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玉器之東漢玉器欣賞
往
期
精
彩
GIF
2018新年快樂
定州市博物館館藏玉器欣賞
河北文物欣賞
GIF
龍螭銜環谷紋青玉璧
東漢
通高30.5厘米 厚約1.1厘米
1969年定州市北陵頭村東漢中山穆王劉暢墓出土
此璧用料巨大、琢磨規整精美、紋飾疏密有致、造型古樸大方,為死者生前地位、財富的象徵,是我國目前發現的最完整最大的一塊高古玉璧。此璧用新疆和田青玉雕制,玉質半透明,表面溫潤、亮澤,局部沁蝕處泛紅褐色。璧之內、外邊緣為素麵寬頻;上部透雕龍螭銜環鈕,兩側分別透雕一龍一螭,龍螭口、鼻、眼、耳及足均以陰線勾勒;璧面以浮雕技法飾以整齊的谷紋。
透雕神仙故事玉座屏
東漢
高16.9厘米 長15.6厘米
1969年定州市北陵頭村東漢中山穆王劉暢墓出土
採用新疆和田玉雕制,為供奉之物,是目前發現最早的也是唯一的玉座屏。座屏由四塊透雕玉片接插而成,兩側支架為連璧形,分別透雕一龍。中間兩屏片略呈半月形,兩端有榫插入架內,透雕人物、鳥獸紋飾。上屏正中為「西王母」,分發高髻,憑几端坐,旁有羽人、朱雀、狐狸、三足烏等;下屏正中為「東王公」,發後梳,憑几端坐,旁有羽人及熊、玄武等。此座屏人物、動物皆透雕加飾淺刻線。
屏風至遲是在西漢時期出現,玉屏風和座屏也常見於記載,但出土的僅此一件。
蟠螭紋韘形玉佩
東漢
長15.6厘米
1969年定州市北陵頭村東漢中山穆王劉暢墓出土
青玉透雕而成,質潤澤。佩呈橢圓形,略弧曲;兩端各透雕一獨角蟠螭。螭長身、四足,頭向外,尾相接,肢體盤踞於佩上,在佩的一角有一朱雀與螭互相纏繞。雕琢剔透、精細,局部以細線勾勒,形象栩栩如生,是東漢時期玉雕精品。
透雕龍紋觹
透雕螭紋觸(2161) 長10.1厘米
透雕龍螭紋玉璧
東漢
其一外徑4.5厘米 其二外徑4.7厘米 1969年定州市北陵頭村東漢中山穆王劉暢墓出土
玉璧為黃褐色,扁平圓形。肉面上鏤空透雕紋飾,一為龍紋、一為螭紋。龍、螭皆首尾相接,盤繞一周,並以陰線刻口、目、須等細部,紋飾簡潔,線條柔和自然。雕刻精緻,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玉璧是古人祭祀用的禮器,「以蒼璧禮天」,認為其中的圓孔可以通天。
人面紋玉盒
琥珀-対鴨
琥珀鳥(2186) 長2.4厘米
GIF
感謝觀看!
end
GIF
來源: 《定州市博物館》
(向上滑動查看內容)
親愛的讀者:
見信啟。
「九月收藏」一個學習藝術品的公眾號。如果有興趣的讀者可以長按下面公眾號關注。
中國五千年的文化源遠流長、從古至今遺留著豐富的文物遺產。所以我們作為華夏人,或多或少的了解中國古代藝術品的樣貌,以便於更好的發揚光大我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
《論語·憲問》:"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久要:舊約、舊交。不忘舊約或舊交。不忘久要即不忘舊約。不忘舊約取諧音九月即為九月收藏。收藏本就是一種懷舊情節,是一種緬懷先輩過程,擦去塵封已久灰塵,重新翻開過往的輝煌。繼往開來,循序漸進繼承先輩品質。九月收藏點滴積累,希望能幫到陶瓷初學者入門。
2018新年快樂
宗旨:收集文化碎片、描繪文化藍圖、弘揚傳統文化
目的:致力陶瓷美學欣賞以及總結歸納輔助斷代


TAG:九月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