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宜家VS維多利亞風,室內家居的藝術戰爭?

宜家VS維多利亞風,室內家居的藝術戰爭?

這家藍色的龐大建築,矗立在北京四元橋東北側,是北京人非常熟悉的一個地方——北京宜家家居商城。

宜家,一個來自瑞典的家居品牌,現在是全球最大的家居零售企業。

前些日子,宜家創始人英格瓦·坎普拉德去世的消息在網上刷屏,小編對這位17歲創立宜家,且堅持到89歲還在工作的老爺子十分欽佩。

小編作為親歷宜家在北京20年發展的北京人,忍不住有些感慨要說說。

於是,藝術總監就指示:可以說,但在一個藝術平台說家居產品,就得從藝術角度出發,還得和維多利亞時代有關係。

藝術?

在這樣一個龐大的賣場里,尋找藝術?

或者,是在宜家的樣板間里,藏有藝術氣息?

這個是宜家宣傳手冊中的樣板間,賣場中的樣板間是這樣的:

一切都有條不紊,收納齊整,細節周到,搭配完善。藝術沒看到,看到的是一種工業化時代流水線批量生產,模塊化簡潔便利的味道:

規範的外表,有製作標準,易於加工、運輸和成本核算,每一個細節都精準設計,使其具有能被大眾迅速和長久記憶、消費的特點。

就像這些燈,抽取中式的一些特點,用最經濟的方式製造,輪廓鮮明。但和中式燈籠沒有什麼血緣關係。

這也許就是工業化時代的藝術特色?

宜家1998年進入中國到如今,中國大眾傳媒給宜家的關鍵詞有:設計感,簡約,時尚,品位。

說到品位,給你們看看維多利亞時代的家居在藝術作品中的樣子:

Dante Gabriel Rossetti"s drawing room at No.16 Cheyne Walk, 1882, by Henry Treffry Dunn,1882年的作品,描繪的是拉斐爾前派創始人羅西提的繪畫室

Albert Chevallier Tayler The Grey Drawing Room。灰色繪畫室一角,英國畫家阿爾伯特·泰勒(1862–1925)作品

這樣的居室置身其中,什麼感受?連舉止都會變得優雅溫存,時光柔軟,腳步輕緩,無限遐思。

這是起居室。來,再看看餐廳。

燈光亮處,朦朧而隱秘的夜,瞬間溫暖起來。

以上畫作都是阿爾伯特·泰勒的作品

那麼宜家的餐廳呢?

社會經過將近百年的發展,擁有獨立典雅的餐廳越來越是一種奢侈,廚房和餐廳功能合二為一,如何收納零碎的廚房用品,是相比藝術更重要的事情。

所以,宜家的這套17件的收納盒,賣了好多年還在賣。

還有這樣的玻璃大碗,至今仍然銷售。碗很大,很重,只能裝沙拉,裝炒菜份量太大,裝湯又會太沉。這個碗還有各種顏色。我媽的原話:真是又笨又丑。

就不拿咱中國的大海碗來寒磣宜家了,還是看看維多利亞時代的豪華玻璃碗:

1856年,英國的玻璃與純銀底座的甜點大碗

宜家其實也沒說自己有多藝術,它一直強調的就是實用性,用自己70多年積累下來的1萬多種單品,搭建完整的供應鏈,給城市居民提供性價比適合的整體家居方案。

因為要節省成本,對於桌子下面這樣人們看不見也不會用到的地方,宜家會跳過第二層塗漆。

這款宜家經典款的小茶几,四根柱子是中空的,當然,價格很低廉。

看看維多利亞時代色彩斑斕,設計多吸收各國風情,花紋繁複的壁紙。

宜家的復古風壁紙設計,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審美:

藝術是什麼?

是不可複製的個性體驗,是蘊含歷史沉澱的美,是經歷時間打磨仍然光彩。

宜家的這張桌子,稜角鮮明,用硬朗的線條表達工業時代的機械感,藝術性很差,防潮纖維板貼皮的材質,可以用上十年嗎?

看看一張維多利亞時代的寫字桌是啥樣的。上圖的這張桌子收起細木拼鑲的弧形頂蓋,放下面板,就是一個舒服的寫字桌。抽屜收納文具紙張和不同的文件。

現在這張桌子依然可以正常使用,也許色澤不如原來亮麗,因為有時間的劃痕在上面。

老照片中的維多利亞式起居室

維多利亞家居風格追求細膩的造型、精巧而層次豐富的空間分割、裝飾美與自然美完美結合的視覺效果。

老照片中的維多利亞式餐廳

一間典型的維多利亞式房間,要有花紋繁複的壁板及壁爐,搭配水晶燈飾、蕾絲窗紗、彩花壁紙、精緻瓷器和繪畫作品。

就連衛生間也要掛上繪畫,講究藝術。

手紙捲筒也要講究精緻。

保存至今的維多利亞時代居室:

宜家進入中國後,火爆小資階層,被視為西方發達國家的主流生活方式,爭相效仿。

典型的宜家風格,宜家產品裝修出的房間:

現在,中國人和世界無縫溝通,知道了宜家在世界各地暢銷,原因不是它的品位,而是它的便宜(確實有一部分很便宜的產品),它所擁有的龐大產品庫,它照顧細節,它為那些無暇照顧自己生活的上班族和手忙腳亂的家庭主婦所提供的方便。

中國人看到了世界各地不同的居室風格,典型的維多利亞時期的居室風格曾風靡歐洲大陸。這是英國杜倫附近的Beamish博物館中保留的歷史原貌:

繁複的維多利亞風格,在現代室內設計中也能巧妙應用,融合進現代生活:

在我看來,宜家風格與維多利亞風格,並不存在孰好孰壞。但如果有條件,用慣了宜家的人能不能嘗試一些不同的生活?

放慢匆忙的腳步,感受非工業流水線生產的,手作所帶來的藝術生活,比如維多利亞風:精緻而層次豐富的裝飾,老畫和水晶吊燈的輝映,歷經時間打磨的器皿,搭配出舒適時光的優雅韻味。

(文中圖片來自網路)

稿件需原創首發,不超過3000字,圍繞藝術主題,觀點新穎獨特,文字通暢趣味,配圖高清並註明出處。

英國尚思藝術

傳播維多利亞時代老歐洲的優秀畫作,分享那時的精緻生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品藝術英倫 的精彩文章:

靈魂絞肉機—電影世界裡的大師們(二)
藝術家的秘密生活——電影世界裡的大師們(一)

TAG:品藝術英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