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健康】這些常見病,其實絕大部分不用治!別嚇了自己還花冤枉錢

【健康】這些常見病,其實絕大部分不用治!別嚇了自己還花冤枉錢

很多時候,因為我們沒有足夠的醫學知識,不能自醫,有一點毛病就要去醫院。但在醫生看來,很多病聽著挺嚇人的,其實不用治!

1、骨刺:是人體的自我保護

大多數人一聽到有「骨刺」就立即想到拔刺,欲把刺弄掉而後快。甚至常常會和「骨裂」聯繫到一起,擔心是不是「骨裂」導致的細小「骨刺」?大家完全被「骨刺」的名字欺騙了,骨刺其實是一種人體的自我保護。

廣州中醫藥大學骨傷科醫院骨傷三科主任醫師張文財介紹:骨刺即骨質增生,是人體的一種自我保護反應。

它不是引起疼痛的主要原因,而且大多數骨刺並不用治療。要治的話就治引起骨刺的原發病——骨性關節炎,比如進行減肥、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以及藥物止痛等。

2、心臟早博:沒癥狀不用治療

心臟在跳動時,如果出現一些異常,就像是演奏舞曲節奏亂了點,這種情況被稱為「心臟早搏」。很多人查出「心臟早搏」就會把它和心臟病聯繫起來,認為要立即治療。事實上是花了一大堆錢,治了一個本無需治療的病。

注意:心臟早搏本身不是病,多是心臟其他問題的伴隨癥狀。

吉林大學第四醫院心內科副主任潘洪濤提醒:如果早搏是體檢查出來的,患者沒有任何感覺,也不影響日常生活,這種情況不用治。即使要治,最好的治療不是用藥,而是應積極化解、疏導患者的焦慮情緒。建議這些人平時少喝濃茶、咖啡等飲品;正常作息、少熬夜。

如果心臟早搏癥狀明顯,影響了日常生活,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用抗心律失常葯,對症治療即可。

3、子宮肌瘤:多數都沒事

「子宮肌瘤」這個詞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癌症!其實,此「瘤」非彼「瘤」,子宮肌瘤的瘤多數是良性的。

子宮肌瘤也是婦科體檢的「常客」,幾乎三分之一的媽媽級人物都會遇到。有些小肌瘤不但沒有任何癥狀,甚至連婦科檢查也難以覺察,偶爾做B超才發現。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婦產科主任醫師洪莉介紹:如果肌瘤比較小,患者無明顯癥狀,而且肌瘤無惡變徵象,只要定期隨診觀察即可。

但是如果單個子宮肌瘤直徑超過5cm,屬於比較嚴重的情況,最好及時手術切除。

4、慢性淺表性胃炎:消化不良

據調查顯示:慢性淺表性胃炎的檢出率達80%~90%。在醫院,只要你接受胃鏡檢查,幾乎無一例外會得到一個最輕級別的診斷:慢性淺表性胃炎。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消化科副主任醫師白楊介紹:事實上,胃鏡報告中的很多慢性淺表性胃炎,只是功能性消化不良或非潰瘍性消化不良,並不是胃黏膜真的有了慢性炎症,完全不需要治療。

如果飯後出現飽脹、消化不良時,吃點多酶片、益生菌即可緩解,並不需要擔心。

5、甲狀腺結節:大多是良性

另一個體檢「高頻」疾病就是——甲狀腺結節。很多人體檢,一查出有「甲狀腺結節」就非常緊張,認為要馬上治療,擔心變成「甲狀腺癌」!

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前任主任委員滕衛平介紹:之所以很多人都有甲狀腺結節的問題,是因為B超技術的進步,連3毫米的結節都可以看到。

事實上,1厘米以下的「甲狀腺結節」完全不必擔心,也不需做進一步檢查。絕大多數是良性的,更不會變成「甲狀腺癌」。

6、乳腺增生:正常生理現象

10個女生中8個有「乳腺增生」問題,很多女性往往會跑去醫院問醫生「乳腺增生會不會癌變成乳腺癌?」、「吃點什麼葯才能消滅增生」。其實,大部分乳腺增生根本不用治療。

在醫學上,有些乳腺增生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最典型的莫過於經期引起的乳腺增生。女性月經前乳房會特別不舒服,感覺脹脹的,還有點痛,但姨媽過了脹痛就漸漸消失。

