長壽的細胞,如果沒有外力因素,心肌細胞真的能活到你死。最常見的,決定心肌細胞是否能生存到保質期結束的決定因素,就是心肌細胞的供血,這一點老年人和年輕人是一樣的。

年輕人的身體健康情況要遠遠優於老年人。對於很多疾病,年輕是一個決定疾病預後的重要因素,但是對於心肌缺血來說,恰恰相反。我們在病房裡經常可以見到,七十歲或者八十歲,反覆出現心肌缺血以及心肌梗死的老病人,最多的甚至經歷過4到5次的心肌梗死,但是,中青年的心肌缺血患者,往往人生中的第一次心肌梗死,就讓心臟的保質期走到了盡頭。

3. 為什麼會這樣

老年人為什麼會比年輕人更加能夠耐受心肌缺血,甚至是心肌梗死的打擊呢?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老年人的心臟供血系統中的側枝循環,比年輕人的要豐富和強大得多。

解釋一下什麼叫側枝循環,側枝循環就是當一個血管有了閉塞或者狹窄後,因為供應區域的組織缺血,就從原有血管或周圍血管生出新的血管供應這一區域。這些血管就叫側支循環血管。

老年人因為冠脈血管的使用時間較長,不同程度地存在堵塞情況,缺血區域的面積也較大,反覆的你幫幫我、我幫幫你,供應心肌細胞的側枝循環就比較豐富。只要不是突發的多個血管的完全血供停止,總有一些側枝循環,能滿足心肌細胞存活的最低血供需求。同時,老年人因為活動量較小,情緒波動趨於平緩,出現導致多個重要血管同時堵塞的可能性也更低。

年輕人則恰恰相反,側枝循環少,運動量大,情緒波動頻繁,最重要的是在現今的職場環境下,很多明知是對身體有害的行為,年輕人們也不得不去做。這就造成了一旦出現心臟血管阻塞或者是痙攣,年輕人倖存的機會,會比老年人更低。

4. 年輕人該怎麼辦

第一個有效辦法是:鍛煉!心臟功能鍛煉的適宜心率在130~150次/分。這個心率使心肌輕度供血不足,但不產生明顯後果。在這個心率下保持一段時間,有助於青年人以及中年人形成側枝循環,保護心臟。

第二個有效辦法是:別勉(zuo)強(si)!年輕人的生活多姿多彩,但是這些多姿多彩絕對不能建立在對於身體的損傷上。年輕的身體,的確能夠屏蔽掉熬夜、醉酒、縱慾等等行為,在感官上的損傷,但是身體會如實的記錄下來每一次傷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考啦醫學 的精彩文章:

奏響春天的序曲

TAG:考啦醫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