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史上火力最強大的「燈塔船」,身世崎嶇坎坷的芬蘭戰艦

史上火力最強大的「燈塔船」,身世崎嶇坎坷的芬蘭戰艦

這一型很特別的軍艦,建造國芬蘭將其稱作裝甲艦,而英國則把它劃分為海防艦,在其他有關作品中它還被分為岸防戰列艦或者潛水重炮艦。這款完全按照芬蘭國情打造的軍艦就是維那莫依嫩級(Vainamoinen)裝甲艦。

維那莫依嫩級在不到4000噸排水量的船體上布置了兩座雙聯254mm主炮,動力採用續航力較強的柴油機,在狹小的海域更加靈活,此外其還有一定的破冰能力。維那莫依嫩級外觀上最顯眼的莫過於那根高大的主桅杆,這使得其外觀酷似燈塔船,對此英國人曾經開玩笑說:強大的芬蘭海軍甚至連燈塔船都有10英寸的主炮。

1927年,芬蘭海軍公開招標兩艘新型裝甲艦工程,德國設在荷蘭運作的IvS公司提交的3600噸設計方案中選,這兩艘新型裝甲艦以芬蘭民族史詩《卡萊瓦拉》中的兩位英雄命維那莫依嫩和伊爾馬林嫩為名,兩艦在1932和1933年加入芬蘭海軍。

維那莫依嫩級主要淺水海域活動,所以吃水淺,遠洋適航性很差。加上主要任務是海岸防禦,所以最高航速僅有14.5節,但其武備十分強大,除了兩組雙聯裝254mm主炮以外,還有2門102mm副炮,4門40毫米維克斯高炮(改裝前);4門博福斯105mm雙聯高射炮,4門博福斯40mm高射炮(雙聯×1,單管×2)和6門麥德森20mm機炮(改裝後)。

剛完成射擊的維那莫依嫩號,注意測距儀方向與炮口指向是一致的。

維那莫依嫩號的雙聯254mm主炮,但就主炮威力而言,維那莫依嫩已經超過了萬噸重巡級別。

在蘇芬冬季戰爭中,維那莫依嫩和伊爾馬林嫩被轉移到奧蘭群島以防止蘇軍入侵。後來,兩艦被轉移到圖爾庫作為防空船抵禦蘇軍空襲。二戰爆發,芬蘭加入了軸心國進攻蘇聯,維那莫依嫩級兩艦在蘇聯軍隊撤出漢科半島時負責炮擊任務。1941年9月13,兩艦又參加了諾德風行動,其中伊爾馬林嫩號觸發兩顆水雷被擊沉。此後,僅剩的維那莫依嫩號一直擔任海上巡邏,在蘇聯沿海進行警戒任務。

偽裝後的維那莫依嫩號,由於在近海活動,這類偽裝十分必要

維那莫依嫩內部設施齊全,生活條件較好。

二戰結束後,維那莫依嫩號作為賠償在1947年轉交蘇聯海軍,並被重新命名為維堡號。該艦在蘇聯海軍中服役了6年後被改為宿舍船。蘇聯海軍曾計劃將其還給芬蘭,但最終還是被拆解回收。根據蘇聯資料記載,維那莫依嫩號最後被拆解出2700噸的鋼鐵,用於1134型大型反潛艦的建造工程。

維那莫依嫩級模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嚙花熊 的精彩文章:

你有沒有想過魚雷會在天上「飛」,而且已經飛了一百年了
我們把原子彈塞進了大炮!那個瘋狂年代的瘋狂「黑科技」

TAG:嚙花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