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藝 > 黑色馬鈴薯生物特性及高效栽培技術

黑色馬鈴薯生物特性及高效栽培技術

黑色馬鈴薯生物特性及高效栽培技術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特色馬鈴薯品種的需求也日益提上了議程,黑色馬鈴薯有色澤鮮艷的獨特外觀,有預防癌症、美容等功效。下文一起學習下其栽培技術。

一、黑色馬鈴薯特徵特性

薯體長橢圓形,表皮光滑,呈黑紫色,烏黑髮亮,富有光澤。幼苗直立,株叢繁茂,株型高大,生長勢強。株高60厘米,莖粗1.37厘米,莖深紫色,橫斷面三棱型。一般畝產2000公斤~2500公斤,比普通品種增產15%左右。適宜全國馬鈴薯主產區、次產區栽培,發展前景看好。

二、黑色馬鈴薯的食用價值

黑色馬鈴薯營養豐富,每百克含蛋白質2.3克、脂肪0.1克、碳水化合物16.5克、鈣11毫克、鐵1.2毫克、磷64毫克、鉀342毫克、鎂22.9毫克、胡蘿蔔素0.01毫克、硫胺素0.1毫克、核黃素0.03毫克、煙酸0.4毫克、抗血壞酸16毫克、花青素100毫克。黑色馬鈴薯既可做配菜,又可做特色菜肴。炒、炸、燒、煮、煨、蒸、煎等均可,能做成500道味道鮮美、形色各異的食品。另外,其本身含有豐富的抗氧化物質,經高溫油炸後不需添加色素仍可保持原有的天然顏色。

三、備耕的準備

1、地塊選擇,疏鬆、通透性好的土壤耕層,因此,選擇地勢高燥,地勢平坦,排灌方便,土壤質地疏鬆、深厚、肥沃的沙壤土種植是確保豐產的土壤基礎。

2、茬口安排,黑馬鈴薯忌重茬和與煙草、茄子、辣椒、甘薯等茄科作物輪作,以小麥、玉米、大白菜、蘿蔔和大蔥等作物為前茬較好。

3、整地,為實現黑馬鈴薯高產及品種,種植地冬前要進行深耕,一般耕深25-30厘米。早春進行精細整地,達到土壤細碎、沒有大土塊,增強土壤的保水能力。

4、施足底肥,黑馬鈴薯是高產喜肥作物.每生產100千克鮮薯需要氮素O.50千克、磷素0.20千克、鉀素0.95千克,對氮、磷、鉀的吸收比例一般為2:1:4。應以牛、羊、豬、雞糞及綠肥、堆肥為主,輔以適量化肥。根據土壤養分檢測結果和需肥規律確定施肥方案.結合整地,每667m2施用腐熟有機肥3~5ms、過磷酸鈣80-100千克、硫酸鉀肥15-20千克、尿素15千克。

四、種薯處理措施

1、精選種薯,在定植前20-30天.進行種薯精選,選擇無病、無傷口、表皮光滑、皮色新鮮、芽眼多、大小均勻和符合品種特徵的種薯,剔除畸形、龜裂、芽眼壞死、帶有病斑的薯塊。每667平方米需用種薯約120千克。種牙切塊在一兩一個種子為好,這樣會很高產的。

2、種薯切塊催芽,播種前催芽,可以促進早出苗,增加田間生長期限,提高產量。陽畦、地窖、溫室大棚都可作為催芽場所。將經過篩選取得的種薯置於20℃避光環境中進行暖種催芽.當萌芽露出約0.5cm時切塊,按芽眼排列順序.從薯塊尾部開始,按芽眼順序螺旋形切割.最後將頂部一分為二.保證每個切塊都帶有l~2個頂部壯芽,切塊要均勻,一般每塊種薯重量保持約25克,切塊用的刀具要用75%的酒精進行嚴格消毒。

3、藥劑處理,將切好的薯塊放入0.01%的硼酸或500 倍50%的多菌靈溶液中,浸泡5~10分鐘然後撈出瀝水陰乾。將陰乾後的薯塊移至溫暖向陽處晒種3~5天.保持約15℃溫度,讓幼芽綠化健壯。

