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何入門篆刻2:從印稿到鈐印

如何入門篆刻2:從印稿到鈐印

上一次的推送對篆刻藝術做了一個既不詳實,也不簡潔,更不專業的介紹,不過總歸是有了一個引子,那麼就今天就介紹下如何篆刻。

請讀者們務必注意,雖然標題里有「如何」這個字眼,但本推送的目的並不在於提供一個篆刻教程,而主要是想跟讀者們分享下。所以讀者有想自己動動手刻印章的,可以參考「篆刻吧」里的一些教程。

那麼就開始吧。在這裡我把篆刻的學習、操作分成以下幾個部分:1.寫篆、識篆;2.寫印稿;3.渡稿;4.奏刀、修整與刻邊款;5.鈐印與拓邊款;6.印外求印。最近幫我的外甥女刻了一方「藏之鵬城趙氏」的藏書印,我將以自己實際刻印的過程,結合網路資料,來進行介紹。

篆刻所用的主要字體是小篆,但由於書法的普及性不夠,大多數人對於小篆是懂得很少的。而篆刻是「七分寫,三分刻」,刀工固然重要,但是根本上決定水平高低的還是篆書的水平,所以學習篆刻的第一步應該是寫篆與識篆。

在這裡推薦《王福庵書說文部目》作為練習篆書的材料。王福安是西泠印社的創始人之一,其書寫的說文部目之參考性不言而喻。

2.寫印稿

寫印稿是狹義上篆刻的第一步,也就是預設一下印章的大概效果。為了設計好的印稿,需要注意布局,筆畫的疏密、揖讓等等,很考驗審美,練習篆書的重要性和基礎性就體現在這裡了。除了靠自己的篆書功力,我們還可以藉助工具書來參考下前人是怎麼刻這個字的。常用的工具書有《說文解字》《漢印分韻合編》《中國歷代印風系列》《古籀彙編》等。此外,一些名家印譜也是很好的參考、學習資料。

漢印分韻合編

以上的這些資料都很好,但都有一個共同的缺點:貴。感謝信息技術的發展,這些資料都有電子版,網路上有很多資源。此外,推薦一個叫「書法字典網」的app,能夠一定程度上代替上面的工具書。

實際設計時,先繞著石料的周邊,在紙上描出一個印章的輪廓,然後在輪廓內寫印稿。

所以經過一番查詢、揣摩、設計,我的「藏之鵬城趙氏」的印稿就設計出來了。

3.渡稿

我們設計的印稿是正的,但是印面上的字須是印稿的鏡像,將印稿的鏡像通過一定方法呈現在印面上,謂之「渡稿」。

西漢玉印「皇后之璽」的鈐印效果與印面

據我了解,不同的人在渡稿時候,也是不同的方法,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功力深厚的可以直接對著印稿,直接在印面上寫出鏡像字。傳統上用的方法是「水印上石」,也就是將濃墨寫成的印稿反扣在印面上,再沾上水,揭下印稿後,印面上也就留下了印痕。這個技術蠻難的,很多細節需要注意,我至今沒學會。這裡對「水印上石」不再贅述,有興趣的可以去篆刻吧看看介紹。

我的渡稿方法是這樣的:用手機拍下印稿,對照片進行「旋轉180度,再垂直鏡像」,就得到了印稿的鏡像,接下來就照著鏡像圖片,將印稿寫在印面上。另外,渡稿之前,需要用砂紙將印面磨平。

印稿及其鏡像

印面上的印稿

5.奏刀、修整與刻邊款

經過前面的準備工作,下面就可以開始刻了。這部分我會介紹篆刻用的材料、工具,刻印章時候的刀法等等。

(1)石料、刻刀等工具的選擇

常用的四大印章石「青田石、壽山石、昌化石、巴林石。青田石性脆,受力好,容易崩,因此也容易刻出金石味道,市面上賣的青田石也很便宜,幾塊錢一方。此外還有很多凍石也可以作為印章石,例如遼寧凍、廣西凍等,但是凍石比較軟也比較粉,初學篆刻,都是被建議使用青田石。至於刻刀,可以選用「永字牌」,別問我為什麼。其他的還有印床,用於固定印石,方便著力。

