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我們的宇宙時空觀念——在古觀象台思考人生

我們的宇宙時空觀念——在古觀象台思考人生

我們的宇宙時空觀念

——在古觀象台思考人生

我們的宇宙誕生於138億年前的一次大爆炸。這個宇宙觀念實在是太新了,新到宇宙大爆炸這個理論的歲數還不到100年。宇宙大爆炸理論告訴我們一些令人驚奇的事實:比如宇宙曾經是一個極小的點兒,我們所有人都在那裡,那是我們連原子還不是。時間和空間都是從那裡起源的。

不過即使是最高深的科學理論,也是來自我們對周圍這個世界的觀察、猜想、測量和證實,這個歷史從很久很久以前就開始了,久遠到我們不知道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真·春節快樂

我們可以確信的一點是,我們所用的時間制度來自於我們對宇宙的觀察。比如「一年」實際上是我們地球繞太陽轉一圈,「一個月」最初是月亮圓缺一個周期,一天是地球自轉一圈。

當然,我們祖先最初是不知道地球繞著太陽公轉,地球也在自轉的。

這事兒是在天文學家哥白尼在1543年發表的《天體運行論》里才確認下來的,距離現今才五百多年。宇宙觀念的變化對我們產生了重要影響:哥白尼掀起了我們所說的「科學革命」。

甚至在我們日常用語里也會經常提到這件事兒——比如我們諷刺某些人不要太狂妄的時候,經常說「不管離開了誰,地球都照樣轉。」

我們的節日也是來自天體的運行。比如我們現在的春節,是夏曆正月初一,是月亮走到太陽身邊的時候,我們也就看不見月亮。

不過你知道嗎?在中國古代,「今天」(也就是2月4日立春)才是「春節」,「立春」才是傳統的春節。

我們古代把地球繞太陽一周分為24份,每一份大約15天,這就是一個節氣。而立春是「春天的第一天」,對古人來說意義重大。

所以,假如你穿越到清朝見到四阿哥,你們在立春相遇,要互相問一聲,春節快樂!

古代一直非常重視「立春」這個節氣。比如「立春」又叫「打春」,要「鞭打春牛」,表示春天開始了,要下田耕地了。

天子、大臣和老百姓都要舉行「籍田禮」,皇帝要提前三天齋戒沐浴,立春這天要親自扶著耕犁,耕一下地,表示對農耕的重視,祈求一年裡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就在今天(2月4日)上午,古觀象台還舉行了「鞭打春牛」的活動。如今我們國家每年兩會的一號文件,仍然是關於農業的,也算是繼承了這個傳統吧。

因為曆法關乎國計民生,也跟歷代王朝的合法性有關。以前的曆法被稱為「黃曆」,只有中央王朝可以制定,禁止民間私自印製,更不許自己編寫,違者要殺頭。

比如在明朝《大統歷》封面上印著「欽天監奏准印造大統曆日頒行天下,偽造者依律處斬!有能告捕者,官給賞銀五十兩,如無本監曆日印信,即同私歷。」(網紅日曆的製作者們,你們感到頭皮發麻了嗎?)

其實我們今天的很多節日都變了。我們以前用夏曆(農曆),從1912年孫中山建立中華民國,開始改用公曆(陽曆),孫中山把陽曆的1月1日稱為元旦,在以前元旦指的是夏曆的1月1日;1914年民國大總統袁世凱簽署命令把夏曆的元旦改為春節,而原來的春節指的是立春。

不過其實中國曆法開始跟世界接軌,並不是從一百年前的中華民國才開始,而是從四百年的明清之際就開始了,就是明代的《崇禎曆書》和清朝的《時憲歷》。中國古代歷史上曾經用過一百多部曆法,也就是一直在修改,使之更加準確。

中國天文學家們大概是世界上最勤快,而且持續工作時間最長的一個群體了。四百年前的變革,不僅僅變得更準確,而且是跟我們宇宙觀念的轉變有關。這是中國傳統天文學與歐洲天文學的融合會通。

