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區塊鏈原理在非經濟領域的應用

區塊鏈原理在非經濟領域的應用

比特幣隨著2017年的大幅漲跌逐漸進入普通民眾眼球,區塊鏈也成為繼互聯網之後最具顛覆性意義的技術備受關注。本文結合百度推出的「萊茨狗」遊戲,簡單介紹了普通興趣愛好者應該關注的方向(第一部分)區塊鏈的基本原理特點(第二部分)區塊鏈在非經濟領域的應用(第三部分),藉此希望更多人能夠持續關注區塊鏈及其應用,理性看待加密數字貨幣的投資。

本文共計4500字,預計閱讀時間10分鐘。

/1/

2月4日,百度金融區塊鏈實驗室推出遊戲項目「萊茨狗」,雖然還在內測階段,但玩家的熱情卻超乎想像,以至於媒體(雷鋒網)稱百度錢包「玩得一手好運營」。不管是怎麼玩的,先上車再說。

之所以稱該遊戲項目是一次出色的運營推廣,是因為區塊鏈第一次以親民性、可操作性、便捷且免費的形象出現在大眾面前。在此之前,比特幣、以太坊、加密貨幣和區塊鏈等概念雖然火爆投資圈,火爆全網路,但由於技術和知識門檻限制,能夠近距離體驗並參與投資的人並不多。而「萊茨狗」作為區塊鏈應用的虛擬藝術衍生品,恰好滿足了普通網民的好奇。

按照當前普遍認同的說法,區塊鏈發展可以分為三個階段:一是典型的比特幣時代,稱之為1.0時代;二是以以太坊為代表的通過智能合約來發行數字資產的階段,稱之為2.0時代;三是通過區塊鏈智能合約登記並參與流通現實資產的階段,稱之為3.0時代。2017年顯然屬於第二階段,但第三階段的序幕也早已拉開。百度試水基於區塊鏈技術的「萊茨狗」遊戲項目,除了可以提高百度錢包的下載量,從長遠發展來看,更像是對進軍區塊鏈第三階段的一次探索和嘗試。

區塊鏈是一種信息技術,是一種去中心化的協議,也是一種需要用戶信任的共識機制。「萊茨狗」作為當前國內少有的一個現象級去中心化遊戲,其意義就在於可以讓更多人以遊戲的方式真實地接觸到區塊鏈,為接下來的區塊鏈新經濟做鋪墊。因為區塊鏈的運行機制與當前最熱門的共享經濟、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契合度相當高,區塊鏈單從這些領域的應用潛力就不可估量。

最近接觸到區塊鏈、比特幣等概念後,在網上看到聚焦言論最多的話題就是「加密貨幣的前景」、「比特幣會不會被取代」、「新的數字貨幣有沒有機會崛起」等投資相關的話題和「信用社會」等社會發展相關的話題的討論。而這些恰恰是我在了解區塊鏈相關信息過程中最不關心的話題,我認為,區塊鏈自身的運行框架、底層協議和基於高級概念的應用才最值得關注。

首先,關於投資,投資並不會影響到大多數人的生活,即便漲跌幅達10000%也與普通民眾無關,影響的僅僅是金融投資環境,除此之外,基於區塊鏈原理,比特幣不僅不會被取代,越來越多新的加密數字貨幣崛起也是必然的;其次,從「信用社會」、「信任革命」等社會願景談區塊鏈是一種典型的畫餅充饑的行為,完全枉顧技術發展現狀,空談社會變革,而以太坊之所以比比特幣更加高級,就是在技術開發和底層協議上花的功夫更多一些(以太坊的開發是完全中心化的,因此效率更高)。

到這裡為止,本就對區塊鏈有認識的讀者可能已經明白我要表達的意思:加密貨幣投資不適用更大範圍的人群,空談社會變革也毫無意義;作為興趣愛好者,更應該了解區塊鏈的原理,思考是否能夠將此原理借鑒應用於現實生活,或是其他科技領域;熱衷於「炒幣只會讓區塊鏈金融更加混亂。理性的思考應用場景才能促進區塊鏈3.0時代的到來,至於技術發展,自有專業的工程師維護更新。

/2/

對於不太理解區塊鏈技術的讀者,我將用盡量通俗的語言描述它的原理,但願能對更多人有幫助。(考慮到「雙花」和「拜占庭將軍」問題比較抽象,因此未在文中體現,有興趣的可以自己查查)

