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太行深處寄鄉愁(七)千年古村——大汖村

太行深處寄鄉愁(七)千年古村——大汖村

山西省盂縣有一個叫「大汖」的古村落。「汖」,現代漢語詞典沒有收進它,康熙字典里有,讀pìn,但當地人念chang,去聲。大汖人說,山水為汖,表示水從山上流下來。因為大汖村山口原來有3條瀑布,所以取名「大汖」。

初春的一天,晉中影友樂升老師帶著我們,車子在山路上盤旋了兩個多小時,才走進這座暮年老村。

村子依山就勢,起起落落有著幾十個石樓,每座院落、每個房間,都由大小不等的石頭和黃泥砌就,步入其中,會讓人產生一種迷宮般的感覺。

據介紹,村子人口最多時有近300戶居民,達500多人。但由於耕地非常缺乏,使得口糧緊張。這些年,村裡的年輕人紛紛離鄉而去。1999年,山洪暴發,村東頭的一些房屋受了災,政府號召大家搬遷,目前整個村莊中只剩下9戶人家,十幾位老人平靜地生活著。

順著依勢鑿出來的沿階小道,步步登高的台階連通著村裡的每家每戶。時間在這個村莊里像是停滯了,老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村子裡的幾個石碾,因為長期使用,摸上去有著光滑的蠟感。每家每戶都有石制的缸和漕,上面留存著很明顯的手工鑿斫的痕迹。家家的柴房裡堆放著取暖、生火的木柴。

據山裡人說:「大汖村的創建者是馬姓人,據傳當年是個朝廷大臣,南方人。可能犯了罪,不是小罪而是禍滅九族的罪,所以逃到了這深山老林里」這個說法並沒有得到官方的證實。而據當地文物部門調查,大汖村後有座鎮山大王廟,裡面供奉著七尊石像。「鎮山大王」石像的背後有一些磨損風化了的文字記載,最後的落款是:「承安五年」。「承安五年」應是公元1200年,距今已有810多年矣。

影友特意帶著白面和菜,請村裡的大媽為我們包餃子,因為這裡也沒有別的可吃,況且往返就要一天的時間。

中午,每人端著一大碗熱騰騰的餃子,蹲坐在屋檐下的台階上,在初春的山谷中,合著曠古的炊煙,品味著生生不息。

大汖村像一扇古老的窗口,透過它,我們可以窺視人類農耕文明的足跡。它也是一個活的樣本,閱讀它,我們可以知道,人類曾經這樣走過。我不知道,像大汖這樣的古村還有多少,但我知道,隨著歷史的一頁頁翻過,這樣的古村會越來越少,越來越稀有珍貴。

1、在山的最高處住著老兩口。

2、孩子們都走了,只有這隻貓陪伴著老兩口。

3、我提議,給老兩口合張影,老人高興地站在了一起。

4、中午老人特意包了白菜陷餃子

5、大柴鍋煮餃子吃著很香

6、我們走了很遠,老人還站在那裡目送著我們。

按二維碼加關注共享探秘之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京老切 的精彩文章:

太行深處寄鄉愁(六)

TAG:北京老切 |