中國歷史上主要的宇宙觀念,四個字,天圓地方。到了明朝的時候,發生了一次歷史的巨變,這就是我們在前言里講過的,因為要日食,預測不準,所以引進了西方天文學。

比如我們今天講的關於什麼時候是立春的問題,我們的24節氣,實際上是湯若望在中國傳統習慣的基礎上進行修改,重新定義的。

追問天地

宇宙觀念(世界觀)是個很奇怪的東西,看起來好像沒有什麼用處,但是我們在討論很多事情的時候都會遇到它。比如我們認識朋友,要看三觀是否相吻合。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是一個基礎。

天文學家對於宇宙的認識,成為我們討論世界的基礎,甚至成為塑造我們周圍的事物的依據,比如我們古代的銅錢樣式是外圓內方,也就是中國古代天文學「天圓地方」的表示——銅錢是皇家發行的,皇帝是「天子」,皇帝的年號要寫在天地之間,等於用天地給貨幣背書,這「防偽標誌」夠厲害的吧。

皇室之所以認可「天圓地方」,是因為中國古代天文學家們一直認為天是圓的,地是方的。

實際上,「天圓地方」這個詞,至少有兩種含義,都是中國古代天地宇宙的模型。一種是最古老也最直觀的觀念,叫「蓋天說」。

在《周髀算經》表述為「天圓如張蓋,地方如棋局」,它的基本觀念就是我們在中學都學過的《敕勒歌》里念的「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像個圓帳篷一樣罩在大地上。

顯然,這種觀念認為,天在上,地在下,大地是平的,天像個帳篷或者倒扣著的碗。

後來「渾天說」以張衡為代表,這其實也是「天圓地方」的表現。

張衡在《渾天儀注》里說:「渾天如雞子,天體圓如彈丸,地如雞中黃,孤居於內,天大而地小。天表裡有水。天之包地,猶殼之裹黃。天地各乘氣而立,載水而浮。」

渾天,也就是不僅地面以上是天空,其實地下也有,天不是個倒扣著的碗,而是兩個碗口對口,也就是個圓球。地略小於天,但仍然是平的。或者更準確地說,「蓋天說」是「天穹地方」,而渾天說是「天球地平」,半個天球發展到了整個天球。

渾天說可以很好的解釋天文現象,比如張衡解釋了月亮為什麼會「變臉」、日月食為什麼會出現,已經比較接近我們現在的解釋了。不過有些問題是中國天文學家們解釋不了的為什麼太陽、月亮的運行既有規律,又是不均勻的,難以準確把握。

所以中國古代曆法雖然屢次修正,計算得越來越準確,但始終存在誤差,這也是為什麼中國歷史出現了一百多部曆法的原因。

中國古代天文學家們也基本沒考慮過太陽、月亮的距離是否不同,把它們當做了同樣距離來看,都在天上,與天同高。

渾天說模型

那麼問題來了,當太陽和月亮相遇時,會發生日食,他們為什麼還能安然無恙呢?

宋代學者沈括在《夢溪筆談》里給出一種解釋:「日、月,氣也,有形而無質,故相值而無礙。」

它們是陰陽之氣,氣么,相遇交錯再分開,沒事兒。(老爺爺你太萌了!)

可是這樣問題很嚴重。我們所處的空間本來是三維的,中國古代天文學家們當成二維球面來處理,丟失了距離這個維度的計算。那麼誤差一直難以解決,也就可以理解了。

所以,就像我們在上一次預熱文章里說過的,到了元代郭守敬制定了最好的曆法,卻仍然發現日食這種重要的天象預報有時嚴重失誤。

關鍵突破——地球

所以明朝晚期的時候,崇禎二年,再一次出現了日食預報的失誤,差了半個小時。崇禎皇帝震怒。

中國的學者們同西方來的傳教士交流,才發現我們弄錯了一個基本的問題:我們居住的這個世界不是天圓地方,而是一個圓圓的地球。

要改進中國的天文曆法計算問題,就必須從宇宙模型開始修改。

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給中國人帶來了第一張世界地圖《坤輿萬國全圖》,這張地圖讓中國人認識到,原來除了我們天朝上國之外,還有那麼大的一個世界。

