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生中的24個小時」
GIF
前兩天寫的關於一月份的復盤記錄碎碎念 我的「 一月總結」得到很多小夥伴的鼓勵,每日習慣記錄生活,後來即使喜歡我文字的人多了,也不願意被「寫作」束縛。所有的文字來源於生活,這裡寫的每一個字,就代表「我自己」 。
在感到快樂的同時,也看到小夥伴提出的問題:
「 如何在一個月里一步步做完自己計劃中的事情?」其實,這確實是我一個月做完的事情,並且我也很滿意自己的狀態。且不說,每件事情最後是否得到了我想要的效果,但其實每一年我都在慢慢的拉成自己的韌性。
寫作這件事情,於我來說不需要刻意練習。有的時候還害怕自己的文字太過平實,後來越來越多的人也問過」 怎麼可以保證大量的輸出,一說起寫文章就頭疼「 。其實,全都在於你是否去體驗生活里的每一個細節,並試著記錄它們。
看到標題,你們肯定會以為我打錯了字。
其實不是的,現在的每一天的早晨我都會告訴自己」 你的一生只有24小時「 就像我上文寫過的」活一次就夠了,一次就一天「這樣反而整個人輕鬆許多,也不會再背負對過去的回憶,對未來的擔憂或者迷茫。
我想,沒有人喜歡每日睡覺前想著自己還有一大堆事情沒做就開始懊惱。
焦慮情緒確實在生活中可以被我們帶入各方面,以前我也是焦慮人群中的一員。去年幾個月,晚上睡不著的時候歷歷在目。
後來,我發現過生活也是需要方式的,需要思維的。
所以,我打算把我的一些小小的體驗和一些試錯的方法告訴大家。不一定適用於每個人,因為說真的,我不擅長於寫」乾貨文「 。
我所記錄的每一個細節,就是我自己的故事,我自己的人生。
僅此而已。
在開始了自己的斜杠生活後,我確實每天都能為自己列很多to do list
加上開始為法語營的學生上課,從準備課件,到上課,到批改作業都很消耗時間。
很巧的是,之前在讀李笑來老師的《把時間當作朋友》這本書里提到過關於」心智力量「的差異,我決定在今天再次二刷這本書。
」越是勤奮的人越輸不起,越是輸不起的人越勤奮「 可能這就是我軟肋的一部分了,不過現在可以坦誠地說: 我輸的起,我也肯勤奮。
人生充滿了不確定性和戲劇性,但有一件事是確定的--- 時間,只會與那些努力的人做朋友。我們總想通過」時間管理「達到真正管理自己生活的目的,卻從來沒有想過通過改變自我來真正開始管理自己的生活。
那天我突然覺察到」 很多年前,我覺得自己學習的沒用的東西恰好成了我今天最有力的武器,這種驚喜感可想而知」
對,尤其我還是個學生。每天要面對至少六個小時的學校課程,但我依然堅持完成了這些事情,不遺餘力。並且,我一個月來,從未在11點後睡覺,閉上眼。早上早起時感覺,所有的一切都是新的。
所以,保持健康的作息習慣就是自我管理的第一步。
「如果我的效率在晚上最高,那我盡量把要做的事情排在晚上」 以前,我一直是這樣想的,於是白天就開始懈怠。殊不知,生活的每一件事都是環環相扣的,今天你為了某件事犧牲你的作息,說不定過幾個月你就會浪費大量的時間去醫院,或者付出其它代價。
我始終相信,這個世界任何事情都遵循「守恆定律」 ,哪怕今天不幸的事情確實找上門來,我就有力量暗示自己明天我會是那個「幸運兒」 。
建立自己的正向生活法則是特別有趣的一件事情,不是非要讓每個人活成一個機器,並自動調節好系統。但是,能夠掌握和控制自己的人生,才是最爽,最過癮的。
人與人的差距,我以前特別願意相信只有智商是決定一切的;但現在,我發現我們每個人有很大的潛力可以讓自己在這個世界和這個社會完成「翻盤」 。
不要被過去別人定義的你,來一直定義自己。
只有,你想做的每一件事情,試著不要等到下一秒再做,才會感受到什麼是「不設限」 。
除了上課,其餘時間我都可以隨意支配。但在國外留學的特殊原因,我每天還需要處理各種生活上的麻煩,保險,修熱水器,下水道被堵... 然後超市買菜,做飯,也不想因為生活的忙碌而變得將就。
所以,生活確實是一本很好的「教科書」 不僅教會我如何堅強,如何面對孤獨,如何與陌生人交流,最重要的是: 如何去堅持做好一件事,如何在別人都不敢冒險的情況下,我會選擇向前。
以前,媽媽總是會說「 你是笨鳥先飛」 ,後來,我飛出了國,現在在她和老爸的眼裡,我也應該是越飛越高吧。
當有人問起我,如何把這麼多事情都一一完成的時候,我其實在心裡第一時間想的就是兩個字「 堅持」 ,它就是我野蠻成長最好的「資本」 。
