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他是平定三國第一功臣,可惜最終逃不過功高震主的厄運

他是平定三國第一功臣,可惜最終逃不過功高震主的厄運

都知道蜀國的滅亡是因為鄧艾偷渡陰平小路造成的。但是,這位三國的第一功臣他的結局是十分悲慘的。

鄧艾在為文官時:提出了兩項重要建議:第一,開鑿河渠,興修水利,以便灌溉農田,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和疏通漕運。第二,在淮北、淮南實行大規模的軍屯。使得軍資糧食有儲備,又沒有水害,進一步提高了魏國的國力。

鄧艾50歲後開始率兵征戰。軍事上他推行:「足食足兵,食在兵前」的農戰思想。在10 多年的戎馬生涯中,屢建奇功,是一名勇略兼備的名將。在平定文欽和毋丘儉的叛亂中,鄧艾功高至偉。後來西調專力與姜維作戰時,屢挫這位蜀漢一代名將。在滅蜀的作戰中,鄧艾夜渡陰平,直搗蜀漢首都成都,迫使蜀後主劉禪投降,是滅蜀戰爭的第一功臣。

其實,伐蜀的中軍主帥是鍾會,鄧艾地位要比鍾會低。鍾會大軍被姜維在劍閣抵擋住,而鄧艾乘虛而入,偷渡劍閣打下成都奪了頭功。鄧艾的勝利,必然會功高震主。可是鄧艾不懂這些,滅蜀之後,鄧艾又冷靜分析下一步並滅東吳的形勢,向司馬昭進策:應暫緩攻吳,休整士卒、充實軍力,煮鹽興治,建造舟船,待準備充分之後,借國富兵強的聲威,遣使東吳,曉以利害,定可不戰而屈東吳。同時,他還主張以優待劉禪君臣為樣板,感化招誘東吳。」

在事實上,後來滅吳前的各種措施,也大大體現了鄧艾的這個戰略思想。但是,鄧艾這些遠見卓識的謀略和其勇冠三軍的聲威,早已引起鍾會、司馬昭的忌恨。另一方面,這話也說明了鄧艾把手伸的太長了,鄧艾在伐蜀時就是一個將軍,還不是主帥,何況上面還有個監軍。

鍾會因此與鄧艾有了矛盾。姜維投降鍾會以後,從中挑撥,致使矛盾加重。 鍾會就在司馬昭面前挑撥說鄧艾要謀反,司馬就下令讓監軍衛瓘逮捕鄧艾父子綁了。 後來鍾會謀反未成,被殺了。成都大亂。後由監軍衛瓘收拾穩定局勢。此時鄧艾在被押解洛陽的途中。衛瓘竟然派護軍田續追殺鄧艾父子於綿竹。鄧艾當時剛從囚車裡出來,看見有軍馬來了,還以為是接自己的呢。結果猝不及防被殺了。他兒子鄧忠也死於亂軍之中。

這位心懷至忠「進不求名,退不避罪」的良將,終於難逃「聲威震主」的厄運,他此時已被司馬昭視為司馬氏奪取曹魏政權的障礙。最終被鍾會、衛灌等誅滅。更慘的是被殺的不僅僅是他自己,而是滿門被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咱們說 的精彩文章:

諸葛亮去世後,劉禪管理蜀國29年,他靠什麼治理內外
若諸葛亮不用計殺了此人,蜀國就不會亡在子午谷奇謀上

TAG:歷史咱們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