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兒子出國留學了,父親寫下與兒子1歲到18歲的每一次別離

兒子出國留學了,父親寫下與兒子1歲到18歲的每一次別離

明天,兒子就要獨自遠行到另一座城市去上大學,開啟真正屬於他自己的獨立生活時代。

前一天,整理完兒子的行李,隨手在朋友圈裡發了個微信,收到不少點贊和祝福。有位朋友聯想到自己兩年前送兒子上大學的情景,寫下一段感言:「當我開車把兒子送到悉尼,租好房、安頓好一切離開的時候,都沒有完全意識到這將是一次很不尋常的離別,因為從那一刻起,他真正開始與你分離,無論是思想還是情感都開始漸漸擺脫對你的依賴,再也不是原來你羽翼下的那隻小鳥,那種感受是複雜的,失落和欣慰兼而有之……應該好好享受兒子遠行前一起生活的最後一周的親密。」

讀這位朋友的話讓我感同身受、頗多共鳴。

十八年,是生命成長的歲月。從襁褓中的嬰兒,到帥氣逼人的小伙,生命就在你不知不覺中奇蹟般地蓬勃成長。十八年,同樣也可能是生命老去的歲月。十八年前同樣風華正茂的,如今正走向人生的日暮……

打開影集,隨著一張張有點泛黃的照面,翻開了兒子十八年成長中關於「離別」的記憶碎片,好像所有的「離別」都發生在幼年和童年。

孩子剛剛來到這個世界,當我們還沉浸在初為父母的喜悅之中,一大堆的生活困難就擺在我們面前。最大的問題莫過於白天由誰來照顧孩子。那時候,我在一所寄宿制的大學附中擔任教導主任,因為教工人員不足,還要兼任班主任和一個班教學任務,學生又是全員住宿,每周還有兩個晚上需要住校值班管理。孩子母親雖然沒有這麼忙碌,但也要早九晚五按部就班地上班工作,下班後應酬也多。我可憐的母親常年疾病纏身、雙目幾近失明,也無法為我分憂解難。於是,孩子的日常照料只能有賴於遠在江西的外公外婆幫忙。

孩子一兩歲前,岳父岳母每年來上海與我們同住三四個月,幫助我們照看孩子。雖然兩位老人很喜歡上海的生活,與我們同住生活也很愉快,但還是又往往住不長久。短則一季,長則半年,就會思念老家,春來惦念翻耕播種,秋後記掛收穫採摘。總之,離別家鄉數月之後,老家總有不少牽掛開始縈繞在兩位老人的心頭揮之不去,必須回家看看才能讓他們放下心來。老人一走,孩子就沒人照顧,我們只能把孩子託付給外公外婆帶回江西,一別又是三四個月。再次團聚,就要到我寒暑放假的時候,或者岳父岳母帶著孩子再返回上海生活一段時間,或者由我去江西接孩子回家。這樣,幼年的孩子每年跟著外公外婆來回奔波在上海江西之間。

隨著年齡增長,孩子懂事漸多,對父母依戀倍增,要想送他離開父母,哄哄騙騙不再輕易湊效。

孩子學齡前,幾乎每年要送他去江西與外公外婆一起生活一段時間。有一年,孩子大約已經有三四歲的樣子。得知外公外婆要回江西,他警覺起來,首先發出「我不去」的預告。我們答應不送他去,只是一起去送外公外婆。一到火車站,孩子就牢牢勾住我的脖子不願放手,說我們能不能就送到這裡不要再進月台去了。我們說外公外婆行李多,年紀大了扛不動,必須幫他們拿上火車。上了火車,我還是如法炮製,硬是扳開牢牢勾在我脖子上的小手把孩子往岳父懷裡一送,快速下車離開,身後瞬間傳來撕心裂肺般的嚎啕大哭。站在月台隔著窗戶,看著痛哭著離去的孩子,自己也禁不住潸然淚下。事後據老人說,這一次孩子哭得真是傷心,從上海站一直哭到松江站,又從松江站哭到了浙江境內,一直哭到累了、哭到嘶啞、哭到自覺一切無望,才掛著眼角的淚珠在老人的懷裡抽泣著睡去。

