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控訴」父母的萬言書引熱議 孩子是否有權選擇自己的道路

「控訴」父母的萬言書引熱議 孩子是否有權選擇自己的道路

當「北大畢業」「留美研究生」的身份標籤與「12年未回家過春節」「與父母決裂6年」連在一起,會產生什麼反應?

近日,一封兒子「控訴」父母的萬言書在網路上引起熱議。什麼樣的恩怨讓父母與兒子之間落下如此裂痕,難以彌合?父母與兒女,在愛與被愛之間,還有多少情感黑洞說不清,道不明?當前親子關係的發展演變呈現出哪些變化和特點?我們又該如何思考家庭教育所折射的問題?

1、「孩子沒有理由不聽父母的」

「過度關愛」是故事主人公王猛(化名)以萬言書「控訴」父母的最大「罪狀」。在長文中他列舉的幾個記憶深刻的事例,包括母親不接納他男孩子剛強、自主的氣質,喜歡按自己的喜好包辦一切;他喜歡奧數,但母親並不支持,反而在他遇到挫折時冷嘲熱諷;求學路上,高中想換學校卻遭到父母拒絕,在北大求學直到在美國讀研究生,均被父母通過「老朋友」遠程操控。

王猛的遭遇得到了一些網友的同情,儘管屬於個案,但沒人能否認,類似的細節時常出現在我們身邊——不停攀比別人家的孩子、強迫孩子做交際籌碼、把包辦一切包裝成愛……教育專家尹建莉對此分析說,子女和父母不幸形成「絞殺關係」,父母往往是難以改變的一方,因為他們是家庭關係的建構者和主導方。她認為,作為子女,當意識到無力改變時,最好的方法是遠離,「王猛的選擇既理性,又妥當」。

北京某高校研究生於甜在保送研究生期間,被心儀的學校拒絕了。面臨著升學的迷茫與焦慮,她向父母提出「留在本校讀研」,但是卻遭到了父母的堅決反對。在於甜看來,沒有接受過高等教育的父母「瞎指揮」,「從小到大,學習、個人生活,甚至職業選擇都被束縛了」,而她一直期待與父母是「一種平等對話」的關係,能夠互相敞開心扉。

「孩子的獨立性與父母的支配欲就是矛盾體。」研究家庭教育30餘年的北京師範大學教授趙忠心告訴記者,「中國的父母控制和支配孩子的慾望往往過於強烈,這是由於中國有著『人身依附』的傳統觀念。家長們理所當然地認為,孩子沒有理由不聽父母的。在家庭關係中,家長與子女的地位很難平等,單向的管束多、雙向的互動少,單純說教多、實踐鍛煉少」。

2、升學要素主導家庭教育

孩子與父母相處的矛盾,遠比「控制和支配」更為複雜。十年前,趙忠心曾總結親子關係的三種主要類型,分別是控制型、溺愛嬌慣型、有條件的放任型,「有條件的放任指的是家長特別關注學習成績,如果學習好,其他都可以不用管,這種情況以往也不鮮見」。

當生活水平逐漸提高,素質教育不斷擴展,記者發現,從總體上看中國家庭關係中的親子關係正在好轉,儘管父母與孩子之間觀點各不相同,但雙方已懂得妥協。

70後的張琴家住上海,有一個正在上小學五年級的女兒琪佳。琪佳認為自己與父母是「朋友關係」,在日常的溝通上不存在問題。當觸及不誠實、不懂感恩的「原則問題」時,張琴才會和孩子紅臉。

2017年,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所長楊雄主持一項針對8000名上海家長的問卷調查,經過與十年前的監測結果對比發現:目前,家庭中親子互動獲得極大改善,家長更傾向於平等對待孩子,學習、做人、交友是親子交流的主要內容,做人和品行佔比很大。

但是,該研究同時表明,升學要素依然是影響家庭教育的主導因素。家長對孩子有著很高的教育期待,「近一半家長期望孩子成績在班級前5%,超過九成家長期望孩子學歷在本科及以上」。人們在評價指標上,依然把學習成績擺在第一位,而培養出孩子的素質和品格被忽視。楊雄反問:「孩子品格優秀、成績不盡如人意,大眾會認為這樣的家庭教育成功嗎?」

這種變異的社會評價標準無處不在,而讓家長產生焦慮的還有他們自己的虛榮心。「別人家的孩子」或多或少地影響張琴的家庭教育方式,她坦言:「雖然大家都知道這是虛榮心作祟,但是能夠做到完全拋開不顧,幾乎沒有家長能做到。」

3、應把孩子視作「即我非我」的獨立個體

1919年,魯迅先生在《新青年》上發表了《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談論家庭改革,其中提到「子女是即我非我的人」,教育孩子應該有三個步驟即「理解」「指導」「解放」,做到「應該健全的產生,儘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

「孩子是『即我非我』的獨立個體,很多家長都沒有意識到這一點。」趙忠心表示,即使100年過去了,現在的家庭教育依然存在三個誤區:盲目的超前教育,對孩子智力進行掠奪式開發;家庭教育的片面性,只強調學習、忽視品格和能力;學校化傾向明顯,家長拋棄自己的職能,成為學校的承包機構,完成學校布置的任務。