中國只是亞洲的一部分,外面還有歐洲、非洲、南北美洲,還有廣闊的海洋以及上當時尚未發現的陸地。這對當時中國學者們的觀念衝擊可想而知是相當大的,因為這要顛覆我們幾千年以來,老祖宗傳下來的說法。

第一張中文世界地圖

我覺得這就是科學的一個特徵,它會告訴我們,我們原來想錯了,即使歷史非常悠久的說法,也可能是錯誤的。

這張地圖按照當時歐洲的習慣,還介紹了其他的一些天文學的元素,比如地球位於宇宙的中心,太陽月亮星星,都是圍繞地球轉的,這就是地心說。

當然,西方人跟中國人一樣,站在地球上是不可能用眼睛直接看出來太陽月亮星星的距離的,所以也認為有一個天球的存在,太陽、月亮、星星的位置都可以用這個天球投影來表示。我們要注意的是在中國人畫的渾象里,是沒有地球存在的。

利瑪竇詳細解釋了太陽月亮的距離以及為什麼會發生日月食。這個知識今天我們大多數小學生都是知道的,因為地理課上要學。

但是當時中國的學者們聽完之後恍然大悟。認識到地球之後,我們才能夠去計算地球的大小,計算太陽月亮的距離。

因為中國古代的學者們沒能夠發現大地是圓的,導致他們根本沒有辦法去探究太陽,月亮距離的問題。

利瑪竇

同樣,我們也可以解釋為什麼郭守敬這樣偉大的文學家,計算出來的日食預報也會存在嚴重失誤。

因為日食是陽光把月球的影子投射到地球上,只有這個黑影經過的地方,才能夠看到日全食,每個地方看到的日食的情況都是不一樣的。

所以郭守敬的計算可能是相當正確的,但是他很難準確的考慮地域差異。所以有時候算出來應該發生日食,但是地點偏了一些,就看不到了。

當然,西方天文學能夠取得這樣的成就,跟古希臘人的幾何能力是分不開的。所以徐光啟和利瑪竇首先翻譯了《幾何原本》,那個時候要計算天文學問題,幾何是基礎的計算技術。中國人以前把一個圓周分成365.25度,因為一年的平均長度是這個數字。但是希臘人從巴比倫學到的規矩是把圓周分成360度,這樣數字就容易算了。

《幾何原本》中譯本

在改革曆法的過程中,西方的傳教士也幫助中國的天文學家把一些概念弄的更準確了。

比如我們今天說的24節氣,實際上也就是陽曆,它需要計算太陽運動的特徵,所以這就是為什麼節氣在陽曆的日期是相對固定的。

24個節氣,其實在古代分成12個節氣和12個中氣。比如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叫做中氣。像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叫做節氣。

對中國古代曆法來說,節氣有一個重要功能,就是決定哪個月是閏月,因為一年可能會出現第13個月。中國傳統規定,冬至所在的那個月份是11月,如果這一年有13個月的話,沒有中氣的那個月被定為閏月。

這個其實很容易理解,就是把12個中氣放到13個月裡面,所以總會有一個月里是沒有中氣的。

黃道24節氣圖

德國傳教士湯若望,把中國的24節氣,從原來的平氣法改為了定氣法。

平氣法就是把一個回歸年365.22422天是從時間上平均分成24份,對應的每個時間點是一個節氣開始的時間。這樣的時間只能用算數去算出來。

他把24節氣修訂為太陽在黃道360度上每經過15度為一個節氣,也就是從太陽的角度或高度上確定節氣,這樣節氣也就可以進行直接觀測了。

順便說一下,其實有很多的字眼兒在中文裡就是在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時候形成的。

