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Small Methods:樹狀大分子雜化納米結構的設計和生物醫學應用

Small Methods:樹狀大分子雜化納米結構的設計和生物醫學應用

樹狀大分子因其完美的球狀結構、單分散性和可調節的功能化修飾,因而在納米醫學領域頗受研究者青睞。樹狀大分子,特別是聚醯胺-胺型樹狀大分子已經被用來構建不同的雜化納米結構廣泛用於生物醫學研究,尤其是在藥物傳遞、基因轉染、分子影像診斷和診療一體化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進展。基於樹狀大分子的雜化納米材料,一方面通過引入無機組分或顆粒賦予了雜化納米材料光學、電磁學、造影診斷和治療等性能,另一方面由於樹狀大分子的存在也同時解決了單純無機納米材料難以進一步化學修飾和功能化的弊端。通過結合樹狀大分子和無機納米材料的各自優勢,強強聯合構建的多功能雜化納米材料可以大大拓寬其納米醫學領域的應用範圍。因此,如何有效地將納米尺度的樹狀大分子和無機納米顆粒或者金屬離子整合起來,製備新型的多功能雜化納米平台用於納米轉化醫學成為領域內學者們廣泛關注的一個新方向。

東華大學化學化工與生物工程學院史向陽教授課題組綜述了近年來基於聚醯胺-胺型樹狀大分子的雜化納米材料的設計及其生物醫學應用的最新研究進展。該綜述首先對基於聚醯胺-胺型樹狀大分子的雜化納米材料的合成設計進行了系統性闡述, 介紹了基於樹狀大分子的納米顆粒(包括樹狀大分子包裹的納米顆粒、樹狀大分子穩定的納米顆粒和樹狀大分子自組裝的納米顆粒)、基於樹狀大分子的金屬絡合物、基於樹狀基元的雜化納米結構和核-殼雜化納米結構的合成。進一步拓展綜述了樹狀大分子雜化納米材料在生物醫學方面的應用,重點討論了其在分子影像、非病毒基因載體及診療一體化方面的最新應用。此外,文章還指出雜化納米材料的局限性和存在的挑戰,其中包括更精確的結構控制、更有效的表面修飾以及雜化納米材料的長期毒性。總之,基於樹狀大分子雜化納米材料的設計和應用是一門涉及高分子化學、無機化學、材料科學、藥學等多學科的綜合領域,如何克服上述問題發展新一代多功能雜化納米平台用於當前納米轉化醫學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該綜述對基於樹狀大分子的雜化納米材料的設計思路提供了可行性借鑒,並有助於推進各種雜化納米材料在納米醫學領域的實際應用。

相關工作發表在Small Methods(DOI: 10.1002/smtd.201700224) 上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MaterialsViews 的精彩文章:

穩定鋁離子電池:非石墨類、無粘結劑柔性正極
Small綜述:高能量密度金屬電池中功能性聚合物隔膜的設計準則

TAG:MaterialsView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