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人有多羨慕中國?這事恐怕我們得琢磨琢磨……
想知道「歪果仁」到底有多羨慕中國人嗎?
他們到底羨慕中國的哪些地方?
是在拿自己之短於他人之長相比,還是客觀的評價?
我們應該怎樣看待「歪果仁」的好評?
小編每次回國最大的感受都是自己真的好土,「日新月異」這個詞用在國內這幾年迅猛的發展上一點而不為過......
2017年暑假回國買西瓜,剛想掏出錢給賣西瓜的大叔,大叔一臉鄙夷地看著我說:「瓜錢微信或者支付寶轉我,掏錢多麻煩。」
買完西瓜準備打車去吃晚飯,朋友已經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響叮噹之勢找到了一輛共享單車,瀟洒地騎了上去:「幹啥呢,走啊。」
擼完串兒大概是晚上十一點,我一看時間嚇得一哆嗦,心想完蛋了,這個點回家路上會不會遇到壞人,朋友嘲笑我:「這可是在我大天朝,十一點夜生活才剛剛開始好嗎!」
「歪果仁」眼裡,中國簡直是天堂
國內的生活真的是太便利了。這些年我們逆天的便利生活已經成功吸粉了許多「歪果仁」。
(圖片來源:bilibili)
有一個在中國視頻網路上很火的叫阿福的德國人,喜歡中國的他不僅用腳投票將中國作為了自己的第二個家,還做了中國女婿。他說做中國女婿真的是太幸福了,為什麼?
因為中國丈母娘對女婿真的太好了,琳琅滿目的菜品,民以食為天,這就足夠讓幸福感爆棚。
CNN曾派出一名記者專門到中國體驗移動支付的生活。從買早餐開始,完全不需要帶錢包,只需一部綁定線上支付的手機,從早點小鋪的小籠包到商業街廣場的大牌商品,掃一掃可以走遍天下都不怕。
(圖片來源:CNN)
麥肯錫的統計數據顯示,中國的消費者線上支付的使用率是美國消費者的11倍。線上支付從購物吃飯到打車出行再到支付水電生活費,幾乎覆蓋了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節約了許多不必要的中間環節和時間。
(圖片來源:Twitter)
早在2016年,微信和支付寶就已經成為超過75%的中國人還信用卡的主要方式。數字的背後代表的是人民生活快速的轉型,變得高度線上化和便捷化,如此便捷的程度無疑是世界上的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比擬的。
(圖片來源:Twitter)
除了生活的便利,真心覺得中國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了,提到安全問題,小編自己真的是一把辛酸淚。本科的時候,為了安全不敢住在學校附近(市中心不太安全)。所以每天上下學基本都是坐火車(相當於我們的城際快軌)。
有一天下課回家,我坐在靠門的一個位置刷朋友圈,坐在身邊的是幾個十六七歲的少年。
萬萬沒想到,就在火車停靠在某一站的時候,其中一個少年一把奪過我的手機趁著上下車的間隙迅速逃下了列車。事情發生的太突然,小編沒有反應過來是怎麼回事就嚇哭了,幸好遇到巡邏的站警,將少年攔截住,並將無助的我帶回了警局詢問案情。
站警安慰我:「It happens." (這種事情在美國是不稀奇的)
我:???
並繼續說道:「你來自中國?那你一定是第一次遇到這種事情了。」
好像有點道理。
(圖片來源:新浪)
許多來到中國的「歪果仁」常說:「美國持槍是合法的,以前在美國的時候我從來不敢二半夜出來遛彎兒,一般都是天一黑就趕緊回家。現在我來了中國,完全不用怕的,安全得很。在中國無論多晚出來都是讓人較為安心的,並且中國的夜生活實在是太豐富了,有人說紐約是『不夜城』,事實上,中國到處都是『不夜城』。」
(圖片來源:微博)
微博上這幾天有一個法國小哥很火,這個在法國生活了8年的小哥是一個十足的中國粉。回到法國後,他回想起在中國生活的種種便利,鬱悶之情排山倒海而來,打心眼裡的羨慕之情也是溢於言表。
這些年隨著祖國的強大,我們在「b站」和「a站」越來越多地看到花樣羨慕中國的「歪果仁」。
甚至還有羨慕中國媽媽可以坐月子的......
