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進展期EGFR陽性NSCLC的治療(一)

進展期EGFR陽性NSCLC的治療(一)

編譯:月下荷花

來源:腫瘤資訊

美國Dana Farber癌症中心的Oxnard教授以2份進展期EGFR突變陽性NSCLC為例,全方位闡述了不同階段的治療選擇和選擇依據,結合腫瘤資訊曾發布的另一篇文章「EGFR突變NSCLC的治療」,相關內容盡在掌握之中。

病例1

75歲女性白內障術前胸片發現右上肺腫物,年輕時10年吸煙史,1.5盒/天,30歲戒煙,高血壓病史,賴諾普利治療。CT見右上肺鄰近縱膈一3cm腫瘤,雙肺至少5個肺結節,最大6mm,經皮粗針活檢不安全,支氣管鏡細針抽吸檢查,病理證實腺癌,TTF-1陽性,PD-L1陰性,PET/CT見肺結節攝取增加,中軸骨散在攝取,腦MRI雙側超過10個轉移灶,最大8mm,無明顯水腫,診斷IV期肺腺癌,因組織不充足未行分子檢查。

Q1:前吸煙患者IV期肺腺癌,轉移至腦,下一步推薦?

A.重複活檢獲取充足組織行基因檢測;

B.血漿無細胞DNA行EGFR突變檢查;

C. 尿無細胞DNA行EGFR突變檢查;

D.化療,靶向治療用於二線治療

參考答案:(B)

基因分型是進展期非鱗NSCLC治療的標準構成,因此應行EGFR、ALK和ROS1等檢查,EGFR是最常見改變,進展期NSCLC發生率11%-17%,輕度吸煙史、亞裔、腺癌、女性患者更常見。無論患者是否吸煙都應行EGFR檢查,前和現吸煙者EGFR突變率占所有EGFR突變40%。

無論何種方法檢查均需充足組織標本,細胞學標本的腫瘤細胞密度較低,基因檢查多不充足,骨活檢標本脫鈣後標本質量較差,基因檢查也多不充足,因此需再次活檢獲取充足組織行基因檢測。

血漿無細胞DNA是一種新的無創EGFR檢測方法,FDA批准腫瘤組織基因檢測不可行時採用PCR法行血漿DNA檢測,特異性96%,敏感性75%,假陽性不常見,假陰性較多,因為一些癌症不釋放DNA入血,可根據EGFR血漿檢測陽性結果治療,陰性結果應再行腫瘤基因檢測,轉移越多或發生骨和肝轉移時血漿基因檢查的敏感性越高。尿無細胞DNA檢查是一種正在發展中的液體活檢,現有數據認為不如血漿檢測精確。

Q2:血漿基因檢測證實EGFR外顯子19缺失,患者對頭部放療副作用非常擔心,以下哪項是多發腦轉移最佳選擇?

A.全腦放療 ;

B.MRI>10個腦轉移灶時行立體定向放療 ;

C. 一線厄洛替尼150mg/d;

D. 一線厄洛替尼150mg/d+貝伐珠單抗

參考答案:(C)

多個隨機3期研究顯示EGFR突變NSCLC一線TKIs治療較化療能明顯延長PFS、提高治療反應率,FDA共批准三種口服EGFR TKIs一線治療,無證據顯示哪種最佳,三者可能相等。吉非替尼只能250mg/日,缺少劑量彈性;厄洛替尼劑量彈性較大,獲批劑量150mg/日,回顧性研究證實100mg/日反應率也很高,甚至25mg/日也有治療活性;阿法替尼抑制EGFR和HER2,毒性略不同於EGFR TKIs,腹瀉、粘膜炎和甲溝炎更常見,LUX-Lung 7研究顯示阿法替尼的PFS優於吉非替尼,但OS無差別。

EGFR TKI治療最大優勢是延遲CNS轉移,最近有數據顯示EGFR TKI可作為腦轉移放療的替代治療,CTONG 1201研究中進展期EGFR突變肺癌伴≥3個腦轉移患者隨機分入埃克替尼和全腦放療序貫化療組,埃克替尼的PFS和CNS反應率更優,因此無癥狀腦轉移EGFR突變患者可延遲放療,優先TKI治療。厄洛替尼+貝伐珠單抗在歐洲獲批作為單葯TKI的替代治療,2期研究認為該聯合可改善PFS,但單臂PFS只有14個月,較厄洛替尼單葯歷史對照並無顯著優勢,未獲FDA批准,因此對尚未行腦轉移治療的患者不適合。