眾所周知,信任是價值物轉移、交易、存儲和支付的基礎,信任缺失,人類將無法完成任何價值交換。現代社會,中央銀行作為信用監管和貨幣發行機構,充當貨幣交易過程中的認證官,從而確保信用秩序和交易秩序穩定。舉個簡單的例子,銀行大多都設在城市中心的繁華地帶且裝修豪華,因為只有這樣,它才能讓儲戶信任自己不會倒閉,滿足儲戶對它的信任。也就是說,為了確保交易順利進行,我們默認設立了一個第三方監管機構。

而使用區塊鏈交易則完全不需要第三方機構插手,它是靠一個完美的數學解決方案為交易各方建立起信任關係,且建立信任關係的成本幾乎為零。這個技術的原理是:首先通過標準演算法把一個文件壓縮成一段64位的代碼(這段代碼不可反推,稱為哈希);然後把這段代碼寫入一個區塊,蓋上時間戳每個區塊的頁首會包含上一個區塊的索引,並與上一個區塊連接我們在蓋有時間戳的區塊中寫入新信息後就可以形成新的區塊每個新區塊的首與上一個區塊的尾相連接,最終形成區塊鏈。我們可以把時間戳看作是信任關係的認證。

從這個簡明扼要的原理思考,幾乎每一句話都可以作為索引展開一系列的推論和應用。現在,我把大腦清空,做幾個簡單的推論(基於理想狀態):

1.根據哈希值(64位代碼)不可反推,可以得知:在交易中,我不能隨意竊取其他用戶的信息或「財產」,以此來確保交易的安全性;

2.把代碼寫入區塊,可以推出:我可以把繁雜的信息或數據進行分類,以此來確保信息的有序性;

3.由蓋上時間戳,可以推出:我可以對我的信息進行認證,以此來確保我的信息不會被篡改,保證信息的可靠性;

4.由每個區塊的頁首會包含上一個區塊的索引並與上一個區塊相連接,可以推出:我可以通過其中一個區塊(一處交易)找到上一個區塊(一處交易),確保信息的可尋性;

5.由尾相連接形成區塊鏈,可以推出:我可以使眾多信息結構化,以此保證整個系統平穩有序。

以上僅僅是針對基本原理所作的推論,除了這些簡單的推論,還可以根據其他複雜的原理作更為深入的推論,每個推論之後還有非常廣闊的應用,比如去中心化、公共賬本、雲計算網路、大數據系統等,在此不做展開。

以區塊鏈為基礎,人們在互聯網上又建立了一系列互聯網治理機制。比如工作量證明機制,即要想篡改區塊鏈上的數據必須擁有超過全網51%的算力,這使得做偽的成本會遠遠高於預期獲得的利益;互聯網共識機制,即以共識來確保正確,而無需甄別好壞,這個共識就是指協議,協議是數字化的,沒有人工篡改的機會,以區塊鏈電子貨幣為例,不同的協議可以誕生不同的幣種;智能合約機制,即以程序代替合同,約定的條件一旦達成,網路自動執行合約,金融活動由交換數據變為交換代碼;互聯網透明機制,即賬號全網公開而戶名匿藏,交易不可逆轉且交易由第三方礦工記賬。此外,還有社交網路的互動評分和密碼學等治理機制。

區塊鏈基礎構架模型

基於這些機制,比特幣成為區塊鏈技術的第一個應用。接下來,我再詳細描述一下比特幣的交易流程,以加深對這些機制的理解,同時作為區塊鏈技術原理的補充:

1.假如我要向你支付1 BTC,

2.我會先往你的賬戶支付1 BTC(通過比特幣錢包或電子郵件),這枚BTC會附帶一段腳本用以啟用這枚BTC;

3.同時我會發送一條廣播告訴全網路,我支付給你1 BTC,接受大家的監督:我的賬戶少1 BTC,你的賬戶多1 BTC;

4.全網的BTC礦工(第三方個人)會用我提供的腳本確認這枚BTC真實有效(礦工不屬於任何第三方機構,他們根據自己掌握的算力,通過競爭獲得認證資格,也就是通常說的「挖礦」,根據比特幣數字協議,他們只能核對並記錄);

5.然後,根據數字協議(前面講到,一種協議代表一種幣),我會給這枚BTC提供一段新的腳本用以加密,並幫助你重新啟用這枚BTC;也可以在腳本中寫入我們之間約定好的啟用條件,比如三個月以後可以使用,或者是當你完成什麼任務後才可以使用等。(需要我提供新腳本,是為了保證這枚BTC的來源可尋)

6.當你想要使用這枚幣的時候,只需要提供我給你的這段新腳本即可。

比特幣的基礎協議其實並不難理解,主要就是蓋時間戳,全體礦工一起記賬,通過每十分鐘確認一次,形成記錄全網這十分鐘所有正確的一個賬本資料庫,我們稱之為區塊。每個合法的區塊連成一個個鏈條,就是區塊鏈,進而形成一個分散式共識資料庫,未來會成為全人類真實信息的共同來源。基於用標識將所有資產編碼到區塊鏈的理念,所有的資產都能在區塊鏈上被跟蹤、控制以及交換。

