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解答:為什麼南宋能夠穩住半壁江山,而南明卻那麼快就被清朝滅掉了?

解答:為什麼南宋能夠穩住半壁江山,而南明卻那麼快就被清朝滅掉了?

上周更新太瘋狂,已經有讀者不適應了,這周咱們緩緩,談談具體問題,還有我和飛雲的《重新發現大唐》的音頻也在剪輯當中,各位稍安勿躁。

今天的問題是:

為什麼南宋能夠穩住半壁江山,甚至比金朝存在的時間還長!而南明卻那麼快就被清朝滅掉?

回答如下:

這個問題,需要從兩個方面來看,就是金和清的不同,宋和明的不同。

以往的論史者常比宋和明,三解就先來說說金和清的區別。

在「靖康恥」的時代,金朝其實採取的是「掏心戰術」,即直接對北宋政權的中心,進行毀滅性的打擊,把北宋的皇室、百官都擄掠走了。

請注意,是「擄掠」。

金朝在建立之初,文明程度其實並不高,雖然其前身是遼朝的「節度使」,但實際上還是上下尊卑並不明晰的部落聯盟時代,所以,對於南下攻遼、攻宋的戰爭的目的,前者還是清晰的,就是亡國復仇。而後者,本身就有很大的內部分歧,究竟是滅亡北宋,佔領他的地盤,建立大帝國,還是要擄掠其財富、人口,充實女真故地老家,反倒莫衷一是

在金太祖、金太宗兩代,其實都是部落本位主義,就是滅人國家,擄掠人口、金帛充實上京(今黑龍江阿城)。

所以,對於北宋故地,統治思路也在搖擺,比如立張邦昌為帝、立劉豫為帝,都是為了建立緩衝性質的傀儡國,進行間接統治。

直到海陵王通過政變手段上位,並完成了金朝統治中心由上京到中都(今北京)的轉移,金朝才完成了整個戰略中心的整體轉移,但是到這個時候,南宋政權早已完成了內部鞏固,甚至還在籌劃北伐。

正因為,宋軍殘留的重兵集團,比如西軍,比如宋高宗的行在,這些「戰略性目標」,屢次被金軍主力追攆,而其人數有限的女真主力,又不足以佔據和有效統治一路上的州縣,往往是一掃而過,等他們走後,宋朝的官吏又重新建立統治。

對於次要目標和已佔有的地盤,只能靠「偽軍」維持,比如岳飛在京湖方面的對手,就以以劉豫的「偽軍」居多。

金朝的這種戰略,或者說「沒有戰略」的打法,清朝是完全看不上眼的。

清朝的政權看似有一個核心民族——滿洲,其實也是一個以建州部女真為基礎「人為製造」的民族,在這之前,努爾哈赤打碎女真各部的部落體制的工具,恰恰是明朝的邊軍組織形式,直到後金佔據了遼東一隅之後,才完成了八旗體制的初創,逐步地吸收蒙古的血親分封制度,搞出了「去明朝化」的大汗血親「分掌」八旗,八旗分別控制旗下奴(多為漢人)的游牧化國家體制,是一個分散權力架構。

但是,努爾哈赤的「胡折騰」伴隨著對遼東數百萬漢人的屠殺,使得後金政權元氣大傷,他的繼任者皇太極又使用高明的政治手腕,把路子掰了回來,最終形成了以大汗本人通過官僚組織掌控八旗,以滿洲為「國人」核心,以投附的蒙古、漢軍為「國人」外圍的政治軍事集團,再以這個核心集團的力量來威脅、驅使新投降的漢人武裝作戰,不斷地「滾雪球」,這個構架是由內而外的直接控制,是一個中央集權架構。

因此,當清軍大敗李自成,佔領直隸之後,其主力摧折順軍主力,原本投降順軍的明軍邊軍又快速地搖身一變,投降了清軍,清軍的力量越打越強。其八旗國人也逐步變為「監軍」和戰略威懾的角色。

