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遵義往事之:疏離的親情

遵義往事之:疏離的親情

我得承認,我從來沒有梳理過我們兒時生活的陰影所帶來的影響。

敢於直面親情疏離的問題,是需要勇氣的。

在最需要父母陪伴的時候,我們的住校生們卻在別人的屋檐下孤獨地凝望遠方,思念著自己的爸爸媽媽。

我們當中有的孩子從生下來就離開了媽媽的懷抱,吃著別人的奶,吃完了往床角一扔,沒有親昵逗笑,沒有愛撫互動,他懵懵懂懂地看到的這個世界,呈現給他的卻是一個沒有愛的無情荒原。

我們有的同學因為放假了回不去父母身邊,只有自己一個人在學校里過年,熬到開學,或者被老師覺得可憐接到家裡吃頓熱乎飯。

我們有的同學為了回家千辛萬苦,在坎坷狹窄的簡便道路上險些翻墜到萬丈懸崖。

我們有的同學因為年齡太小被高年級的孩子侮辱欺弄,還不敢聲張。

無論有多麼困苦艱難,我們還是跌跌撞撞地長大了。

別人怎麼樣,我不便妄自斷言。但我們姐弟四個誰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方面的問題。

我的妹妹膽小愛哭,在她結婚以後因為懷孕整天的哭哭啼啼,患上了產前抑鬱。生活中大大小小的磨難她都是在一邊脆弱一邊尋找著堅強。

我的大弟弟沒有滿月就抱給了奶媽餵養,一直到7歲才接出來,剛出來又去了遵義住校。

在奶娘家裡那七年他是怎麼過來的?爸爸媽媽對他來說意味著什麼?在最需要愛的時候,他面對著的是沒有血親的家庭,他小小的心裡滿是憂傷,一點點大就知道看大人的臉色,在學校里他也是寡言少語,不見笑容。只有放假回到家長身邊才能看到一個兒童的天性流露,但這種活潑快樂就像濃雲密布的天空透出的一線陽光,眨眼間又愁雲慘霧回歸陰暗。

我的小弟弟也是從小缺乏親人的陪伴,如果他是個憨一點的孩子興許會好一點。偏偏這個小弟又極其聰明敏感,也是很膽小,什麼都怕,蚊帳里鑽進來蟲子也怕。

他曾經刻苦準備,連續考研三年,終於考取北師大數學系研究生。他成了我們家庭的驕傲。然而他的一生終因自己無法克服的心理障礙而失去了他嚮往的正常生活。

而我,在爺爺身邊長大,又是老大,表面上看不出有什麼大問題。但是我潛意識裡有著強烈的戀父情節。記得看到李雙江和夢鴿夫妻登台演唱的時候,那種老夫嬌妻的恩愛讓我羨慕得不行。我承認自己是大叔控。

我們與父母一起的日子屈指可數。

大家都分散在各地工作,難以相聚。長期的分離造成了親情的疏離,而且傷口已經結成瘢痕,想完全無痕彌合是不可能了。

父親年輕時是工作狂,歷次政治.運動都在戰戰兢兢中度過,文.革中燒鍋爐6年。他一生修橋無數,改開後當選為貴州省人大代表。

然而在我們眼裡,父親就像我們尊敬的師長,我們對他規規矩矩,敬而不親,我們也知道孝敬父母,可那究竟有多少是發乎情?又有多少是止乎禮?

父親年老以後,有一次生病住院。

弟弟下了班來醫院看望。

他坐在父親身邊,父子之間相對無言。弟弟離開以後,父親的淚水順著眼角滴落到枕頭上......

心理學研究表明,缺席的父愛,讓孩子的人格不全,容易走極端,其內心沒有「灰度」,非黑即白。普遍存在焦慮,自卑,多動,自閉,任性等問題,專家稱之為「父愛缺乏綜合征」。

當我們意識到這些問題的時候,許多東西已經無法挽回,醫治我們心靈的創可貼何處可尋?

國家在剛剛建立不久的時候,百廢待興,我們的父輩在最艱苦的環境里搞鐵路基建工程,他們對子女無暇顧及,我們本不該有過多的抱怨。

好在現在的生活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吃穿住行等物質方面不僅是政府的首要關心,也日益關注人的精神健康問題。例如對於才留守兒童的關注就很值得稱道。

如果這篇遵義住校生的拙文能夠讓朋友們知道,當年曾經有這樣一個群體,在共和國的建設過程中也和其他的百姓一樣付出過相應的代價,那就沒有白寫。

(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孔子是啟發式教育的開創者
困難氣道評估方法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