區塊鏈中的協議正好可以對標1973年發明的TCP/IP協議,正是這一協議標誌了互聯網時代的到來,而區塊鏈的協議也標誌著基於價值共識的量化促進機制的形成,也就是使用貨幣進行價值傳遞,進而使價值被量化,並發揮促進作用。

基於價值共識的量化促進機制使得在區塊鏈構架下可以設計出很多種非金錢性的貨幣,這樣的貨幣能夠根據特定情況執行特定的任務,而不僅僅是一個度量和儲值的手段。於是,就有了區塊鏈技術在非經濟領域的應用。

/3/

關於區塊鏈非經濟領域的應用,需要先了解哈耶克的一個貨幣主張——私人貨幣理念,即社會允許私人貨幣存在,然後通過大量自由狀態貨幣間的競爭演化,湧現出最優質的貨幣。這個理念源於「貨幣形成的基礎來自人與人之間的價值共識」。

基於私人貨幣理念,哈耶克設想出一個互補或多重貨幣社會的情形。在這樣的情形中,任何一個組織、類目都可以基於自身發行一種貨幣(代幣),把經濟關係當作社會關係的載體,然後開展各種活動。這個設想又來源於一個抽象的概念:經濟是有價值物品的生產和消費。

舉個例子,除了比特幣,還可以有校園幣、國家幣、健康幣、聲譽幣等。上文已經說了,貨幣的應用來自於人與人之間的價值共識,而學校、組織、國家開展活動也是一定群體達成共識的結果。假如某所學校發行一種校園幣,學生在學校的學分可以轉化成校園幣,學校或學生組織活動的經濟來源和不同群體之間的互助也可以用校園幣支付。學分、活動、互助這三類事物都是「有價值的物品」,相應的支出收入即是「消費和支出」。再以學分為例,上學需要交學費,假如交完學費後你的賬戶餘額為-100校園幣,學校規定每修完一門專業課返5校園幣,每參加一次活動返1校園幣。因此,在大學期間,如果你的賬戶不能清零,你將永遠無法畢業。

同樣道理,學校也可以僱傭學生參加志願服務活動,每完成一個任務,學校會返給你相應的校園幣酬勞;幫助同學,你的幫助對象也會讚賞給你相應的酬勞;如果學生之間達成共識,擁有校園幣多的同學意味著品學兼優,那麼就會有越來越多的學生願意好好學習,助人為樂。簡單地說,就是把你大學期間的所有活動都數字化,淘汰傳統的志願性工作(無酬勞),靠學校發行的校園幣來鼓勵學生自主做事。這就是代幣化,前提是所有人都達成共識。

在互補或多重貨幣社會的情形下,還有一個持有成本貨幣概念,這個概念有潛在刺激性可再分配性的特性。再用健康幣舉例(健康也是有價值的物品):每天行走20000步是獲得健康(幣)的其中一個指標(並不是真的獲得金錢),不管你每天走多少步其實都沒什麼影響,但是基於你的健康考慮,健康幣系統終端(智能手環)會鼓勵你每天多走路,比如你今天回家前走了19900步,它就會提示你「要不要再多走兩步啊,馬上就20000步了」。這就是持有成本貨幣的潛在刺激性概念。

可再分配性就容易理解了,就像是打車的時候,打車軟體會給你匹配離你最近的車;或者是當你需要輸血的時候,健康幣系統終端會自動為你匹配最近的血庫,最快的運輸方式送達給你所在的醫院。持有成本貨幣概念保證你在自己所處的系統中不會過少受損失。

/ /

以上就是我對區塊鏈和區塊鏈經濟應用的認識。第一部分已經提到,我的關注點不在金融投資領域,而是更傾向於通過區塊鏈技術特點和經濟學概念,思考在其他領域的應用。區塊鏈的應用遠不止只與經濟學的結合,能夠通過基本原理和技術特點,探索在更多領域的應用才能使區塊鏈得以繼續發展(這也是我不懂金融的借口)。

參考文獻:

《區塊鏈:新經濟藍圖及導讀》,梅蘭妮·斯萬 著

《區塊鏈:從數字貨幣到信用社會》,長鋏,韓鋒等 著

《區塊鏈思維是怎樣的?》,長鋏 在「2017-2018中國區塊鏈風雲榜盛典」上的演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藝刁民 的精彩文章:

TAG:文藝刁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