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短片經典《調音師》,細節與伏筆的重要性

短片經典《調音師》,細節與伏筆的重要性

在所有影片當中,有細節也有伏筆這是好劇本的必備條件之一。昨晚我又重新的看了一遍,為它的細節讚不絕口。好的影片最基本的就是講好一個故事。《調音師》這部短片可以稱得上是一部非常好的劇本。尤其是在伏筆和細節的展示非常突出。影片由法國導演奧利維耶特雷內指導。講述了一個所謂的鋼琴天才站在世界最大的鋼琴比賽上卻功敗垂成,後經過一段時間的重新振作變成一位盲人調音師。但事實他只是帶上了隱形眼鏡裝盲人以此獲得更多的同情和消費。他通過這樣的身份偷窺他人的生活和隱私。但在一次的調音工作他誤打誤撞進入了一個兇殺現場,與兇手鬥智斗勇。整個影片十三分鐘,但信息量之大可謂是經典中的經典。

影片剛開始,鋼琴曲的聲音可以說給影片定下了一種特別的基調。也說明了,鋼琴調音師。

在影片正式出現畫面後也證明了這一點。雖然大賽的失利讓他久久不能振作。但也足夠證明他耗費多年進行的鋼琴學習是沒用的。並不是大家眼裡所謂的「天才」。在劇情的構建上男主的一個內在以及外在衝突都已經非常直白的通過故事畫面展示出來。展示出了失利後他的懦弱和對現實的逃避。最終他還是為了逃避現實去選擇假扮盲人進行調音工作討生活。即使在盲人身份的偽裝下再怎麼如魚得水也沒辦法去改變他是個弱者也是一個失敗者。

其實很多人在看完該片後都只是想著最後的結局到底是如何。但是我認為結局看你喜歡,你覺得他順利逃脫是好的。那就想像他真的逃脫了。但在結局的設定上,該導演還是非常的耍心機的。為了討好雙方觀眾,他索性設定成開放式結局讓大家都能根據自己的意願進行無限想像。但最重要的還是劇本在電影的視聽語言中和故事劇情的展現。

先說幾點男主過度自信的一種表現。在咖啡廳和老闆的對話以及和服務員的沒事找事中都證明了他對其假扮身份的過度自信。不斷的用細節去強調這個主人公狂妄自大的形象也表明的故事的發展情況來看會因為他的狂妄自大發生點什麼。因為在兇殺案發生之前沒有人想去挑戰他的演技。跳舞少女可能本就是一位喜歡裸體的暴露狂。男主對服務員的找茬也本就是無中生有的試探伎倆。再加上過馬路提醒老太太。從這一點也證明了一些問題的所在。一是強調出他的狂妄自大。二就是,他並沒有真正適應他的偽裝身份。既然是偽裝,在大街上的偽裝也是一樣的。講究的是一種真實感。總覺得前面的各種細節的鋪墊都是為最後一場重頭戲埋下伏筆。

重頭戲的開始,細節的重要性再次強調。他走到顧客門前前門,見無人應門。然後他快速的翻看記事本,然後又快速的再次按門鈴。一個盲人又是如何快速的找到門鈴並按下去呢。換做是真正的盲人應該會用手直接擊打本會更真實一些吧。還有對面鄰居的所作所為,也算是一種間接性的將男主推向死亡之門。還有進門後男主踩到油漆桶後摔倒。在我看來並非是血,就像女婦人說的那樣是油漆。一是油漆能夠去掩蓋血腥的氣味,另一方面從男主進門的畫面明顯看得到有梯子等裝修用品。還有進門後的女婦人多門聲,在其他環境聲安靜地同時。鎖門聲顯得格外明顯,尤其是鎖門聲的多次出現。看得出女婦人是比較緊張的鎖了三四下。

還有就是在男主在從來都都沒來過顧客家的情況下能夠很快的找到鋼琴的所在位置這也算是他暴露的因素之一吧。外加在他坐下的時候,女兇手推他的行為明顯看得出是試探。但男主卻本能應激反應的用手支撐鋼琴。最最重要的就是他的日程本,在他脫去衣服交給女兇手清洗的時候。女主一定會翻看衣服中到底有什麼。日程本,一個瞎子怎麼會有日程本?日程本的內容是顧客的家庭住址等信息。還有其他細節,完全可以看出女兇手對殺人過程的熟練以及條理性。男主人的死亡狀態,以及最後女兇手手拿釘槍對準男主的後脖頸。都是一種直接的證明。

雖然短片完成後到現在已經有八年的時間。但依然無法磨滅它的精緻和獨具代表性。很多短片都在講究用好的器材大成本製作。但其實,一個好的劇本的出現才是重中之重。不管你是長片還是短片。還是那句話影片最基本的就是講好一個故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做白日夢的大叔 的精彩文章:

TAG:愛做白日夢的大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