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崇禎沒錢打仗,李自成卻抄出幾千萬兩,為何崇禎得不到這些錢?

崇禎沒錢打仗,李自成卻抄出幾千萬兩,為何崇禎得不到這些錢?

明史是清朝康熙年間修訂的,滿人比漢人更注重一點,也就是正統性。按照當時的社會邏輯,如果得國不正,沒有正統性,就容易立國不久,被別人搶走。滿清入關時,是為崇禎報仇的名義進來的。然後就是賴在中原大地上不走了,還稱帝立國了。

崇禎帝

木匠皇帝朱由校臨死前對朱由檢也就是後來的崇禎說:吾弟可致堯舜。這句說的意思就是說,我老弟比我牛逼,能力更強,將來可以做堯舜一樣的人物,恢復太祖皇帝的偉業盛世。從另一個側面,我們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正是這句話,斷送了明朝。崇禎的一生就是在表面上學習堯舜,他也夢想能成為堯舜一樣的人物。堯舜這些人有什麼德行呢?無非是親民,明德,止於至善。也就是說,要對臣民好,不要隨意破壞和諧。

木匠皇帝朱由校

因為在皇權專制時代,臣民是基本不包括底層的老百姓的, 主要是指地方權貴和知識分子。在明末政府用度最緊張的時候,不停的加賦稅,也主要是轉嫁到了普通民眾身上,而地方權貴和知識分子的利益基本上是不受影響的。而李自成是流民起義頭目,他心中是沒有統治和做堯舜的想法,自然不會給地方權貴和知識分子面子,從他們身上搜出幾千萬兩銀子也不奇怪。

闖王李自成

真正讓人懷疑的地方,在於後來這幾千萬兩銀子到哪去了?在梁羽生的小說七劍下天山中,李自成把這些寶藏放在一個山洞中,並且設制了機關。在滿清走狗和明朝後人的爭奪中,這些金銀成了反清復明義士的活動基金。在另一個民間傳說中,李自成撤出北京後,因清兵追趕的太急,就在這批銀子分批埋到了山西境內。到了清朝中期,被幾個晉商給找到了,他們就在這些地方建造了大院,並利用這些銀子,成了一代鉅賈。

傳說中的李自成寶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李自成 的精彩文章:

狠和歹毒只可玩一時,斷然不能玩一世
陝西一農民亮出300年前大刀,聲稱是闖王大刀,欲上交遭婉拒!

TAG:李自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