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理想中的民宿

理想中的民宿

莫干山大樂之野庾村民宿

項目基地位於浙江莫干山鎮庾村國營時期蠶種廠的西側,順著山路可上到莫干山頂。場地從西北角轉入,由北向南逐漸跌落。北側緊鄰村舍,曲折退進;南側沿小溪蜿蜒延展,視線開闊;歷史遺留下來的用地權屬界定了犬牙交錯的邊界。

總平面圖

舊有的建築散落在場地上,有些已破舊坍塌;對岸建設中的環山路以及廢棄小學的未來狀況亦難以估計; 樹木填充了村落肌理的剩餘空間。這是很日常的當代中國鄉村的景觀,是混雜的也是動態的。

因此,設計的考量是在調和當下周邊多變的限制,以及對未來動態的預判下同時來展開的。風景內化的策略不僅是建立對於不利外部的防禦性,反之也讓被滲透的內部成為景觀中一部分。

同時我們希望為小鎮提供一些可共享的公共空間,例如擁有獨立出入口的咖啡廳、小型展覽空間以及放置在三樓的餐廳,這也造就了公共區與民宿之間特殊的流線關係,和多樣的遊走體驗。

民宿的客房盡量都設置在中心體量的南側以獲得充足的日照和更延展的景觀。

西側的涼廊和泳池區,既作為民宿入口的引導隔離開道路,也與中心體量圍合成僅供內部使用的開放性庭院。最東側的體量相對獨立隱蔽,作為家庭化使用的獨棟是最為合適的。

場地上的百年香樟和梧桐樹,和遠處的山景成為多角度反覆借用的視覺對景。窗景的思考延伸到每個房間,取得了不同的客房平面和窗戶視線的關係。

設計抓住了布局與內部的拓撲關係,而在具體性放了一手,讓策略性的思維超越了概念,最終呈現一種自然的姿態。

結構上我們採用了磚混與鋼木屋架的混合體系,在造價與景觀視線上取得一個相對較優的平衡。最終的效果追求了一種視覺的精度,然而這個精度並不是為了突顯這些細節。相反地,是為了讓細節退後,讓它成為背景的一部分,與景觀的日常性形成關照。

立面圖

一方面,設計在細節層面主動預判了鄉村建造中涉及材質交接、設備整合與供應鏈選擇的問題,迴避一些慣常做法帶來的干擾。通過全程的設計參與,讓我們有機會調動不同的供應鏈來展開一系列的協作。

例如,鋼木門窗體系、室內膠合木門、大型可開啟電動窗的共同研發以及,多種燈具和傢具的定製等等。另一方面,建造過程中面臨著不可預期的誤差或錯誤以及邊界權屬臨時變動的突發事件,這些被動的局面也推動細節產生一系列即興的化解。

提示:文章底部可以寫評論了哦!

感謝您抽出·來閱讀此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168號 的精彩文章:

山地建築紅房子濕地公園建築林中小屋鄉野小築總有一個你喜歡的

TAG:168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