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宋教仁的子孫後代

宋教仁的子孫後代

宋教仁(1882年4月5日-1913年3月22日),字鈍初,號漁父,湖南常德市桃源人。被稱為: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中華民國的主要締造者,民國初期第一位倡導內閣制的政治家。宋教仁與方快姐結婚,生育有兒子宋振呂。

宋振呂,1900年出生,宋教仁先生逝世的時候他才十來歲,宋教仁先生遇刺之後,孫中山和黃興準備接宋教仁先生的家人來上海,由於宋教仁先生的老母親年老體弱,經不起長途跋涉之苦,只得作罷。等到老夫人仙逝之後,宋振呂和母親才得以移居上海。

在孫中山和黃興的安排之下,宋振呂東渡日本求學。學成之後便在南京國民政府審計部任幹事,娶妻葉惠英。幾年後又被派往歐洲和美國考察司法制度,但宋振呂回國沒多久就因心臟病發作去世,年僅36歲,留下了唯一的女兒宋奇璋。

宋振呂的遺孀葉惠英再次遭遇了與婆婆同樣的命運,她帶著9歲的女兒宋奇璋回到宋教仁的故鄉桃源。抗戰爆發後,有報紙報道說:「宋先生遺屬寡媳一人在桃源轉徙流離,孤苦伶仃。」

新中國成立後,葉惠英作為烈士遺屬受到照顧,政府在長沙給她租了間房子,每月發她30元撫恤金。宋奇璋從桃源女子師範學校畢業後,在當地一所小學教書,並結識了後來的丈夫吳建坤,生育了兩子三女。

宋奇璋的子女生活條件都不太好。大兒子吳林1969年下放到耒陽市肥田鄉,文革後在鄉供銷社當營業員,後來下崗靠種地為生。三個女兒返城後,一個接父親班,在桃源縣水電局,另外兩個在桃源縣瓷器廠,後來也都下崗了。

而次子宋克家,1995年從湖南省桃源縣一家五金廠下崗後,拉了3年黃包車,每天起早貪黑,也就掙幾十塊錢。摩的興起後,他又轉開摩的。直到2009年實在干不動了,才把摩的賣掉,和妻子開了間雜貨鋪。鋪子開在桃源縣陬市鎮上,樓下是十多平米的門面,賣床單、棉被、衣帽、鞋襪、童裝,樓上是老兩口和小女兒的住處。鎮上人少,生意冷清,賺錢也是非常有限,日子過得也緊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謝流石 的精彩文章:

國學大師陳寅恪的子女後代
陳寅恪不見康生 是真病了還是託病不想見呢

TAG:謝流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