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如果你沒有偶像,點燃宇宙的他是你的首選

如果你沒有偶像,點燃宇宙的他是你的首選

主持人:你有想過放棄嗎?

馬斯克:從來沒有。

主持人:為什麼不(放棄)呢?

馬斯克:除非我死了或者完全喪失行動能力了,不然我是不會放棄的。要麼死的安然,要麼活的絢爛。

......

以上是埃隆 · 馬斯克(Elon Musk)2012 年時作為 SpaceX 公司的 CEO 在經歷了頭三次火箭發射失敗之後參加訪談節目《60 分鐘》(60 Minutes)時與主持人的對話。

而在北京時間昨天(2 月 7 日)凌晨 4:45,SpaceX 旗下世界現役運力最強的新型「獵鷹重型」(Falcon Heavy)運載火箭在美國佛羅里達卡納維拉爾角肯尼迪航天中心試射成功。

從世界範圍內各大媒體的關注程度來看,馬斯克這次算是揚眉吐氣了一把。

Falcon Heavy 火箭發射

不過雖說「獵鷹重型」火箭的運載能力已經打敗了地球上現役的所有其他火箭,但是比起上世紀已經成功將宇航員送上月球的「土星 5 號」(Saturn V)火箭來說,它的載荷(近地軌道 63.8 噸)僅為後者(近地軌道 140 噸)的一半不到。

那麼問題就來了,這次並算不上全球最強的火箭試射如何能引起全世界的關注?事情還得從一個革新的火箭發射方式以及馬斯克本人對待科技的態度上說起。

土星 5 號火箭

省錢即是王道

時間回到冷戰時期的上世紀 50 年代。1957 年 10 月 4 日,蘇聯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1961 年 4 月 12 日,蘇聯宇航員尤里 · 加加林成為世界上第一名宇航員。

登上了美國《時代周刊》(

Time)封面的加加林

見此,被蘇聯一直領先一個身位的美國便謀劃著在登陸月球上一舉超過蘇聯,並把登月時間定在了 1970 年之前。隨後,無數的人力物力湧向了「阿波羅登月計劃」,最終於 1969 年 7 月 20 日,美國代表人類首次登月。

然而阿波羅計劃總耗資約 240 億美元,相當於今天的幾千億美元,其中把宇航員送上月球的土星 5 號火箭發射一次就要花費 1.85 億美元(相當於 2016 年的 11.6 億美元)。如此高昂的價格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一直燒得起,於是隨著登月任務的結束,「土星 5 號」走進了歷史。

隨著太空探索逐漸走向務實,想方設法省錢也成了 NASA 的第一要務。

1981 年首架太空梭「哥倫比亞號」發射,拉開了航天器重複回收利用的序幕。然而原本預計每次發射 5400 萬美元的想法卻因為太空梭過於複雜,維護成本高而大幅漲價,到 2011 年太空梭謝幕時,平均發射費用已高達 4.5 億美元。

就在美國航天遇到困局之時,馬斯克在失敗三次之後成功發射的「獵鷹 1 號」(Falcon 1)火箭讓美國看到了民間發射火箭的可能性。而之後研發的「獵鷹 9 號」(Falcon 9)因為其可回收利用的特性將火箭發射成本控制在了平均 6200 萬美元,極具市場競爭力。

獵鷹 9 號首次海上回收

從世界範圍商業火箭發射的市場份額統計就不難看出,SpaceX 的「獵鷹 9 號」因其物美價廉的屬性已經佔據了其中大部分市場。

同樣,由於「獵鷹 9 號」火箭這些年的高頻次發射,其搭載的與「獵鷹重型」火箭相同的「梅林引擎」(Merlin Engine)也能在一次次發射中不斷得到優化,最終使「獵鷹重型」火箭的單次發射價格降到了 9000 萬美元。

與目前運載能力第二的美國「德爾塔 IV 型重型」(Delta IV Heavy)火箭 3.5 億美元的單價以及上文提到同為重型火箭的「土星 5 號」十多億美元的單價相比,中間可節省的巨大差價可以更好地被用在太空探索本身上(比如去年特朗普政府宣布的重返月球計劃)。

