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故事:紀曉嵐捉鬼

故事:紀曉嵐捉鬼

故事發生在乾隆年間,說在西直門內有一富貴人家,三進三出的宅子,門楣顯赫,氣度不凡。主家姓張,叫張濟仁,五十多歲,乃是國子監的學正。

眾所周知,國子監那是官學,是國家一手創辦的。自隋朝興起,一直沿襲到了大清。而到了乾隆年間,國子監由原來的國子學、太學、四門學、律學、書學和算學等六學,逐漸分為了經義和政事二學。這張濟仁就是政事學堂里的一名學正,其主要職責就是執行學規、考校訓導。用今天的話說,應該和清華北大的教導主任差不多。

張濟仁呢,別看年近六旬,可身子骨卻是相當硬朗,而且每日開學之時,他都會比旁人來的早上一些。有人要說了,他這是為人師表,熱愛教育事業,是人民教師的楷模!其實不是,他主要是還有個職責,那就是點名!不來的早不行啊,好傢夥,學生們都到了,點名的還沒來,那估計他離下崗也就不遠了!所以說每天都是等他到了半個時辰以後,才會有學子監生陸續的到來。

單說這一日,張濟仁早早的就到了國子監。就在他剛進了大門,來到學堂外的時候,忽然就聽得身後有一個聲音開口說道:『張學正,今日來的好早!』

張濟仁聞聽此言,連忙轉身觀瞧。只見在身後幾步的廊檐下站著一個人,一襲青衫,手裡似乎還捧著一本書。但此時剛過四更,天幕低垂,星斗當空,所以那人的容貌卻看得不是十分清楚,只能依稀感覺出這是位青年學生。

『老夫每日四更必至此處,何以言早?』老師嗎,面對學生始終都會有一種上位者的姿態,尤其訓導主任更甚。

『張學正勤政愛學,小生佩服之至。』那青衣學子深施了一禮說道。

『食君之祿、忠君之事,人臣本分也!』

『小生聽聞學正乃是狀元及第,滿腹經綸、學富五車,心中甚為仰慕。又因昨日有一論題難解,於是才在此處靜候,不知學正可否點撥一二?』

『但說無妨!』

人吶,都怕誇,尤其是像張濟仁這種。國子監里的學正,其實只是個不入流的官職。而他呢,的確也是狀元出身,滿肚子的學問卻當了個點名的,平日里更沒有人跟他談詩論經,如今可有了個人向他請教,他頓時就感受到了莫大的光榮!

『小生敢問學正,這世間真的有鬼嗎?』

『這個、、、』那青年一句話就把張濟仁問住了。

怎麼的呢?說沒有吧,這鬼神精怪,自古便有流傳,就連一些聖人文章和典籍經義中都多有記載。可要說有,人家問你,你看見過嗎,沒見過,,這又前後矛盾,不能自圓其說。所以張濟仁嘎巴嘎巴嘴,不知道該怎麼回答了。

『學正為何不語,莫非是不知?』青年學子這話就帶著一絲譏諷了,先給了張濟仁一個甜棗,隨後又狠狠扇了他一個大嘴巴,這誰受得了!

『老夫飽讀經史、又豈會不知!』

『還請學正賜教!』以前是請學正點撥一二,現在成了賜教,顯然尊敬程度下降了不少。

『聖人有言,舉頭三尺有神明、上有碧落、下有黃泉、十殿閻君、七道難關、閻王好見、小鬼難見、有錢能使鬼推磨、、、、』一著急,張濟仁便開口說了一大堆,語無倫次,也知不道是哪位聖人說的。

『學正言下之意,這世間是真的有鬼了?』張濟仁本來還想多找出一些個跟鬼神有關的詞語,結果卻被青年打斷了。

『正是!』

『哈哈、哈哈、學生受教,咱們後會有期!』說著,就見那青年忽然一閃身,似乎進了身後的屋子。

張濟仁一聽,這個氣啊。你受教了、滿意了、可我不痛快啊!好么,大清早的,天還沒亮你就跑過來消遣我,問了這麼一個缺德的問題,然後你轉身走了。不行,我倒要看看你是哪一學的學子,竟然敢如此大膽!於是他緊走兩步,來到了青衣學子所進的那間屋子門前,邁步就要進到其中。

可張濟仁只邁了一步,就停了下來。怎麼的呢?原來那那間屋子的門是鎖著的,沒推開、、、

【未完待續!今天聽了郭德綱老師的單口笑聲,忽然想到了這麼一個題材,於是就寫了個開頭。晚上再好好琢磨琢磨,然後明天晚上繼續更新,喜歡的朋友可以收藏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