五、適時播種

1、定植時期,黑馬鈴薯幼芽在氣溫超過5℃時就開始萌動。18℃時生長健壯、迅速。一般情況下.當地溫穩定通過5℃時即可播種。天津地區適宜的陸地栽培模式定植期一般在3月中下旬一4月上旬.過早.幼苗易受凍害,過晚不能搶先上市,影響種植效益。

2、高畦地膜覆蓋,雙行栽培採用高畦地膜覆蓋雙行栽培可提高地溫3-5℃,提早定植期約15天,同時為,黑馬鈴薯正常生長創造健康、疏鬆的環境,還有利於人工或機械收穫。按照行距100cm做成高20厘米,寬70厘米,中間略高的龜背畦,耙平後按每667平方米用乙草胺100-150克對水40-50千克噴霧,防治田問雜草:採用幅寬90厘米、厚0.008mm的地膜覆蓋,覆膜要嚴密.每隔2-3m橫壓一條土帶,防止大風揭膜。覆膜烤畦3-5天後即可定植。

3、合理密植,黑馬鈴薯宜稀植,採用雙行栽培,行距40厘米,株距33厘米,每667平方米留苗約4000株.定植時依株行距大小用開孔器打8-10厘米深的定植孔.然後將種薯萌芽朝上擺放,並用細土封嚴膜孔。

六、田間管理技術

黑馬鈴薯齊苗後只有約65天的生長時間,因此,田間管理要突出一個「早」字。生產上應掌握前促後控的原則。技術管理要及時,早中耕、早追肥、早澆水。促根、促棵和促早發。開花後根據天氣、土壤墒情、植株生長情況酌情追肥,小水勤澆,促棵攻薯,以薯控棵,達到協調生長.既要防止後期植株早衰,又要控制後期莖葉徒長。

1、查苗補苗,中耕滅草定植後,保持土壤墒情及穩定地溫.待幼苗出土後,及時查苗補苗,從播種至封壟前要進行3-4次膜間淺中耕,使土壤保持疏鬆,提高地溫,同時消滅壟間雜草,培育田間壯苗。

2、追肥,在施足底肥的前提下,田間齊苗後,為促進幼苗早發棵.可葉面噴施0.3%的磷酸二氫鉀溶液2-3次,視苗情長勢,於團棵期至植株封壟前,結合灌水每667平方米追施尿素15-20千克。

3、摘除花蕾,現蕾期薯塊開始膨大,花期進入快速膨大期,此時應及時摘除花蕾,減少養分消耗,促進薯塊發育。

4、科學化防止植株徒長、倒伏,提高大中薯率.田間黑馬鈴薯株高15~20厘米時用5%的多效唑15克對水30千克噴霧,效果很好。

5、水分管理,現蕾前主要靠土壤墒情為植株提供水分.掌握不旱不澆;現蕾期,黑馬鈴薯進入塊莖膨大期.應及時澆水,保持土壤濕潤,一般每隔約15天澆1次水.灌水時注意不要讓水漫過壟背造成土壤板結.以利提高產量和改善品質,黑馬鈴薯生長後期應適當控水,收穫前10天停止澆水,防止因土壤過濕造成塊莖發病降低耐儲性。

七、適時收穫

馬鈴薯植株大部分莖葉由綠轉黃並逐漸枯萎,匍匐莖幹縮易與塊莖脫離是其成熟的標誌,此時應及時收穫避免地下害蟲危害。收穫時應盡量避開陰雨天氣。選擇晴天和低土壤濕度時進行,盡量避免機械損傷.提高商品性,採取田間分級包裝,有效提高經濟效益。

目前,黑色馬鈴薯在國內栽培面積尚小,每公斤價格在6元~8元,是普通馬鈴薯的6倍~8倍,俏銷市場,經濟效益可觀。有需求的農民朋友可以參考

凱瑞農化諮詢友情提示

此篇文章僅供參考,請農民朋友們根據自己所在地區環境,結合當地土壤和氣候等條件,選擇科學種植及管理方法。我們會持續提供更多的農資信息,感謝您的關注!

聯繫我們

電話:18703851750

QQ:2587071907

微信:kairuinong

官網:www.kairuinong.cn>

郵箱:2587071907@qq.com

了解更多農化咨訊和農業技術請關注公眾號「凱瑞農化咨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美的果香 的精彩文章:

春季菜豆露地栽培技術
迷你胡蘿蔔有哪些特徵特性?如何栽培?

TAG:美美的果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