堅持做一件事情是需要毅力的,我也有過半途而廢的時候,但可怕的是我從來未曾找過原因,除了懶,一定有哪些思維上的「不可逆轉」導致我半途而廢的。
於是,在這一年半的時間裡,我找到了它們。
以前覺得,做計劃,就是在給自己增加負擔。倘若沒有完成,心中的落差是無法想像的,我根本不想去承受前後結果的反差。
所以,在此之前我會陷入很多次「死循環」 。其實,生活中要做這些事情太簡單了,你能在有限的時間裡活出無限的人生才是最重要的。
在於你是否,真的把每一步都走好了,而不是糊弄自己,也順便糊弄他人。
「 學會找自己的成就感」,每個人都能無條件自信,我始終堅信這一點。
關鍵每個人聚焦在自己身上的時間很少,別人的話常常當真,其實不然,真心一個人的時候問問自己,很多事情便有了答案。
我在每一個月的最後一天,列下一月的月計劃時,都會提醒自己在每一個維度記著要記錄自己每月達成的「成就事件」 哪怕很小,所以在讓能量圈的小夥伴們每日記錄的時候,也可以寫下自己每一天讓自己感到「有成就感」的事件。
萬事具備「信心」往往比垂頭喪氣的人好多了,因為他們眼裡常常都是堅定的眼神。所以,生活的另一個小訣竅就是「 找到你自己的成就感」
想到什麼,立馬我就會去做。
但這個「做」的過程,不會只有三分鐘的熱度,它會讓我打卡大腦的敏感器去關注和這件事情所有相關的人和事物。
當我去探索發現它們的同時,我的大腦里肯定有很多疑問。
帶著這些疑問,我就會想方設法的去解決它們
很奇怪,當我解決掉它們的時候,通常就是我收穫的開始。
在做小的事情,可以權衡利弊,但是大的事情,我就會從心。
就像線上分享會,我其實沒有想過我一年能不能完成8場以上,
現在卻不知不覺這周進行第二場了,我本來沒想到我在繁重的課業下還有這麼多時間可以去發展和開啟我的「斜杠人生」 ,可是,我做到了。
千萬不要被任何事情和人影響到自己大腦里「疲倦」的那個點,就像每天晚上睡覺之前,當我當日的計劃沒有做完的時候,我會提醒自己在某個點就睡覺,不再焦慮,因為無論如何,就算我今晚熬夜做完,也不如我白天的效率來的高。
在這個時刻,「完成」 就顯得不是那麼重要。
今天的計劃如果尚未完成,那麼肯定會有哪一個小的細節沒有掌握好影響了後面計劃的進度。
我不得不讓自己成為時間的朋友,因為自己想要經歷的世界畢竟離我還有一些距離,所以抓住自己的白天時間就顯得異常重要。
大家提問的幾個小細節,我記錄了下來。
1. 一天中的閱讀時間段怎麼分配?
閱讀,這件事情首先要考慮環境。如果你讓我去公交車上讀書,肯定不能辦到。因為,心是無法平靜下來的。但恰恰很多倫敦,巴黎的地鐵上隨處可見看書的人。
我的閱讀時間點,一般是早晨起床和睡覺前。因為在之後的這一段時間裡,都在做著每日安排里的優先順序事件。目前,我的每日閱讀時間至少為40分鐘,至於每本書,要看自己的進度。 不過,看完幾本書不是目的,而是在於這些書有沒有真正讓我以前的觀念受到衝擊,開始進行其它方面的探索。
比如,心理學,看完後我會應用到實際生活中。 觀察一段時間,有了有趣的發現之後,我又回過頭去看這本書,究竟給了我哪些「創新」方面的建議。
如果周末時間的話,每天早上都會抽一個小時進行閱讀。 無論是微信讀書,還是紙質書籍,如果當天計劃有變,出去旅行或者其它事情,我會在前一晚的效率手冊里直接把這件事情的執行時間調整到我之後空閑的時間段。
對自己生活規劃的預期還是要有的。
2. 每天做10個俯卧撐,堅持練字是怎麼安排的?
可以告訴大家的是,在我練習的32篇花體字,做俯卧撐慢慢提高我臂力的過程中並沒有耗費我太多的時間。每天早上起床洗漱完喝完一大杯蜂蜜水後,接著就會習慣性的做10個俯卧撐( 這個習慣在2月份被我調整到15個了) 。
身體是我最好的朋友,特別是我感受到呼吸,還有身體給予我的信號的時候。如果我再熬夜,或者因為某些情緒某些人影響我的睡眠,我覺得才是最大的不值,所以,今天煩惱的事情要是持續想,就會拖到明天,然後一天一天,焦慮情緒肯定會堆積後在日後的某一天突然性的「爆炸」 。
這幾個習慣,包括每日keep ,總共耗費我的時間不到半個小時。
所以,難得不是我怎樣規劃自己的生活,難得是今天堅持了,如何做到下個月,年末甚至明年後年依舊堅持。
我想,大部分人在規划上都知道方法。很簡單,寫下自己第二天要做些什麼,就好了,但現在看完瀟洒姐的效率手冊後,我準備在二月每日做手賬記錄的時候分主題安排我的每日行程。
我不需要提醒自己什麼時間該做什麼事,而是到了那個時間點我就知道自己應該專註於某件事了。
3.想堅持卻又堅持不下,應該怎麼辦?
