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既要「送文化」,更要「種文化」

既要「送文化」,更要「種文化」

春節臨近,人們對文化生活的關注也漸漸升溫。返鄉的年輕人發現了農村令人欣喜的新變化,卻可能憂心於農民文化生活的單調乏味;而城市中過年的人,則可能從年味漸淡開始反思如何繼承傳統、推陳出新。

在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中,精神文化需求佔據著越來越大的分量。黨的十九大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一起寫入黨章,文化的地位和作用被提升到一個嶄新高度。

新時代,如何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一起來聽聽政協委員、專家學者怎麼說。

缺乏精神內涵的發展不可持續

如果從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角度看,我們精神文化領域不平衡不充分發展的特點非常鮮明。

華東師範大學教授、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專家委員會委員金武剛認為,所謂「不平衡」,主要是由於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和服務能力不一致而導致的地區之間、城鄉之間的文化供給差異;所謂「不充分」,主要是現有精神文化產品數量還不夠充沛,還不能完全充實百姓日常生活、做不到「無時不在」「無處不在」;品種類型還不夠豐富,還不能完全滿足人民群眾個性化、多樣性需求;內容質量還參差不齊,還不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對品質化的需求、對優質服務的嚮往。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藝術研究院曲藝研究所所長吳文科對當前精神文化產品本身的生產和供給很不充分的問題,也有著切身的體會。

「就拿我所熟悉的曲藝創作與表演來說,中國56個民族都有屬於自己的曲藝品種,總量也有數百個之多,但傳承發展的情況很不平衡也很不充分。」吳文科說,城市與鄉村之間,東部和西部之間,漢族曲種和少數民族曲種之間,發展差異巨大。絕大多數曲種由於缺少相應專業的班社和機構,長期處於自生自滅的自然發展狀態。儘管近年來大力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但由於長期歷史欠賬的堆積,面貌的改變很不樂觀。

「同時,當今曲藝的業態狀況也不容樂觀。」吳文科說,「重形式,輕內容;重表演,輕創作;重數量,輕質量;重包裝,輕內涵等等,成為制約曲藝繁榮和發展的主要問題。由此帶來的原創匱乏和『曲本荒』,以及因對自身傳統缺乏深刻繼承,創新追求往往淪為自我異化,這些都構成了阻礙曲藝發展的致命瓶頸。」

「缺乏精神內涵的發展是不可持續的,人民也不能長期容忍缺乏精神文化的所謂發展。必須讓精神成長跟上物質發展的步伐。」全國政協委員、西北大學中國思想文化研究所副所長謝陽舉說。讓人民群眾享有健康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必須解決不同層次、不同地區、不同收入人群的文化需求並更好地滿足文化消費,這既包括需要提供更豐富的文化產品,也包括有針對性地創作作品、建立貼近百姓的文化消費支持、服務系統。

讓文化服務向基層延伸

要滿足新時代人民群眾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豐富群眾文化活動。

在金武剛看來,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是覆蓋城鄉的基本文化服務,要服務於5個「全民」,即全民閱讀、全民藝術普及、全民健身、全民科普和全民普法。從這個角度來看,目前的薄弱環節就是覆蓋範圍還不夠廣的問題。以公共圖書館借閱證發放為例,在國際發達國家,借閱證持有率一般在50%—80%左右,而我國全國平均不到5%,像上海這樣的發達地區,也不到20%。

金武剛認為,要實現全面覆蓋,至少可以在以下兩方面先發力:一是在樞紐性公共文化機構(即縣以上的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等區域性中心文化場館)的服務體系建設上發力。目前,受制於服務半徑,這些公共機構一般只能為周邊附近的城區居民服務,而無法覆蓋全區域,因此要建立健全這些樞紐性機構的組織平台功能,將館內優質資源、產品、活動、服務,通過服務體系延伸到基層,覆蓋區域內所有公眾。二是利用互聯網的特性、在線上線下相結合服務上發力,完成對各類群體的數字化全覆蓋,並通過供需對接、評價反饋,創新供給方式,提供精準服務;同時,通過線上平台集聚資源、人氣,提供便捷服務、預約服務,提高公共文化機構場所空間利用。

「對基層,不僅要『送文化』,還要『種文化』。」吳文科認為,現在有不少文藝團體「送戲下鄉」「送歡笑到基層」,動機良好,效果也還不錯,但往往資源同質,且成本較高,有的難以持續。「同時,不加區分一味相『送』的文化產品配給策略,也不利於文化市場的健康培育。」吳文科說,新時代要讓文化服務更好地向城鄉基層末梢延伸,不僅要將精神食糧送到「田間地頭」,還要在基層「種文化」,引導和鼓勵群眾自創自辦、自編自演、自娛自樂、自主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增強城鄉基層群眾自我造血功能,實現自我發展、自我管理、自我服務。

「活」化傳統,培育新業態

近年來,《我在故宮修文物》《國家寶藏》等文化電視節目受到年輕人的熱捧,顯示出傳統文化的非凡魅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一部分,在各項傳統技藝日漸退化的今天,該如何「活」化傳統文化、促進文化傳承,讓它們重新煥發出生命力?

對此,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峰建議,可以從文化產業的角度來進行深挖。「傳統文化中的故事可以有不同側面的挖掘。」陳少峰說,一方面可以通過創作故事來挖掘優秀傳統文化,通過視頻節目和衍生品開發,實現故事IP、形象IP、產品IP和企業IP的一體化價值實現;另一方面可以建設「城市或區域文化體驗中心」,把城市和區域的故事通過文化挖掘和高科技的手段進行有機融合,實現傳統文化的生動體驗。

「其實,一年前中辦和國辦印發的《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就給我們提供了非常具體和有力的政策槓桿。」吳文科說,關鍵是要找准靶標,分解任務,明確職責,狠抓落實。仍以曲藝的發展和繁榮為例,首要的就是人才問題,「相比其他的文藝門類,社會對曲藝人才孵化需求所能提供的體制與機制條件還很不充分。」吳文科說,歷史上曲藝人才的傳統培養模式,主要是通過師徒相授和口耳相傳來實現的。可是,面對新時代新發展對於曲藝專業人才的更多需要,包括創作、表演、伴奏、舞美和理論評論、學術研究、編輯傳播、經營管理等各類專門人才的全方位需求,並沒有成套的現代曲藝人才培養和藝術文化建構的制度,這已成為當前曲藝事業健康發展的一個障礙。

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和市場體系,創新生產經營機制,完善文化經濟政策,培育新型文化業態。」新時代如何把我國的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文化產業強勢?

對此,陳少峰認為,一方面,文化產業領域的經營者需要更深刻地把握文化產業發展的新趨勢新特點,特別是以「互聯網+文化產業」方式呈現的跨界融合和文化科技融合的趨勢與特點。另一方面,在政策上需要更多的產業引導和配套政策扶持,比如允許註冊「文化科技」類、「互聯網文化服務」類的公司;鼓勵地方政府創建文化科技類、互聯網文化產業類的風險投資平台和產業集聚平台;加大文化金融與文化產業新業態的融合,促進傳統產業與互聯網文化產業深度融合等。「核心問題是產業的轉型升級,在經營上和產品創新上要注重吸引年輕消費者,用新手法講老故事,挖掘豐富的文化資源。」陳少峰說。《人民日報》(2018年02年07日  20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民日報中央廚房 的精彩文章:

土耳其軍事行動繼續 與西方盟友裂痕加大
如何成就一個「代言」印度電影的男人

TAG:人民日報中央廚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