刻刀

印床

(2)刀法

刀法主要有沖刀與切刀,對應的執刀法是握筆法和直握法。由於我使用的是沖刀,所以這裡只介紹沖刀,對切刀不再一一。

所謂沖刀,顧名思義就是刀口沿著墨線衝出一條刻痕來,對應的執刀法就是握筆法,握刀如握筆。

沖刀示意圖 圖片來自網路

(3)奏刀

刻的時候,用刀口的一個角沿著墨線刻。刻陽文就把墨線以外的地方刻掉,刻印文就把墨線刻掉。注意在運刀的時候,無名指要抵著印石的一面,這是防止用力過猛發生走刀。

無名指抵著印石,防止走刀

「小心著墨,大膽奏刀 」,一旦開始刻就大膽刻,不要怕刻壞。此外印稿只是刻印時候的一個參考,不必一定要沿著墨線刻,但是要做到心中有數。真正的印稿,是在心裡。

(5)修整

經過一番刻刻鑿鑿,印面也就差不多完成了。

emmmm看起來還蠻像回事的。接下來,把印面用水洗一洗,刷乾淨,再用手指蘸一些印泥塗抹在印面上,檢查一下看看是否需要修整、清理的地方。

(6)鈐印與邊款

清理完之後,就可以鈐印了。鈐印的時候可以在下面墊一本書,均勻用力,而且可以用印石的平面來幫助鈐印,就像這樣。

這樣子,就可以看一看效果啦。

emmmm看起來還行,這時候再對照印稿做一些修補,就可以了,就不贅述了。

(6)邊款

寫書法、畫畫都有落款,篆刻也要有落款,是把落款刻在印石的邊上,一般是刻在鈐印時印的左側一面。落款無非也就是那些內容,日期啊作者啊什麼的,余不一一。刻邊款時候的筆畫也有刀法,看到有篆刻吧的大佬說,以魏碑風格為上,這個我也沒深入研究,每次刻邊款就隨便幾刀,顯得很醜,於是有時候我就乾脆不刻邊款。

刻完邊款之後,還要拓邊款,這一步就跟拓碑文一樣。但是鑒於本人水平太低,還沒來得及學習這一塊,所以也就沒有邊款的拓片。不過我們可以欣賞一下別人的。

陳巨來《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於心》印譜及邊款

趙之謙《南碧齋》印譜及邊款

(給大師們獻上膝蓋!!!)

到此為止,一方印算是刻完了。

5.印外求印

「印外求印」是篆刻大家趙之謙提出的理論,意思是篆刻創作,不僅要「印內求印」,在已有的作品中尋找素材,更要去廣泛接觸,比如書法、繪畫、經史子集等,開拓視野,提升修養,這樣才會有更好的靈感,創作出更好地篆刻作品。

6.總結

到此,本推送的內容已經結束了,但是限於內容較多,而我駕馭文字的能力實在太差,因此在這裡做一個總結。

(1)篆刻學習與實操的步驟

a.寫篆、識篆,練習篆書;b.寫印稿。參考前人遺作,結合自身篆書水平,設計印稿;c.渡稿,將印稿反寫在印面上;d.奏刀刻石,刻邊款;e.印外求印,提升自身素養。

(2)篆刻常用工具

石料:青田石、壽山石、昌化石、巴林石、各種凍石、有機玻璃等;

砂紙:600的即可;

印床:用於固定印石,方便著力,用最便宜的實木的就行;

刻刀:推薦永字牌,一套大中小三根裝的就夠用了;

印泥:可以買一盒好一點的自己用,便宜點的可以送人,不要用辦公印泥;

印箋:用於鈐印,也可以用宣紙;

拓邊款用品。

最後附上一篇教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江邊小屋 的精彩文章:

TAG:江邊小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