另外,一些女性為了凸顯「好身材」,內衣經常會穿得過緊、心情比較鬱悶、精神壓力比較大、這些同樣也會引起短期的乳腺增生。

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乳腺科主任醫師賈國叢介紹:乳腺增生其實是一種良性病變,正常的生理現象,無特別的治療方法。只有極少數會發展為乳腺癌,注意定期複查即可。

另外,每天保持良好心態、少吃含激素較高的食品、堅持適量運動能有效緩解乳腺增生。

7、宮頸糜爛:只是名字嚇人

「糜爛」一詞威力巨大,第一次聽到「宮頸糜爛」這個詞,腦中已經腦補出「宮頸開始慢慢潰爛、發臭,進而波及整個子宮」的可怕畫面。其實,這只是醫學名詞史上一個大失誤。

在國際上,「宮頸糜爛」這個名稱已經被取消,我國婦科教材也取消了這個稱謂。它的真身是「宮頸柱狀上皮異位」,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

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主任醫師譚先傑介紹:宮頸糜爛是女性一種正常生理改變現象,並不能稱之為病。大部分宮頸糜爛的女性只是受激素水平的影響出現上皮異位,激素水平穩定後所謂「糜爛」情況就會得到改善。

8、盆腔積液:3厘米以下不用治

「盆腔積液」聽起來也非常可怕!其實人體的盆腔、腹腔並不是乾巴巴的一塊土地,腹膜、大網膜、腸管等都會分泌一些液體,這些液體通常起到潤滑和保護盆腹腔器官和組織的作用。

而「盆腔積液」僅是一種表現,而不是一種疾病,更確切地說是影像學對盆腔內液體的一種描述。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婦科主任張頤介紹:幾乎每個女性都會有不同程度的盆腔積液,一般女性都在3厘米以下。3厘米以下可以視為正常範圍,如果沒有其他不舒服的癥狀,是不需要治療的。

9、單純性肝囊腫:小於5厘米不用治

很多人體檢查出了「肝囊腫」,就像得了肝癌一樣,感覺人生無望、天妒英才,其實大可不必這樣想。肝囊腫大多是先天性的,即「娘胎裡帶的」,並且生長非常非常緩慢,多數人更是無明顯癥狀。如果不是體檢時偶然發現,有些人甚至一輩子都不會發現。

浙江金華文榮醫院外科主任施福田介紹:肝囊腫臨床最常見的是單純性肝囊腫,主要是先天性肝內膽管或淋巴管發育異常造成的,是肝臟良性的病變。

由於囊腫生長緩慢,大多數人無任何明顯癥狀。一般小於5厘米的肝囊腫,不需做任何治療,但有必要定期(每隔6個月或12個月)到醫院做B超複查。若大於5厘米以上,應該到醫院接受治療。

10、濕疹:潤膚霜就搞定

得了「濕疹」又癢又疼,很多人愁得不得了。輾轉治療,散盡千金,也不見好。然而如果醫生告訴你,對付大部分濕疹,一瓶潤膚霜就能搞定。

其實,濕疹是一種由多種內外因素引起的「皮膚過敏」反應,想要保護好皮膚,就得保護好皮膚的兩層結構,一層是皮膚角質層,一層是角質層外覆蓋的一層脂膜。

看似普通的潤膚霜既能更好地保護皮膚屏,又能減緩刺激反應。大量塗潤膚爽就是對脂膜的一種補充,起到增強皮膚的屏障作用,它能減少水分流失和外界對皮膚的刺激,從而減少濕疹的複發。

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主任醫師劉曉雁介紹:抹潤膚霜要遵循三原則,量足、多次、按摩。

量足:在用量上,針對皮膚乾燥,患有特異性皮炎的孩子,要使用超過平時潤膚的用量,厚厚地抹上一層,因為量大才能起到作用。

多次: 除了量足,還得每天反覆多次,不厭其煩地塗抹,加固保濕力度。一般而言,一天抹4~6次才算正常。並不是洗完澡才抹,不洗澡也得抹!

按摩:除了用對量,還得學會塗法,一股腦推勻,反會傷害皮膚。正確的塗抹手法是:手掌、手指形成一個扇形面,輕輕地把藥膏推開,輕輕地揉,按摩,讓潤膚霜吸收得更均勻,給孩子揉得更舒服。同時,揉搓還能起到止癢,按摩皮膚的作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