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5個月嬰兒成功切除腦腫瘤讓患兒獲新生

為5個月嬰兒成功切除腦腫瘤讓患兒獲新生

本報訊(記者 崔小紅)近日,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神經外科醫生收到了高先生髮來的微信視頻,只見已經痊癒的小翊(化名)躺在床上開心地舞動著四肢,看到經過醫生們精心手術後日漸康復的孩子,大家都露出開心笑容。

從喜得愛子到孩子突發重病,從病情危急到看到生機,從歷經兩次大手術到康復出院……對於家住烏蘭察布市的高先生一家來說,最近幾個月來的生活格外驚心動魄。萬幸的是,經過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醫護人員的努力,這個僅有5個月大的患者小翊,成功接受了兩次頭部手術,躲過了死神,1月16日,已經康復出院。

去年7月,高先生的兒子小翊出生了,孩子的出生給一家人帶來巨大喜悅,可這幸福時光僅僅過了4個月,就被一場突如其來的變故擊垮。11月初,小翊開始出現頻繁的哭鬧,吃奶後總是嘔吐,精神狀況很不好。當地縣醫院依照胃腸型感冒進行治療,發現小翊的癥狀逐漸加重,開始出現昏睡情況。經過頭顱CT檢查,醫生髮現小翊有腦積水,腦室腫瘤的可能性很大,當即轉院到烏蘭察布市醫院進一步檢查,考慮到小翊剛滿5個月,體重不到10公斤,無論手術風險、麻醉風險及術後管理風險均很高,建議高先生帶孩子前往內附院神經外科就診。

去年11月14日晚上9時,小翊的病情危重,高先生和家人抱著最後一線希望,通過急診將小翊送到內附院。當晚,神經外科副主任醫師閆海成值班,小翊被送到醫院時已經陷入昏迷,生命垂危,閆海成立刻接診,經過檢查,他迅速做出判斷,初步診斷為右側腦室腫瘤,伴有腦積水和高顱壓危象,情況十分危險,需要立即手術治療腦積水,減除高顱壓危象,否則隨時會發生枕骨大孔疝,導致死亡。經過電話請示神經外科主任竇長武,閆海成當即在麻醉科副主任醫師範玲玲的配合下,對小翊進行急診全麻下行腦室外引流術,緩解了顱高壓。

術後,小翊被送到兒童重症監護病房,第二天神志逐漸轉清,生命體征趨於平穩。經過詳細檢查,醫生確診小翊右側腦室脈絡從乳頭狀瘤,這是一種良性腫瘤,有一定惡變概率,全切腫瘤是惟一療法。

腦室脈絡從乳頭狀瘤切除術是神經外科4級手術,本身難度大,風險高,加上小翊剛滿5個月,風險更不容小覷。在醫務部協調下,開展多學科聯合會診,由神經外科、麻醉科及兒童重症監護病房多名專家組成會診討論小組,一致認為可以在全麻下給患者切除腫瘤,但術中、術後均存在較大風險,死亡風險高。

這時,高先生和家人態度很堅決,無論風險多大,都要接受手術,有了患兒家屬的信任,有了全院各科室的配合,醫院成立了多學科聯合治療團隊。竇長武和閆海成與神經外科主任醫師高乃康組成手術團隊,麻醉科主任於建設、主任醫師李利彪組成麻醉團隊,兒童重症監護病房主任醫師朝魯門、副主任醫師等組成術後治療團隊……

經過認真討論,決定採用右側顳頂入路直切口微骨窗側腦室腫瘤切除術,手術開始前,竇長武與李利彪反覆核查,從靜脈通路的建立到血液的準備,再到切口的設計,一一核對,生怕出一絲紕漏。在顯微鏡下,竇長武親自主刀,在高乃康和閆海成共同配合下進行手術,考慮到患兒年齡小體重輕,在完整切除腫瘤的前提下,儘可能減少出血量,最終成功將腫瘤切除。

術後,小翊被送至兒童重症監護病房,經過醫護人員40天的精心照料,小翊痊癒出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腫瘤 的精彩文章:

「肝臟腫瘤射頻消融術」由外一科一組順利開展
第一時間了解2018 ASCO臨床腫瘤年度進展

TAG:腫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