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不要讓傳統文化變成一部分人謀私利的遮羞布

不要讓傳統文化變成一部分人謀私利的遮羞布

大家都知道我們有著飼養猛禽的傳統,從早可追溯到4000年前. 一直到近代,在物質匱乏的年代,尤其是饑荒等困難時期,幫助我們的祖先抓捕動物,讓大家填飽肚子. 而我們的養鷹人也會在猛禽需要幫助時,盡所能提供幫助. 以金雕為首的猛禽也一直是我們的圖騰之一,無論是在日常生活,還是在歷史文獻,流傳的詩詞歌賦中都能發現我們對鷹讚美,熱愛. 這種良好的互助性關係一直持續至幾十年前.

然而現在呢?我們有多少人真正了解大型猛禽?多少人知道猛禽面臨什麼樣的生存挑戰?當我們驕傲的向他人價紹:「我們哈薩克族自古就有飼養猛禽的傳統,我們是」養鷹人「的後代時,那些在大部分」養鷹人「手中的猛禽處於什麼樣的地步,當我們扒開」傳統「這塊遮羞布時,又有多少人了解那些被掩蓋了的骯髒.?

很大一部人的社交軟體中都會在景區與猛禽的合照,如果再配上那麼一兩句類似「我是勇敢的哈薩克人「或者」兇猛的獵鷹一直是我們哈薩克人的朋友「這樣的話立馬就能收穫一大波」贊「. 都足夠炫耀好幾天了. 可是這種做法真的是正確的嘛?這種行為又會給猛禽帶來什麼影響?. 這種商業行為又會帶來什麼後果?我們所謂傳統飼養獵鷹的方式是科學的嘛?

在景區供人合照的獵鷹,一般都是遮住眼睛的,因為猛禽是一種應激反應很大的鳥類,就是非常容易緊張,從而做出攻擊行為. 所以養鷹人通常都會給猛禽的帶上眼罩. 但這種不科學的飼養方式,非常容易導致眼部的感染. 而且人們在拍照的時候,為了讓照片顯得威猛英武,通常都會讓猛禽展開雙翅. 猛禽只有在受到驚嚇的情況才會展示這種動作,也就是urkitu!人收到一次驚嚇就夠受的了,在景區一隻猛禽一天要跟多少人合照?有多少供人合影的猛禽看起來是半死不活呢? 有多少鷹本就處於極差的身體狀況下還要被逼著合影?

在景區人合影的猛禽,絕大多數都是金雕,隼,鷹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我國《野生動物保護法》規定個人飼養國家保護動物是需要「飼養證「的,否則私自飼養是違法的. 而且保護法第三章21條規定:禁止出售,購買,獵捕,利用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及其製品. 養鷹人哪怕就算擁有」飼養證「,在非上報的情況下利用猛禽進行商業行為(讓猛禽與人拍照,再收取費用也是一種商業行為)也是違反法律規定的!更何況那些景區中「傳統的養鷹人」有幾個有飼養證?那天一個檢查,就夠一大群人進去喝一壺了!

除此之外,猛禽不是一種能和狗貓一樣成為寵物的鳥類.它們在不科學的人工飼養中會患上各種疾病. 其中最多的就是腳墊兵,這是一種由於猛禽得不到足夠的運動,被迫長時間站立,足底被磨傷感染導致的組織膿性增生. 這種如果得不到及時的治療,會導致猛禽死亡. 而且腳墊病的治癒率至今極低,野外捕捉的猛禽,罹患腳墊病的可能性為100%.

除了腳墊病外,人工飼養的猛禽還會有營養不良— 長期只給猛禽吃精肉.佝僂病— 長期運動不足導致的肌肉萎縮.黴菌感染— 養鷹的房子里空氣不流通導致的體內黴菌感染.寄生蟲爆發— 猛禽由於長時間跟人類這種龐然大物持續接觸,導致時常緊張的內分泌失調(你們平時內分泌失調長兩個痘痘都會要死要活,更何況內分泌失調導致的寄生蟲大爆發呢. 看過各種各樣的寄生蟲記錄片吧?)

這個時候肯定會有人跳出來指責:養鷹是我們的傳統balabala、我們哈薩克族人不養鷹就活不下去. 我們馴養鷹的方式的科學的,是我們老祖宗傳下來的. 我們在景區讓鷹與遊客合影的是為了轉播哈薩克傳統文化balabala….

養鷹是我們的傳統,我們要保護傳統文化 .老祖宗養鷹環境使然,那是逼不得已. 是發現馴服鷹可以多抓兩隻兔子,可以填飽肚子活下去. 所以才教給自己兒子,讓他也能多抓幾隻活物填飽肚子,這才傳承下來的.可現在的社會根本不需要這種經濟.你現在養鷹是為了打獵的時候能多抓兩隻兔子帶回家,否則你們一家老小就不得不餓肚子嘛?獵鷹失去了原本的作用,養著又浪費時間浪費錢,才會被發現商機的年輕人用來合照賺錢.

還有傳統就一定是科學的嘛?人類發現細菌,寄生蟲才多少年? 接受系統的科學教育才多少年? 因為固守傳統而鬧出人命的事這幾年還少嘛?

與老鷹合照是為了傳播哈薩克傳統文化,真想罵髒話. 就因為這樣所謂的傳播,害死了多少鳥類,讓多少人起了違法的念頭. 有人看到照片會覺得:哇...猛禽好威猛,養一隻應該很酷吧. 於是就起了心思,開始聯繫鳥販子. 鳥販子有了訂單就開始非法捕獵野生猛禽. 你以為鳥販子手上的鳥怎麼來的?我國現在還沒有實現人工繁育猛禽,所有在市面上銷售的猛禽(以及私自飼養的)都是鳥販子從野外捕捉的. 與其踩在猛禽屍骨上傳播,還不如不傳播.

真是越寫越氣憤,人類活動本來就使絕大多數野生動物的生存環境越來越小(這是不發避免的). 再加上非法商業活動,不正確的傳統文化引導,已經讓它們的數量越來越少,瀕臨滅絕. 中亞地區絕大多數單一簡單的生態環境,根本承受不起大範圍的野生動物滅絕. 所以到最後很容易引起生態崩潰(已經有相當一部分地區開始生態崩潰了). 所以那些落後的,不適應現代社會的傳統文化,就讓它留在歷史中吧. 不要再打著保護傳統文化的名義,去殘害這些大自然的寵兒.

ps:一些人少給我跳出來扣上「忘記傳統」的帽子. 也少給我毫無邏輯的亂噴,我歡迎理性的探討,至於不理性的永遠黑名單沒得商量. 還有要認清楚這個社會是進步的,不是一成不變的. 所謂傳統啊,生活習慣都是對某一段時間內對環境的適應. 它是隨著時間的改變而逐漸改變的. 選擇現代生活方式,不是忘記歷史, 更不是所謂的「同化」的開始. 不分好壞的去繼承傳統,無疑是畫地為牢,才是歷史的倒車.

最後送上我今年深秋在哈薩克阿拉木圖medeu拍下的一幕,我相信這樣事情,在新疆的一些景區很常見

以上科普資料來源於微博ID:鳥窩裡的貓妖. 也感謝她這麼多年來一直堅持科普鳥類現存狀況,教導大家如何科學的救助鳥類 和 堅持不懈的科普鳥類保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駱駝雜談 的精彩文章:

TAG:小駱駝雜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