因為孩子膽小,對離開父母過度敏感和警覺,我總是利用各種機會有意培養他的大膽獨立的意識。只要沒有需要外出的工作,我的所有周末幾乎都是屬於兒子和家庭的。我帶著他上學校、逛公園、喂鴿子、釣小魚、玩過山車,儘可能帶他去戶外,讓他跟著別的同齡的孩們子一起在群體中玩耍,看他玩得投入了忘情了,自己就悄悄退到遠處。但是,這樣的良苦用心幾乎很少奏效,只要我稍稍退遠,就會傳來兒子的呼喚,「爸爸你別走開」,或者就見兒子直接從玩伴的隊伍中退出說,「爸爸,我不玩了」,寧可放棄他喜歡的玩耍,也不願離開自己的爸爸。

孩子日長夜大,越來越聰明可愛,幼兒園園長又很熟識,因此在孩子還沒有到規定入園年齡的時候,就願意破例收他入園託管。白天的看管有了保障,我們也就沒有了後顧之憂。之後上了小學,學校就在樓下,走出小區沿著圍牆拐個彎就能走到,孩子每天胸前掛個小鑰匙,自己步行上學,自己開門回家。這以後,記憶中就沒有過孩子與我們分離的情形。

六年前,孩子媽媽懷著夢想首先移居澳洲。我與兒子留在上海過了一年父子相伴的生活(期間一段時間還有孩子外公作伴)。那時,我工作遠在浦東,早出晚歸,時間常常難以保障。只要我能在八九點前回家,通常都是孩子自己出門,自己回家,自己叫外賣吃晚飯,獨立完成好作業等我回家;偶爾我耽誤了時間沒有準時回家,再困再累他也總要等到我進門才肯安心睡去。

五年前,同樣帶著對異國的好奇和美好的夢想,兒子隨母親來到澳洲。這時我剛從上海浦東調任到一所高中任職校長才一年。是留下還是離職,是分離還是相聚,是事業還是家庭,需要我做出選擇。我甚至沒有多想,毅然放下一切,選擇與家庭團聚,我不願再承受妻離子散的分離之痛。家若不棄,我何以棄家?本為相聚團圓而來,如今勞燕分飛,家庭不得已肢解分離,人事無常,這又是誰能預知的呢?

十八年分分合合,十八年風風雨雨。十八年,昔日穿著開襠褲的小不點兒,已經長成眼前英俊瀟洒的青年。幼童時期對父母的依戀早已被獨立的渴望所取代。就在這個元宵節,就在這本該舉家團圓的日子,兒子即將踏上自己獨立的旅程,原來三口之家也將真正開始各奔東西。

這幾天,一邊為兒子整理行囊,一邊時不時問兒子:「我送你去吧,好為你安排好住宿,給房東打個招呼」。兒子爽快地回答「不要你送,我自己去」。我又想起去年,兒子十八歲生日時,我在賀卡上給他的留言「最近,我常常聽你說,『我的事我會自己思考自己做,你們少操心』。『自己的事自己做』,我願把它看作是你青春的獨立宣言,成長的莊嚴宣誓。兒子,我為你的成長而高興,也為你開始勇於獨立承擔自己的責任而自豪……」

從「爸爸你不要走開」,到「爸爸你不要送我」,「自古多情傷別離」,男兒別離亦多情,更那堪離別在團圓的元宵節!小時候,每次離別,都是孩子依戀不舍,唯恐離開了父母而失去了安全感;如今孩子大了,要獨立遠行,依戀不舍的又變成了漸漸老去的父母,因為孩子的離去就給自己留下了一份深深的孤獨。我常常想,孩子獨立的同時,作為父母更需要第二次精神上的獨立。

兒子,明天一早,我將送你走上獨立的旅程。雖然路途不可能永遠平坦,前途也永遠沒有人能夠先知,但願你「不怕旅途多坎坷」,勇敢地「向著那夢中的地方去」。

爸爸永遠會在你記憶中月台的遠處凝望著你,目送著你,祝福著你!

寫於元宵節前夕。

我們期待你的好故事

如果你有親身經歷的好故事,感懷於心,不吐不快,願意分享給大家,請給我們來稿。在這裡,有44萬微信粉絲和百萬紙媒讀者,可以和你一起歡笑,一起哭泣。

故事要求:非虛構,真情實感,文字好,有力量。一經採用,將視同您授予報刊文摘編輯部版權。我們將支付稿酬。

投稿郵箱:

請在郵件題目註明【非虛構故事徵稿】並留下您的真實姓名+能收到匯款單的聯繫地址+郵編+聯繫手機。

來稿眾多,編輯可能來不及回復,7個工作日後未收到回復可自行處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報刊文摘 的精彩文章:

即使落在無望時代,也要做好準備相信未來

TAG:報刊文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