Q3 :厄洛替尼治療2周後患者臉部、胸部和後背出現痘,伴癢感,為2級痤瘡樣皮炎,推薦哪項治療?(B)

A. 抗真菌藥膏,2次/日,繼續厄洛替尼;

B. 米諾環素100mg 2/日,繼續厄洛替尼 ;

C.暫停厄洛替尼2周,以較低劑量重新開始 ;

D.停用厄洛替尼,開始化療

參考答案:(B)

EGFR突變患者經EGFR治療可維持較長時間,因此應積極治療藥物副反應,治療幾周後應詢問患者是否腹瀉,需有抗腹瀉藥物備用。患者應知道如何處理座瘡樣皮疹、皮膚乾燥和甲溝炎,指南推薦口服抗菌素如米諾環素或多西環素治療痤瘡樣皮疹,一些患者需要延長治療時間。嚴重皮膚毒性可預防治療,米諾環素100mg 2次/日共4周,可減少高級別皮疹發生率。局部激素和濕潤劑也是治療皮膚毒性的重要方法。出現不可耐受毒性時,減低劑量優於中斷治療,但嚴重毒性時暫停治療是恰當的。

Q4:厄洛替尼治療8周後複查肺病灶和腦轉移灶縮小,中軸骨3處新發硬化性骨損害,推薦哪項治療?

A. 繼續厄洛替尼;

B. 繼續厄洛替尼,骨轉移灶放療;

C. 新發損害活檢檢測耐葯突變;

D.血漿基因檢測耐葯突變;E.停用厄洛替尼,開始化療

參考答案:(A)

EGFR突變進展期肺癌一線靶向治療反應率70%,余為疾病穩定或較小反應,只有5%為難治早期進展,因此應避免過早停葯。一種很常見的臨床結果是TKI出現治療反應時新發骨轉移,稱為「成骨反應」,該現象在前列腺癌和乳腺癌亦可見,此時不應認為是耐葯,除非出現疾病進展癥狀或掃描結果顯示病變持續加重。醫師應避免在無確切證據顯示治療失敗時過早停止治療。該患者厄洛替尼治療10個月CT檢查肺結節和骨轉移均穩定,但腦MRI見多個轉移灶生長伴輕度水腫,患者無癥狀。

Q5:推薦哪項治療?

A. 全腦放療;

B. 腦活檢檢測耐葯突變;

C. 血漿基因檢測耐葯突變;

D.卡鉑+培美曲塞化療;E.奧希替尼160mg/d治療

參考答案:(C)

一線EGFR抑製劑獲得性耐葯的臨床表現變化較大,可為肺部癥狀進展或骨轉移引起疼痛,或疾病緩慢無癥狀性生長,可持續數月,亦或單個病灶疾病進展的「寡進展疾病」,不同進展治療不同。NCCN推薦先行T790M檢測,因為奧希替尼對T790M耐葯有很高治療反應率並延長PFS。AURA研究中比較奧希替尼80mg/日與聯合化療治療EGFR突變耐葯、活檢T790M肺癌,奧希替尼ORR為71%,中位PFS為10個月,優於化療,無癥狀未治療過的腦轉移患者獲益與總人群相似。

「寡進展疾病」指的是只有一處病灶,如CNS或骨或肺或肝的轉移灶發生進展,該現象可能源於耐葯的異質性,寡進展可局部處理,如放療,同時繼續全身治療,應注意局部放療副作用及放療區域外疾病進展風險,因此對CNS進展且T790M陽性患者應採用有效的全身治療如奧希替尼,優於全腦放療。奧希替尼治療CNS疾病時應密切監控,治療失敗時應及時放療。

血漿檢測缺少T790M突變時優選放療,並繼續厄洛替尼治療。不是所有癌症都會釋放NDA入血,所以血漿T790M敏感性約50%-70%,有趣的是一些患者血漿T790M陽性,腫瘤中陰性,與疾病異質性有關,FDA批准腫瘤活檢不可行時,檢測血漿T790M作為替代方法,這同樣適用腫瘤組織基因檢測陰性時。現有數據顯示無論血漿還是腫瘤T790M陽性,奧希替尼治療結果相似。

參考文獻

https://www.medscape.org/viewarticle/874028

責任編輯:腫瘤資訊-宋小編

28個腫瘤相關臨床試驗招募患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腫瘤資訊 的精彩文章:

神刊告訴你,注意以下幾點,患癌風險可以下降50%
NSCLC分子突變譜與免疫治療療效有何關聯?

TAG:腫瘤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