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建築師就像一個量體裁衣的師父

建築師就像一個量體裁衣的師父

「 每個人兒時都有過一個夢想,要在樹上蓋一間木屋住在裡面,在大人不知道的角落裡,為自己做一個秘密基地或可以躲藏起來的好地方。」

>

列維納斯在《整體與無窮》中說過:「房子最與眾不同的作用就是,它不是人類活動的終結,而是人類活動的條件。」

在兒童最早的塗鴉作品中,我們往往可以看到,房子是出現最多的題材,無論是充滿色彩,還是線條稚拙簡約,那畫面上的門窗,總有些類似人形的影子,讓人想到眼睛或是嘴巴甚至耳朵或其它器官。在人的內心與外在世界之間的交流中,房屋,最深沉的隱喻,成為靈魂的棲息之地。在許多人的潛意識中,房子是一個受到保護,不受外面影響的場所,是人類可以像動物一樣舔血自療的巢穴,也是可以到處行走、無拘無束的自由天地。

>

後來,很多人成為了建築師,做東西的人,內心深處應該都住著一個孩子,他們比量著記憶里兒時的夢想,細心觀察人們的生活狀態,量體設計貼近人生活的房子,有生命的房子,會呼吸的。

知覺心理學家吉賓森 提出的」給予性「 ,給予性指的並不是行為的主體,而是把想像背後的環境進行綜合性把握的思考方式。住,是我們生存的本能所需,建築師對這一現象(問題)進行分析,給予性的思考過程,建築師純粹的觀察」問題「,「問題「則會給予它本質,了解到其本質,再結合環境,使用場景。設計的創造性是和「問題」聯繫在一起的,好的問題對應好的答案。

>

人的感覺是很有創在性的。設計東西的時候以形狀和顏色為主,但是既包括觸摸的感覺,也包括被觸摸的感覺。主動觸覺和被動觸覺雖然都是觸覺,但不一樣。這種不同並不是從物理上來說的,而是感覺方式的問題。我們總是以這種方式在感知世界。

建築師就像一個量體裁衣的師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黃子韜:說好的不輕易狗帶
Google&DeepMind 有聲讀物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