比如說我們今天一天有24小時,為什麼要叫小時,它小在哪裡呢。因為中國古代把一天分成12個時辰,24小時,每個小時正好對應中國時辰的一半,所以才會成為小的時辰。

再比如我們把15分鐘叫做一刻,這也是傳教士湯若望根據西方天文學習慣定下來的。中國以前曾經把一天分成一百刻。

革新和守舊

立法改革的成果就是崇禎曆書。可是這本書還沒有來得及使用,明朝就滅亡了。

清朝的時憲歷就是根據崇禎曆書(當然改了個名字,叫做西洋曆法新書)來制定的,這個曆法在清朝的時候又經過幾次調整,一直用到了清末。

所以在清朝的時候,有幾任欽天監的監正,也就是相當於現在國家天文台的台長就是由傳教士來擔任的。

所以這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古觀象台的「身世」,在這台上是南懷仁等人建造的八件西洋天文儀器,主要是根據丹麥天文學家第谷的設計製造的。在他的台下,是根據郭守敬的設計製造的簡儀。

其實在清朝初年的時候,還有不少郭守敬的青銅儀器留下來,但是在康熙時期,為了製造新的儀器把郭守敬的大部分天文儀器給融化掉了。這大概也是一種「廢舊立新」的隱喻吧。

明末清初,傳教士在中國待了200多年,給中國帶來了第一次帶來了歐洲文化,包括我們今天學習的科學和數學。

但是從康熙年間開始,因為政治上的原因,開始禁止天主教的傳播,到1720年,康熙下旨禁止傳教。

康熙是讓我們覺得非常複雜的一個皇帝。清宮戲裡把他描寫的英明神武,非常的偉大。

但是在科學交流上來說,他是有功也有過。康熙有好幾個傳教士做老師,他本人也是非常熱衷於學西方學問的。他曾經自己說過,專心於天文曆法十餘年。

但是他學習天文,或者其他學問的目的,並不是為了推廣這門學問,而是為了向大臣們炫耀,尤其是那些漢族大臣。

比如在李光地的日記中有記載,康熙跟大臣們到南京視察去觀看星象,看到了老人星。李光地為了奉承皇上說根據書本上說,老人星見,則天下太平。

康熙訓斥他說,這都是胡說八道,老人星本來就在南方,所以從北京是看不見的,到了南方就看見了,跟太平不太平沒什麼關係。

可是傳教士們也記得這件事兒,記載了什麼呢?原來前一天晚上,康熙專門派他的侍衛去問過傳教士們老人星在哪裡,怎麼去找到。

看來康熙皇帝真是個戲精啊,他已經自己排練過一遍了,今天提問時是專門為了訓斥一些大臣,才這麼去表演的。

更糟糕的是,當康熙學完西方的學問之後,提出了一個「西學中源說」,他說凡是天文曆法計算的原理,皆出自易經,即使西洋演算法也是好的,但是那也畢竟原來都是中國的。

這就讓人很無語了,但是他畢竟是個皇帝,他提出了這個號召之後,其他的大臣甚至學者也就紛紛附和。事實上這樣做也就中斷了中西方學問的交流。

我們把康熙和牛頓生活的年代做個對比。我們就可以看到康熙的做法對中國科學的發展來說是多麼不利的。康熙皇帝比牛頓要小11歲,比牛頓早去世五年。(看來還是科學家活的時間長,比皇帝都長)。

這個時候正好是歐洲科學革命,從哥白尼開始,到牛頓完成的時間。在此之前,西方傳教士傳授給中國人的,還是當時佔據主流的地心說。但這個時候,歐洲的科學發現是迅速增加的。但恰恰就在這個時候,康熙皇帝的命令,讓中國的學者們停止了學習。

歷史的線索就是這樣草灰蛇線,影響深遠。中國的皇家是那麼重視天文學,以至於要壟斷天文學,禁止普通人進行學習。

但是天文學家恰恰是科學發展的基礎。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康熙不僅僅是斷送了中國發生科學革命的可能性,更斷送了大清王朝在200年之後的命運。

因為西方人正是利用科學革命發展出來的成果,打敗大清朝,從而佔領很多殖民地的。

作者

孫正凡

主辦方

承辦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康熙 的精彩文章:

康熙不肯跪孔子墓,一大臣遮住墓碑上一字後,康熙馬上下跪磕頭
回顧經典史劇《康熙王朝》孝庄最善用的就是隱忍、平衡之術!

TAG:康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