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馮學榮:魯迅不為人知的四個真相

馮學榮:魯迅不為人知的四個真相

真相一、魯迅家道中落是因為行賄作弊

中國知名作家魯迅的本名是周樹人,他的父親名叫周伯宜,是清末時代的一個秀才。所以我們大致可以說,魯迅的天資,應該是遺傳了他父親的才華。

周家原本是有錢人家。然而,魯迅的祖父周福清,心術不正。1893年,魯迅的父親周伯宜,參加鄉試,考舉人。魯迅的祖父周福清望子成龍心切,他向浙江鄉試主考官殷汝璋行賄,謀求兒子周伯宜被錄取。

不料,這個名叫殷汝璋的考官,竟然是一個為人正直的好官。他立馬向上面舉報。結果,魯迅的祖父周福清,馬上就被逮捕了。很快,周福清就被判了斬監候,基本上複審完了,就是要殺頭的。

然而,好在周家畢竟是有錢人家。於是周家傾家蕩產,疏通關係,逐級打點。周福清蹲了好幾年的大牢,最終才被放出來。而周家也因此從一個富裕之家,淪為了赤貧戶。

魯迅一家的敗家歷史,警示我們後人:做人啊,心術要正,才能走得更遠。

(魯迅的父親周伯宜與母親魯瑞)

真相二、魯迅與親生弟弟終生結怨

魯迅有一個弟弟,名字叫做周作人。這個周作人啊,也是一個作家。他娶了一個日本老婆,名叫羽太信子。

鮮為人知的是,魯迅與這個親弟弟周作人翻臉了,老死不相往來。

為什麼呢?其實,這真的是個謎。我們只知道在1923年7月18日,周作人給魯迅寫了一封絕交信,信是這樣說的:

「魯迅先生:我昨天才知道……但過去的事不必再說了。我不是基督徒,卻幸而尚能擔受得起,也不想責誰……大家都是可憐的人間。我以前的薔薇的夢原來都是虛幻,現在所見的或者才是真的人生。我想訂正我的思想,重新入新的生活。以後請不要再到後邊院子里來,沒有別的話。願你安心,自重。七月十八日,作人。」

當時魯迅和周作人住在同一棟大宅,周作人叫哥哥魯迅以後「不要再到後邊院子里來」,這句話引起文學界許多人的猜想。許多人認為是魯迅偷看了周作人的妻子羽太信子洗澡。但魯迅到底有沒有,這事可能就有待考證了。

周作人後來與友人通信說:他與哥哥魯迅反目的原因一旦公開,對魯迅和周作人本人都不是一件好事,這更加重了外人對魯迅與羽太信子之間的猜疑。

(周作人與妻子羽太信子)

此外,1924年6月11日的《魯迅日記》也記錄了周作人和他的妻子羽太信子一起毆打魯迅的事情。日記的原文是這樣的:

「下午往八道灣宅取書及什器,比進西廂。啟孟(周作人)及其妻(羽太信子)突出罵詈毆打,又以電話招重久及張鳳舉、徐耀辰來,其妻向之述我罪狀,多穢語。凡捏造未圓處,則啟孟救正之,然終取書、器而出。」

我們從魯迅這段日記可以看出來,魯迅的兄弟關係,十分緊張。周作人和他的日本太太,竟然聯合起來,對魯迅動手,進行毆打。羽太信子還一邊打人,一邊曆數魯迅的罪狀,而且還用髒話來對魯迅進行辱罵。

到底是什麼事情,造成了這麼嚴重的仇恨?外人也許永遠都沒有答案了,我們可以肯定的是:魯迅和他的弟弟,反目成仇,一生至死,都沒有再往來。

真相三、魯迅既愛寫作,也愛金錢

鮮為人知的是,魯迅寫文章,除了「喚醒中國人」之外,他還有一個動機,那就是:賺錢。民國時代的報紙編輯都知道,魯迅在世時,他的稿費要價是很高的。所以當時有許多報紙編輯對魯迅不滿,說他愛財如命,斤斤計較。

然並卵,世人記住了魯迅,記不住那些編輯。人的貢獻與社會回報,是成正比的。反過來一樣成立,掙錢越多,說明人家的產品越有價值,說明人家對社會的貢獻越大。這就是經濟規律。文人不願意承認,但,規律客觀存在。

當時魯迅的文章結集出版,交給一個叫做北新書局的出版社處理,老闆名叫李小峰。魯迅從1929年開始,就懷疑這個出版商李小峰有意隱瞞印數、拖欠魯迅的版稅。

於是,魯迅開始明察暗訪。經過調查統計,魯迅認為:北新書局拖欠的數目有兩萬元左右。按實際購買力計算,這差不多等於現在的人民幣兩百萬元。

一開始魯迅沒有打算打官司,而是寫信給李小峰,要錢。但是,李小峰總是不回信。於是在1929年8月,魯迅請好了律師,準備對李小峰進行起訴。

李小峰一看魯迅真的要告自己了,十分緊張。為了不吃官司,立馬示好。於是在律師的家裡,進行了調解,李小峰答應向魯迅支付拖欠的版稅。了事。

真相四、魯迅有兩個女人

魯迅有一個結髮妻子,名叫朱安。但是,魯迅不喜歡這個妻子。

(朱安與魯迅)

魯迅在北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任教的時候,他有一個名叫許廣平的女學生,同時也是他的女粉絲。這個女粉絲愛上了他,於是,兩個人就同居了。

後來,二人生下了兒子周海嬰。然而二人一直沒有結婚,而魯迅也一直沒有和原配朱安離婚。

(魯迅與許廣平及周海嬰)

馮學榮

七十年代人

現居香港

中國當代知名作家,科學主義倡導者,自由市場經濟的信徒,廣受讚譽的認知啟蒙者,已出版《不忍面對的真相》、《日本為什麼侵華》等多部暢銷書,是「別等」效率手冊的忠實踐行者與受益者。

馮學榮親筆簽名的

別等效率手冊

加經典電子書的大禮包

正在微店熱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馮學榮讀史 的精彩文章:

馮學榮:「貧富懸殊」的說法,為何不科學
馮學榮:中國人生活中有哪些見識是錯的

TAG:馮學榮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