在清軍南下的過程中,凡遇苦戰焦灼,前方的漢軍將領就會請旨派遣"真滿洲"出戰,所謂「逆賊畏滿兵,而不怯南兵,南兵如雲,何如滿兵一旅也!」

在此條件下,八旗兵力薄弱的問題得到了極大的緩解,因為本身並不需要他們衝鋒陷陣,只需要現身嚇人就可以了,明軍和順軍甚至會有望風潰逃的情況。

與之相反,金軍的主力,儘管實際戰鬥力要比清朝的八旗狠得多,奈何架不住消耗,越打越疲,越打越弱,最後只能走向「紹興和議」。

再來看宋和明,南宋建國,宋高宗個人能力絕對是重要因素,此人能夠將「中興四將」、吳氏兄弟這些軍頭玩弄於鼓掌之間,權術和能力絕非凡品。

更重要的是,北宋、南宋,綱紀未失,在當時的中國,趙氏絕不是「失德」喪國,縉紳、百姓、軍人的支持是發自內心的,起碼對於趙宋一百多年的德政是認可的。

反觀南明,福王也就是弘光帝的擁立,就是東林黨極力反對的結果,由馬士英等聯合勛貴、太監完成,而需要注意的是,福王本身是血脈、法理、倫理上最應該繼承皇位的人選。

而東林黨則是「南直隸」士林為主,也就是說,鄉土縉紳反對的「正統繼承人」,這實際上折射的並不僅僅是之前「黨爭」的結果,而是明朝皇權「治統」在江南縉紳中的不得人心

事實上,如果不是清朝瘋狂地推行「剃髮令」,讓江南士民由「亡朱明之國」的事不關己,到了「亡天下」的切膚之痛,清軍下江南受到的抵抗烈度無疑會小得多。

以上還只是隱患,在具體的戰守策略中,南明建立朝廷後,設立江北四鎮,在江淮之間劃定防區,但對於順朝大敗後,地方上紛紛豎大旗反正歸明的河南、山東二省反而視而不見,等於放棄,朝廷明旨任命的地方巡撫大員也一概不敢到任。

再看南明對於武將割據的姑息,更是不可思議。

南宋建國之初,倚重武將,卻能通過一系列的制度體系對武將集團進行節制,對於不聽話的、反叛者(比如苗劉兵變),也能進行良好的協調予以消滅。

而南明其實是有一點的時間空檔來完成內部的清理,但是結果是不停地姑息養奸,最終左良玉被寵成了徹底的藩鎮、江北四鎮裡面除了黃得功、高傑也就能聽聽招呼,但本身也已經藩鎮化了。

所以,南明的根本問題是「綱紀無存」,所謂「君不君臣不臣」,不亡反倒是怪事了。

這一點上,無論是東晉、南宋,甚至是南唐,都比南明要強得多。

《容齋隨筆》里記載了一個故事,說是南唐的守將朱元在周世宗南征時一怒投降北周,當時南唐的制度,降將妻女要殺頭,而朱元的妻子是時任樞密使查文徽(正經的權臣宰相)的親生女兒,查文徽就向當時南唐皇帝李璟求情。

李璟批複:

「只斬朱元妻,不殺查家女。」

還是殺了。

對此,作者洪邁的評論是:

郭廷謂不能守濠州,以家在江南,恐為唐所種族,遣使謂金陵稟命,然後出降。則知周師所以久者,景法度猶存,尚能制將帥死命故也。

當然,洪邁講這個故事也提及了他的本朝人,宋朝官吏在金軍南略後,立刻棄官出逃,等金軍撤走就上報收復,卻沒有受到懲處,認為宋朝也是紊亂綱紀。說起來,他還是沒見到幾百年後明朝的官吏們,很多都不是逃走了,是直接投降!

「法度猶存」這四個字,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啊!

- E N 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劉三解freestyle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說胡雪岩的破產葬送了清朝最後一次復興的機會?
駁《百年謊言:大清的滅亡,真的是武器落後的結果嗎?》之一

TAG:劉三解freesty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