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千億級信息產業!全球首個無縫導航示範區在江漢開建

千億級信息產業!全球首個無縫導航示範區在江漢開建

逛商場時,分分鐘找到心儀商家;在展覽館,欣賞一幅畫作超過5秒,智能手機便能感應並推送詳細講解;在地下車庫找車,不用再考驗記憶力,更不用走彎路……這些生活便利,不久將在武漢市江漢區各大商場、樓宇變成現實。

2月6日,武漢市江漢區與武漢大學、武漢市測繪研究院簽訂協議,聯合共建全球首個無縫導航示範區,「3S院士成果轉化及產業化示範基地」同時揭牌。此舉意味著室內精準定位導航技術應用將在江漢區全面試點。

新風口:室內導航需求暴增

導航,已是人們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實際使用中,卻有兩種不同感受:室外手機導航,精準度可以米計算;而在室內,導航定位總讓人感覺「不友好」。

為何差距如此之大?「衛星信號在室內用不了,加上環境複雜,精準定位難度更大。」武漢大學測繪遙感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陳銳志說,在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支撐下,室外定位技術成熟,但到室內就不那麼靈敏了。

在實際生活中,伴隨商場、停車場、展覽館等大型複雜建築日益增多,人們在室內活動的時間越來越長,「室內定位導航」應用需求將迎來爆髮式增長。在室內如何獲得精準定位導航服務,成為科技創新和市場共同關注的焦點。「打造無縫導航示範區,即為搶佔未來導航產業發展的制高點。」陳銳志介紹,無縫導航示範區建設內容,包括採集製作室內地圖數據、部署室內定位設備、手機客戶端等,將基於高精度室內外定位導航技術及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平台,在江漢區大型室內公共場所提供無縫導航服務,滿足市民出行、購物、停車找車以及疏散救援、安保等需求。

無縫導航示範區,將先選擇大型商業廣場、金融樓宇作試點區域,再向大型會展中心、物流倉庫、車站、博物館、醫院等公共場所延伸覆蓋。


新技術:定位精確至1米內

室內外一體化無縫定位導航,是國際研究的熱點和前沿技術。武漢大學副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建成介紹,目前,我國科研團隊掌握的技術處在世界領先水平。

2016年,武漢大學測繪遙感國家重點實驗室聯合武漢市測繪研究院組建由122名專家組成的科研團隊,開展基於大眾智能手機的室內全源智能混合定位研究。陳銳志介紹,室內空間也有豐富的信號源,wifi、藍牙、地磁等都包含有地理信息,通過演算法將這些信號翻譯成位置,就可以代替室外衛星信號,實現定位。

陳銳志團隊研究發現,室內光線、聲音和圖像信號都可作為信息源輔助定位,憑藉聲、光、電、場全源定位,點、線、面多維視覺定位,已能將室內定位誤差降低至1米以內。「當你步入室內,只需掏出手機拍一張照片,就可確定自己位置。」陳銳志說,團隊研究者從不同角度給室內空間拍攝多張圖片,分析圖片並提煉特徵存儲到資料庫,用戶所拍圖片進入資料庫可自動匹配,從而實現定位。

去年,美國技術標準研究所組織全球室內定位技術競賽,陳銳志團隊階段性研究成果獲得第一名。


新市場:6年內逼近千億級

室內定位導航的「最後一公里」已是一步之遙。

一個新興產業將快速崛起。國際知名諮詢公司預測,到2024年,全球室內定位產品市場規模將超過100億美元。

江漢區委書記張俊勇說,無縫導航示範區將依託院士項目產業化基地,培育「室內導航定位產業鏈」,包含室內導航設備研發、室內地圖數據生產、室內導航技術服務等,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促進全區現代服務業提質增產。

近年來,在歐美地區,室內地圖在大型場館的應用快速增長,Google、蘋果、百度等巨頭們紛紛緊盯室內定位導航技術。目前,國內部分機場也已開始使用,解決人去哪兒、行李在哪兒、車停哪兒等難題。

除此之外,室內定位導航技術在政府職能管理、城市建設、資源開發、環境保護和民生服務等方面,也可大展拳腳。陳銳志認為,該技術將是實現人工智慧和超智能的核心技術之一,前景十分可觀。(湖北日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武漢發布 的精彩文章:

抓緊!31日與「紅月亮」相約吧,下一次或許是2025年了
武漢擬恢復「漢口中華全國總工會舊址紀念館」,等你來提意見

TAG:武漢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