(圖片來源:bilibili)
天堂也並不完美
「羨慕,是因為喜愛別人的長處、好處或優越條件從而希望自己也有。」
的確,有不少外國人瘋狂為中國「打call」,大呼羨慕中國的種種。但不得不說,「羨慕」這兩個字,似乎只有在充分了解的前提下才有意義。
以基建、手機支付等技術為代表的「中國智造」走出國門,讓我們挺起了腰杆子,抬起了頭。然而,陽光下總有陰影,我們的榮耀和驕傲被人羨慕,並不代表我們可以無視問題、盲目自信。
「復興號」(圖片來源:新浪)
外國人羨慕我們交通四通八達、羨慕我們出行極其便利——12.7萬公里的鐵路網路遍布神州大地。
高速公路覆蓋高達98%的城鎮人口20萬以上城市、里程數位列全球第一。
京滬高鐵「復興號」實現每小時350公里的「中國速度」、高鐵技術出口歐洲。
地鐵發展遙遙領先、入駐43個城市......
「慘遭毒手」的小黃車(圖片來源:新浪)
然而,他們不羨慕「巨嬰式」的乘客撒潑擋車門阻礙高鐵發車,影響全車人和整條鐵路線運營。
他們不羨慕共享單車剛普及不久就有不少被私占、花樣毀壞小黃車成為網路風潮。
南充的「死亡盲道」(圖片來源:新浪)
外國人羨慕我們外賣選項琳琅滿目、羨慕我們足不出戶就能吃遍全球美食——2017年中國外賣O2O總交易額達到400億元人民幣,上海的年輕白領中近三個月內叫過外賣的有七成。
第三方外賣APP平台有一二百款,便捷的手機外送APP配合手機支付系統可以找到各種美食。
外賣小哥送餐準時態度好還不用給小費......
然而,他們不羨慕外賣小哥辛辛苦苦風裡來雨里去、為了「多拉快跑」可能會出安全事故,送餐遲到了還可能遭顧客白眼、一個差評把一天工錢罰光。
他們更不羨慕中國很多上班族不得不吃外賣,只是因為工作任務重,離不開工作桌......
雨中送餐的外賣小哥(圖片來源:界面)
外國人羨慕我們不少人有錢走出國門旅遊和求學、羨慕我們奢侈品大牌買起來不眨眼——中國出境游達1.22億人次,累計出境旅遊花費1098億美元(約合7600億元人民幣)。
中國消費者「財大氣粗」,買下了全球1/3的奢侈品,就連閑置奢侈品交易規模都有800億元......
然而,他們不羨慕中國遊客要背負著「一身名牌擠爆商場但還是插隊和隨地吐痰」的刻板印象、有時還是會被差別對待。
外國人羨慕我們「人民有難,政府支援」——去年加勒比地區受颶風影響,中國政府派遣兩架東航包機,第一時間接回400餘名受災地區的中國公民。
印尼巴厘島火山爆發,中國包機再次出發,接滯留旅客回國......
南航包機(圖片來源:新浪)
然而,他們不羨慕有的中國人知道反正出了事總會有祖國「罩著」,不顧官方明令禁止、一意孤行前往危險地區。
保護戰亂地區的中國公民(圖片來源:新浪)
「歪果仁」的好評,你怎麼看?
不少外國人對中國的印象還處在100年前一窮二白的階段,這從他們在外國「知乎」上問的讓人笑掉大牙的「中國有汽車嗎」、「中國有電腦嗎」就可見一斑。
來到中國以後,外國人看到了我們日新月異的社會,看到了中國變得越來越好,他們眼前一亮。於是,外國人說羨慕中國。
異國他鄉求學的我們,看到自己的祖國被人誇讚被人羨慕,我們的自豪感是油然而生的。
這油然而生的自豪感來自祖國的崛起,來自我們對國家和民族的認同感和歸屬感,來自我們的黑眼睛黑頭髮,來自我們是中華的兒女。
但我還想說的是,這油然而生的自豪感,不能變成膨脹和矯情——我們因為被人羨慕而驕傲,但也要承認和正視仍然存在的問題,不要因為別人的好評而飄飄欲仙。
當然,也不要因為別人的差評而妄自菲薄。
當我們足夠強大,我們會懷著自豪感來反思和改進,會更少地根據別人的評價來定位自己。
就像一個少年蛻變成年人的過程,成長的道路上,逐漸變得堅強變得勇敢逐漸建立起自己的價值觀,也就越來越少地在乎周圍人的目光。
因為,此刻的那個少年,更多在乎的,是如何讓自己變得更強大更獨立。
因為,此刻的那個少年,已經是人們心中成熟可靠不卑不亢的男人。
來源:2018年02月07日 北美留學生日報


TAG:東亞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