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古代紫禁城裡的秘密,內閣大學士要守夜,娘娘只有太監能叫

古代紫禁城裡的秘密,內閣大學士要守夜,娘娘只有太監能叫

明清時期在北平城裡有內城和外城之分。在內城中有承天門,又稱正門和南門,在北邊還有北安門,東西兩邊還有東安門和西安門,在這四個城門外,南北三公里,東西二公里半的方形地區內,被稱為皇宮。在明朝時期,皇宮是禁止人民進入的。

就算是官吏,平常也不能進入紫禁城,有事上奏時,也只能靠步行走到午門。當時,把內宮和外宮的這種遮斷視為天人之別。所以明朝時官吏要去午門謁見皇帝,必須從天安門東、西方向的左右長安門進出。不論颳風下雨,官吏前往午門,都要步行走完這段一公里以上的路程。

這是一條死規定,誰都不能破的,據說在明朝萬曆年間,頑固的老宰相沈鯉,在大病初癒後勉強上朝,結果在漫長的路途中跌倒好幾次。

人民群眾無法進去紫禁城,甚至官員要去一趟紫禁城都有那麼多的規定,那這紫禁城裡都住著些什麼人呢!有一個答案大夥應該都知道,那就是皇帝和後宮,但是除了皇帝和後宮之外呢?我們看看史料中是怎麼記載的。

官吏們雖然平時不能進入紫禁城,但是在明朝時,紫禁城內其實是有官員值班的,擔任值夜的是內閣大學士,人數僅有三、四名,他們雖然位居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崇高官職,但在紫禁城內,也只不過扮演著守門人的角色。

真正居住在紫禁城裡的男人是皇帝、皇太子和未被冊封的皇子等少數幾個人,當皇子被加封王號後,就由皇帝賜予他宅第,分封到各地去,有的甚至一輩子都不能再回紫禁城。

除了這些人之外,紫禁城剩下的就是后妃、女官和宦官了。就算是擔任值班員、守門人的內閣大學士,他們能謁見皇帝的時間也非常有限,因此,真正輔佐皇帝處理公私事務的人還是宦官太監。

所以說就皇帝來說,宦官屬於他的家人,叫內臣,而那些官吏不管職位多高,也屬於外人,也叫外臣。這個是有一定道理的。

這個我們在皇帝和太監之間的稱呼也能看出來,在唐朝時,宦官高力士尊稱唐玄宗為主人,唐玄宗稱高力士為「家奴」。到了明朝,皇后稱皇帝為為內宅,宦官尊稱皇帝為「萬歲爺」,尊稱后妃為「娘娘」,所以說稱皇帝的女人為娘娘是從太監開始的,當然,就當時而言,除了太監之外,別人也根本沒有辦法見到皇帝的女人。網友們發現了沒有,以上這些稱謂幾乎都是用家庭親昵的口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兵軍事 的精彩文章:

三國唯一一場君主與大將的武力PK,結果很讓人失望
變態日寇用鍘刀鍘死11名群眾,強逼周圍3個村莊百姓圍觀

TAG:老兵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