因此,SpaceX 為世界太空探索節省下巨額費用這個革命性的事件本身就值得關注。

太空探索也可以很「性感」

當然,回收火箭、節約成本可以由 NASA 來完成,可以由貝佐斯(Jeff Bezos)的藍色起源(Blue Origin)來完成,更可以由我國的科學家來完成,或許這都只是時間的問題。而真正吸引外界關注的是馬斯克看待事情以及詮釋故事的方式。

拿馬斯克如何處理火箭失敗為例。SpaceX 在去年 9 月發布了一段「獵鷹 9 號」回收失敗花式爆炸的自黑集錦視頻,並黑色幽默般地配上了一段激昂雄壯的 BGM《The Liberty Bell》。

集錦中有因為引擎感測器失效而爆炸的。。。

有因為節流閥被卡住然後爆炸的。。。

液壓油耗盡爆炸的等等。。。

在視頻的最後,「獵鷹 9 號」迎來了第一次成功陸地著陸。

以及第一次成功海上著陸。

而在這些「花式自黑」的背後,馬斯克和 SpaceX 想傳遞的更是敢於認識自身不足並永不言棄的精神,同時用一種輕鬆的方式讓公眾能了解到他們在做些什麼。

除此之外,太空探索在人們心中一般都有一種高大上到枯燥無味的刻板印象以至於和普通人之間有一條鴻溝,也就更不可能和「性感」二字扯上關係。而馬斯克展示了一種不一樣的可能性,詮釋了他對於太空探索的理解。

在「獵鷹重型」火箭發射前一天,馬斯克就開始在推特上用海報和一段火箭發射的模擬視頻瘋狂刷起了屏,為發射預熱。

而在發射當天,除了照常的視頻直播,一些小彩蛋也陸續被揭曉。比如「獵鷹重型」火箭里的那輛櫻桃紅色特斯拉 Roadster 里坐著一個名叫「Starman」身穿太空服的假人,屏幕上顯示著《銀河系漫遊指南》封面的「Don"t panic」(不要驚慌),車內則用最大音量播放著大衛 · 鮑伊(David Bowie)的《Space Oddity》......

在發射成功之後,馬斯克也將那輛特斯拉 Roadster 上電路板的照片公布出來,「Made on Earth by humans」(由地球上的人類製造)這句話以及前面的小彩蛋都讓這次發射充滿人情味,讓太空探索變得「性感」起來。

GEEK君有話說:

We lost the center core.

在這次「獵鷹重型」火箭試射中,三個推進器中的兩個按計劃回收成功,中心的推進器則以 300 英里的時速撞入水中,回收失敗,但是這並不妨礙其成為人類探索宇宙的又一里程碑;

如果一個人裝了一輩子的君子,那他跟真君子沒有兩樣。

在 2012 年的那次採訪中,他提到 SpaceX 也曾被自己心目中的英雄——首次登月的阿姆斯特朗和最後一位登月者塞爾南所質疑,並表示被英雄所質疑,這真的很艱難。

然而在質疑聲的背後,這些年馬斯克在公眾面前表現出的一以貫之永不言棄的精神以及極大降低火箭發射成本的實際成績並讓廣袤無垠的太空多了那麼點「性感」和「人情味」,誰又能說這樣的馬斯克不是個「真君子」呢?

馬斯克牛逼!

福利社

你如何評價 SpaceX 的這次火箭發射?你覺得馬斯克是一個怎樣的人?歡迎留下你的看法與大家交流,極客君精選了一份好禮相送。

今天送福利給留言獲好評最多的 1 位小夥伴

歡迎大家積极參与

本期獎品是

【 《理解未來的7個原則:如何看到不可見,做到不可能》實體書】

獎品配合「每日簽到」一起食用會更美味哦~!

上期獲得

【 《管理者的 10 堂戰略課》實體書】

的小夥伴請在 24 小時內

為了避免重複獲獎,讓更多小夥伴獲得福利,本活動同一個微信 ID 兩周內只可中獎一次

活動最終解釋權歸【極客視界】所有

轉載或合作請回復【求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極客視界 的精彩文章:

人造海底「魔鬼魚」,趴在魚上面游泳是什麼感受?
戒賭吧老哥的兄弟們正在各大互聯網公司的 「網購賭場」 中沉迷

TAG:極客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