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衣服:張愛玲講求個性

衣服:張愛玲講求個性

雖然張愛玲在少年時代就喜歡上了旗袍,但最初她對旗袍款式的要求一般,相對比較看重面料花色。而對於其他衣裳,她喜歡奇裝炫人。柯靈在回憶文章《遙寄張愛玲》中講述了一段細節:那是1943年的夏天,柯靈在上海受聘編輯《萬象》雜誌,「那大概是七月里的一天,張愛玲穿著絲質碎花旗袍,色澤淡雅,也就是當時上海小姐普通的裝束,肋下夾著一個報紙包,說有一篇稿子要我看一看……」

張愛玲素有「旗袍麗人」的美譽,其實並不是因盲目跟風趕時髦而得名,而是靠自己別具匠心的設計。她往往自己畫出旗袍的樣式,交由上海造寸時裝店製作,甚至指名點姓要手藝好的技師吳春山來縫。裁縫工作時,張愛玲時常會將自己「不二不三」的設計理念再講解、叮囑一番,甚至指指點點。這在當時有點不合常規,也許張愛玲與店家很熟識了吧。吳春山在2008年1月間的《新民晚報》發文回憶:「我為張愛玲做過多少件旗袍,具體數字記不清了,但每件旗袍都是按圖施工的。」

張愛玲曾言:「衣服是一種言語,隨身帶著一種袖珍戲劇──貼身的環境,那就是衣服,我們各人住在各人的衣服里。」她喜歡的「戲劇」與「時裝居所」充滿了絢麗色彩,有刺目的猩紅、大紅、蔥綠、檸檬黃,也有沉靜內斂的陰丹士林藍色(俗稱士林藍,流行色)。對於紅色,張愛玲親手畫過一幅全身穿著紅衣的自畫像,她拿給造寸時裝店,請人家專門為她做一件紅色上衣,希望既洋氣又要有旗袍的韻味。裁縫出於整體形象考慮給她潑冷水,但張愛玲堅持「鮮亮美」的主見,店家只好照辦。據吳春山回憶:「這件上衣的面料色彩改為玫紅色,款式為立領、窄袖,袖管長及肘間,斜門襟,鑲闊邊,盤扣,緊身,束腰。」

張愛玲的旗袍講求個性,比如冬天的旗袍要有絨里,可身,窄袖,兩側開衩至膝。尤其是領子,無需太高太硬,她覺得這樣在寫稿子時會舒服一點。春秋兩季,張愛玲喜歡穿低領、束腰帶的裙式旗袍。夏季的旗袍要無領、短袖,整體長至膝蓋。

張愛玲的名字更像是形容詞,代言著一種品位與時尚。衣香鬢影,她的戀衣故事猶如時光的花,不曾凋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光明網 的精彩文章:

潘粵明跨界獻聲《唐探2》 引發「回憶殺」
拼搏在格鬥場上的「猛虎」

TAG:光明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