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有層次的人,是這樣生活的……
河洛煙事兒
高顏值,點擊右邊有驚喜→
GIF
最近一篇《生活為什麼需要儀式感》引發一陣刷屏。說到儀式感以前只會在兩個地方看見這個詞。一個是渲染節日氣氛、讓人們互送禮物的廣告里;另一個就是毒雞湯里。可這兩年,人們好像在一夜之間開了竅,變得能理解浪漫了,「儀式感」這個詞也隨之出現在生活的每一個領域裡。那儀式感到底是什麼呢?
1
儀式感是生活里的詩意
說到儀式感,就不得不提影片《小森林》,女主角市子就是一個在平凡生活中卻始終保持儀式感的人。
GIF
她是一個在愛情和親情中被拋棄,孤獨但不絕望的獨居女子。一個人認真地製作食物,認真地享用,儘管市子精心製作的食物只是來自最普通的食材。但她對待每一餐都像是一個美好的儀式,也正是對日常食材的細緻用心和悉心品嘗才流淌出對生活本身的純凈熱愛與有趣體驗,一句一本正經的「我開動啦」來告訴自己新的一天開始了。
認真生活就是最大的儀式感,用認真有趣的態度,去對待生活里看似無趣的小事,才能體悟到生命中的美樂愛。儀式感是生活里的詩意。
2
儀式感是煙火里的享受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在安徽的小鎮認識了兩個女性煙友,一個二十開外一個四十多歲,如花似玉的兩個人都是會將儀式感融入到細節裡面的人。
一個每天下班回家都會堅持泡澡,每次泡澡之前會在屋內放上音樂,準備一杯酒一支煙。左手拿著酒杯,右手夾著煙,輕輕將煙點燃,欣賞煙支中飄然而出的「香味」,先輕吸一口、然後緩緩吐掉。等到煙雲在她頭頂彙集時她便稍稍抬頭,微閉雙眼。感受煙霧帶給她的朦朧。她說無論多忙碌回家之後這一步也不會少掉,因為泡澡跟抽煙的儀式會讓她褪去一天的疲憊,讓她安然入睡。
我認識的還有一位收藏圈裡的大師級人物,在圈子裡就是權威,很多偏門的文物只有他能鑒定,甚至有的文物交易雙方都會帶著文物來找他,他說值多少就是多少。他的生活就充滿了儀式感,抽煙必有酒,有酒必焚香,焚香必須有古箏相配。
大師通常的流程就是,焚上一爐香,在幽幽的古箏音樂中點燃一支黃金葉(天葉),深深地一口然後噴到香爐上,濃郁的紫檀香和天葉的芬芳煙氣混為一體,結合成一種奇妙的,沁人心脾的味道,就在這樣美妙的香味中,端起桌上的茅台一飲而盡。
另一個每天都會提前10分鐘到公司樓下,緩緩點燃一支香煙,抽煙之前會將口紅擦乾淨,然後不急不躁的吸完一整支煙,吸煙時的一舉一動時緩時急,彷彿舞蹈極富節奏感,待香煙燃盡時又會重新畫上她那精緻的口紅,整裝待發開始她的工作。這十幾分鐘的儀式讓她一天都充滿精神!其實吸煙本是一件特別普通的事情,但從她兩的舉動來看又顯得非比尋常,看她倆抽煙純屬欣賞視覺。
GIF
3
儀式感讓你生命更豐滿
其實儀式感只是自己對自己的一份重視,當你認真體會一件事的時候會發現整個人都散發著能量跟充滿底氣。《小森林》里女主的儀式感只不過是好好吃飯,認真生活。而兩位煙友的儀式感更多的是來自她們的內心,只有用心去體會才知道其中的美妙。生活需要儀式感才不會麻木,抽煙需要儀式感才不至無趣,生命需要儀式感,才會閃閃發光。其實,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無序的、混亂的、無規則的世界裡,如果把某件事情賦予了儀式感,就像在無涯的黑夜裡為自己點了一盞燈,儀式感讓生命更飽滿。
有儀式感的人,在漫長無序的黑夜裡,他們能把一切變得有序有趣。而且能化解掉漫長人生里紛繁和苦澀。儀式感的目的,就是讓自己感覺是在生活。它並不需要花多少金錢、多大經歷,它只不過是生活中的一種形式,每個人的儀式感都不同。或許是你抽煙時的一個動作、又或者是飯後來一根煙的堅持。正如村上春樹說:如果沒有這種小確幸,人生只不過是乾巴巴的沙漠而已。


TAG:河洛煙事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