這個問題的點不在於「 堅持不下來,該怎麼辦」 而是這三個字「 想堅持」 。
你自己究竟想不想,夠不夠想,就是你能不能堅持的最好的理由。
不過這個世界太多人習慣於做伸手黨了,很多問題除非必須當事人親身說明,拿經歷與你交流,已經形成體系和疑問點的問題,在這個信息發到的時代自己動手就能找到。
如果你希望自己做好某件事情,就想方設法做好,這就夠了。
至於是否能堅持,那要看你想做好這件事的願景程度在哪一個階段。
自己的願景力相當足了之後,就會開始改變,一旦你看到改變過程中的自己越發的是自己曾經渴望狀態下的那個自己,應該不會在輕易說放棄。
4. 做了那麼多事情,有在你不舒適範圍內的事嗎?
確實有。但是,通過我自己的改變,我可以將它們轉換為我的舒適範圍之內。
很多事,都是在我舒適區外。誰不想每天早上沒課就睡個懶覺,晚上沒作業就擼個劇。
可我想要變得越來越好,我就得付出,就得捨棄這些讓我感到舒適的環境和東西,甚至是生活條件。想要回家工作,可以,父母不僅有房還能每天不用我做飯,可是我特別不想。
我想看看我自己究竟能達達到哪種極限,我是不是比我自己想像中還要強大。
所以,我選擇自己去探索這個世界。課程賺到的就拿去「投資」自己其它方面的興趣和生活的必要開支。
於是,我會觀察我在哪一件事上最容易找到沉浸的點,然後再深入的去學習。
所以,這跟我是不是學生也沒有關係。因為,只要想做的事情,哪怕再難,就得說服自己去做,不磨嘰,找的借口其實都是避開了一次又一次可以成長,拉長自己韌性的機會。
我會跟小夥伴們說「想到什麼,你就去做吧,哪怕你就在一張紙上寫寫畫畫也行。」
恰好,我習慣的是每當腦子裡冒出一個小點子都會拿起手機隨時記錄。
如果有電腦就更好了,我還可以利用思維導圖把要達成某個願望之前需要做的所有步驟列成分支,然後再一個個的去努力實現。
管它最後結果怎樣,在我心裡,所有堅持過的,儘力的事情,
都會讓我經驗值猛增。我知道的,很多事情是少數人在堅持,
所以我想成為「極少數人」 ,我也期待看到能量圈的小夥伴們每一天進步0.1%。
是我用表格清單法做的關於12個月的規劃,但是我不會把每一個月一次性寫完,通常是隨時更新的狀態。每一月寫該月的每個主題,並隨時更新在此主題範圍內的成就事件。到了月底的時候,我讀過的每一本書,在每一個方向里做過的事都一目了然。
利用燈塔筆記,我在1月之前就寫好了12個月的日曆,會寫下每個月的一些主要大事件,在模糊日期里寫下想要做的事。
比如,5月計劃旅行( 去xxx地方)
2月預約私人醫生
6月回國,以及重新矯正牙齒。
我不想放過我大腦里每一個想法,因為一年的時間真的很快很快。
況且,我每一天都只覺得自己的一生只有24個小時。
就這24個小時,我好好的過,把當天想要做的事情做好,小事也能盡心儘力就夠了。就這樣,一天接著一天,有了最後月末的總結。
這些都是我實實在在的生活,確實特別普通。
不過,記錄它們對我自己的成長有了更好的意義。
保持早起早睡
做任何事情,不磨嘰
形成正向的心理循環
每日定期清理垃圾情緒
充滿善念和感恩的心態去生活
善於感受和發現自己的微妙改變
將目標具體細化而不是變得空泛和遙遠。
虛心和冷靜面對他人的批評和判斷。
我基本上每天晚上都是在寫第二天日期的效率手冊,
捕捉生活的細節,分享=感動
用自己的成就感換說服自己繼續堅持的理由
堅定,與堅持始終是「並肩作戰」的
自律,是一種自我導向
它不是單單只依靠「時間」
用正確的方式,去做正確的事情。
時間會變成我們每個人的「朋友」
不斷新陳代謝
不斷野蠻生長
小逗
旅行閱讀碎碎念vlog個人成長


TAG:飛機向前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