如此重視家庭教育的中國,為什麼還是容易出現問題?楊雄直言,當前家庭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中國家長一方面從來不給孩子磨鍊意志的機會,卻又要求孩子與別人競爭。家長期待過高,孩子反而會發揮不好。學習壓力太大、心理負擔過重,孩子就會喪失自信。

在中國,有太多父母並不懂得如何為人父母。「家庭教育也是在教育家長,是家長自我修養的過程。」趙忠心表示,家長必須明白,今天照顧的最終目的是將來「不照顧」,要使其儘早擺脫家庭「保護傘」,否則,培養出來的孩子,家長永遠都不放心。

「在家庭教育中方向比努力更重要。」楊雄提醒家長,很多家長認為成功的家庭教育就是培養孩子考進好的學校,將來出人頭地。在我看來,升學只是孩子成長中間的一小部分,真正成功的家庭教育是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和個性,並形成良好的人格。

專家觀點:家長要了解孩子到底需要什麼

作者:陸士楨,系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教授

一篇北大畢業生「拉黑」父母的報道引發社會的熱議。總體來說,父母和子女形成兩大陣營。子女一方很多人感同身受,控訴父母對自己的「控制與傷害」;父母一方則更多的是無奈和心痛,不明白自己的一片好心,無限關愛為什麼會有如此結果。一封網上萬言書信帶來如此社會思緒的漣漪和震蕩,確實需要全社會的深思,因為熱議說明了問題的普遍,也表明了問題的複雜。

包括家庭教育在內的現實中國教育存在諸多問題,而且很多問題幾乎無解,已經成為普遍的社會共識。這不僅源於家庭教育作為人類重要的教育實踐,早已從父母教育子女的簡單模式發展成為父母與子女以及多種社會元素互動的複雜過程,而且源於社會快速發展與變遷帶來的諸多挑戰。已經解決了溫飽問題的中國人,需求的重點已經轉移到心理、精神、文化等等更複雜、更多元的範疇。而在基本需求和主要矛盾方面,處於快速發展中的少年兒童自然表現更為突出和強烈,可惜大多數家長,包括整個成人社會並未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就如同我們經常會感嘆今日「熊孩子」的種種不可理喻一樣,我們可以從無數個角度責備這位「拉黑」父母的北大畢業生,但這些諸如「不孝」「冷漠」的東西到底從何而來呢?恐怕還得將視角投向他的原生家庭。

中國的家庭教育存在很多誤區,從新時代、新矛盾的角度看,「需求」是個關鍵詞。

孩子到底需要什麼?或者說,家庭教育的根本目標是什麼?現在幾乎所有的家長都秉承著一個信念,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但不輸在起跑線上,你讓孩子跑向哪兒?目的地在哪兒?這是一個教育的根本目標問題。恐怕大多數家長內心深處還將其定位在世俗的功利觀上,即成為一個成功人士。這樣一個根本的目標決定了家長的很多行為,未滿周歲的早教,無數個補習班,考上名校的目標,成績好的自豪,分數排名的焦慮,威逼利誘的手段等,都成了很多家長日常家庭生活的所思、所想、所為。從這個角度分析,萬言書的作者顯然是一個成功的孩子,北大畢業,國外高學歷,但他很痛苦,而且這種痛苦會讓他糾結終生,難以解脫。

除個別家長的補償心理、光宗耀祖情結、世俗的虛榮心外,我們相信幾乎所有的父母都是為了孩子,為了孩子有一個「美好的未來」,但什麼是「美好」?孩子需要的「美好」是什麼?恐怕很少有人認真想過。立德樹人是我國所有教育的根本任務,家庭教育絕不能例外。當然,家長的這種認知和行為與整個社會價值背景緊密相連,改革開放四十年,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以成敗論英雄,以物化成果論成敗」的市場價值觀泛化也成了普遍的社會現實。可見,家庭中的價值觀建設任重道遠。

滿足孩子的需求需要什麼樣的教育方法?這也是當今家庭教育的難點之一,無奈的家長有無數無奈的問題。其實,家庭教育從來都不是簡單的我教你,你聽我的問題,也不是簡單的長輩對子輩的教誨和傳授,如果要給家庭教育的概念下一個定義,起碼應該是,家庭教育是滲透在家庭全部生活之中,來自家庭的人或物對兒童的直接、間接,有意、無意,積極、消極的影響,以及包括兒童在內的所有家庭成員之間的互動。所以,家庭教育是家庭建設的一部分。

「愛」是人類共同的情感和共有的價值,也是公德的基礎,是一個人的精神品質。一個人成長過程中,從愛自己,愛家人,愛他人開始,逐漸達到愛國家的博愛;愛同時也是一種能力,家庭本身就具有情感抒放和情感延續的功能,「相親相愛」強調了原生家庭的情感塑造和家庭成員之間愛的互動,這就需要在家庭中進行愛的教育。家庭中「愛」的教育既包括父母給予孩子無私且有原則的愛,也包括教會孩子如何去愛,父母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實現「愛」的代際傳遞。不少家長總是期望通過一次家庭教育講座,或是一次專家質詢,就能拿到家庭教育的制勝法寶,很多時候,這只是一種妄想。其實,家庭教育是一項綜合建設,觀念和意識是基礎,其中就包含著情感的關愛和愛的能力的熏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光明日報 的精彩文章:

土產《餐廳指南》能否指點江山
貿易對抗無助美國減少對華逆差

TAG:光明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